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范西屏

范西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4/1/1 15:55:39

范西屏(1709年-1769年),一作西坪,名世勋,浙江海宁人。清乾隆时期著名围棋国手。与施襄夏同列为当代第一国手,并称“棋圣”。少聪颖过人。与施定庵同拜山阴俞长侯为师习围棋,十六岁即成高手,后为乾嘉间棋坛巨擘。其为人介朴,毕生从事弈棋授徒,弈以外,虽诱以千金,不动。“爱习前贤之谱,罔不究心”。范西屏与施襄夏、程兰如、梁魏今并称“清代围棋四大家”,与施襄夏、黄龙士并称“清代三大棋圣”。范、施两人棋艺各擅其妙,难分高下。行家比作“诗中李杜”。时人评论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乾隆四年(1739年),两人曾对弈于当湖(今浙江平湖),前后十局,胜负相当,即中国围棋史上著名的“当湖十局”。气势磅礴,杀法精紧,代表了清代棋艺的最高水平。李松石还说过这么句话:“范于弈道,如将中之武穆公(即岳飞),不循古法,战无不胜。”著有《桃花泉弈谱》二卷,总结前人经验,推陈出新,为清代棋谱中权威之作,流传颇广。另著有《二子谱》和《四子谱》等。

基本资料

本名:范西屏

别名:范西坪、范世勋

所处时代:清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浙江海宁

出生日期:1709年

逝世日期:1769年

主要作品:《桃花泉弈谱》《二子谱》《四子谱》

主要成就:代表作“当湖十局”将古代座子制围棋推向巅峰。

职业:围棋国手

外号:棋仙、棋中太白、棋圣

人物生平

范西屏,幼聪颖,3岁时见其父与人弈,常在旁牙牙指画。后拜名棋手山阴俞长侯为师,潜心钻研,13岁即崭露头角,16岁随师游松江,屡胜名家,成为国手。20余岁游京师,与各地名手较量,战无不胜,名驰全国。被棋坛推崇为“棋仙”。他弈棋出神入化,落子敏捷,灵活多变。时人评论称其:“布局投子,初似草草,绝不经意,及一着落枰中,瓦砾虫沙尽变为风云雷电,而全局遂获大胜。”袁枚曾为其作墓志铭,称:“西屏之于弈,可谓圣矣。”当时,唯有同乡同学施定庵可以匹敌。

乾隆四年(1739年),与施定庵于浙江平湖张永年宅,对弈十三局(一说十局)胜负相当,被誉为“旧式对子局的高峰”,被后人称为“当湖十局”。他弈棋出神入化,落子敏捷,灵活多变,被后人称为“棋仙”。

当时,唯有同乡同学施定庵可以匹敌。其为人介朴,毕生从事弈棋授徒,弈以外,虽诱以千金,不动。“爱习前贤之谱,罔不究心”。

范西屏晚年客居扬州。当时,扬州是围棋的中心之一。范西屏居此期间,学生卞文恒携来施襄夏的新著《弈理指归》,向范西屏请教。(卞也是施的学生),范据书中棋局,参以新意,写成棋谱二卷。扬州盐运史高恒,为了附冀名彰,特以官署古井“桃花泉”名之,并用署中公款代印此书,这就是《桃花泉弈谱》。范西屏在扬州还写了其它围棋著作。

人物评价

时人评论:“布局投子,初似草草,绝不经意,及一着落枰中,瓦砾虫沙尽变为风云雷电,而全局遂获大胜。”

袁枚曾为其作墓志铭,称:“西屏之于弈,可谓圣矣。”

施襄夏说:“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

邓元穗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西屏崇山峻岭,抱负高奇。”

毕沅《秋堂对弈歌》:“淮阴将兵信指挥,矩鹿破楚操神机。鏖战昆阴雷雨击,虎豹股粟瓦尾飞。乌道偏师方折挫,余子纷纷尽袒左。忽讶奇兵天上下,当食不食全局破。”“君今海内推棋圣”。

李松石在《受子谱·序》中谈得更为详细,他说:范西屏“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失西隅补以东隅,屈于此即伸于彼,时时转换,每出意表,盖局中之妙。”

清代棋艺家李汝珍谈到四大家时曾说:“此四子者,皆新奇独造,高出往古。而范尤以出神入化,想入非非。”

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

主要作品

著有《桃花泉弈谱》2卷,总结前人经验,推陈出新,为清代棋谱中权威之作,流传颇广。另著有《二子谱》等。

轶事典故

《墨余录》记载:嘉庆初年,范西屏前往上海。当时上海最优秀的棋手是倪克让,其次是富加录等人。倪克让不屑与他人对弈,富加录等人则在豫园设棋局范西屏与四方棋手下棋赌钱。范西屏一日来到豫园,见有人对弈便站下了。看了一会见客方将输,便给他出主意。旁边人不高兴了,对范说:“这是赌博,旁观者不能多话。你既然会下棋,为什么不自己来决一胜负呢?”范西屏笑了笑,从怀里取出一大锭银子,对众人说:“这就是我的赌注。”看到这么多银子,所有的人都眼红了,纷纷争着要和范对弈。范接着说:“我下棋时不怕别人说话,你们可以合在一起和我对局。”棋没下到一半,对手们已经手足无措,一筹莫展了。于是有人赶紧去报告富加录。富加录赶到,范西屏坦然自若,先受先三子与他下了一局,富加录输了。范西屏再让,富加录还是输了。大家傻了眼。不得不去搬来最后的援兵倪克让。倪克让闻风而至,一见面,二活没说,伸手弄乱了棋盘,告诉众人,“这是范先生,你们哪是他的对手!”这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上海的富豪们纷纷请他教棋。范西屏在西仓桥潘家受先四子与倪克让下了棋,观棋者把对局情况记录下来,《棋圣范西屏全谱下册·让子谱》一书有收录。

海内棋圣

范西屏(又作西坪)是四大家中的佼佼者。在袁枚的《范西屏墓志铭》和毕沅的《秋学对弈歌序》等诗文中,对他的生平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范西屏名世勋,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范西屏的父亲是个棋迷,直下到家道败落仍未尽兴,可惜棋艺始终不高,只把这一嗜好传给了儿子。范西屏三岁时,看父亲与人对弈,便在一旁呀呀说话,指手画脚了。

父亲见儿子与己同好,甚是欢喜,唯恐儿子和自己一样不成气候,当下带儿子拜乡里名手郭唐镇和张良臣为师,棋艺日见长进。不久两位老师的棋力都不及他了。父亲又送他拜山阴著名棋手俞长侯为师。俞长侯棋居三品,有这位名师指点,范西屏长进更快,十二岁时就与俞长侯齐名了。三年后,西屏竟已受先与先生下了。他与先生下了十局,先生完全不能招架学生的凌厉攻势,均败在学生手下。从此,俞长侯不再和他下棋。他十六岁时,便成为闻名天下的国手。

范西屏学成时,正值雍正、乾隆年间。他和俞长侯同住松江,受到棋艺家钱长泽的盛情招待。十余年后,范西屏再访松江,帮助钱长泽,“晨夕参研”成《残局类选》。

范西屏出名之时,天下太平,大官们多闲聊无事,他们争着拿银子请强手与范西屏较量,以此为乐。当时棋林高手梁魏今、程兰如、韩学之、黄及侣都纷纷败在范西屏手中。棋手胡兆麟,人称“胡铁头”,棋力甚凶猛,也常是范西屏手下败将。

在当湖,范西屏和施襄夏除对弈外,主要是教张永年和他的儿子张世仁、张世昌下棋。张氏父子都能文工弈,棋达三品,有“三张”之称。范、施教其间,与三张受子对局,后选出了精彩的二十八局,刻成《三张弈谱》一书。

范西屏棋名闻达四海,他的学生毕沅曾写了一首长诗《秋学对弈歌》,其中有这样一句:“君今海内推棋圣”。那时,范西屏还不到四十岁。

抗衡对手

范西屏与施襄夏

当时能与范西屏抗衡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四大家之一的施襄夏。不过,据各种史料记载来看,施襄夏思路不如范西屏敏捷灵活,两人对弈,施襄夏常锁眉沉思,半天下不了一子,范西屏却轻松得很,似乎全不把棋局放在心上,甚至应子之后便去睡觉。有一回对局,范西屏全局危急,观棋的人,都认为他毫无得胜希望了,必输无疑。范西屏仍不以为然,隔了一会儿,他打一劫,果然柳暗花明,七十二路棋死而复生,观棋者无不惊叹。

范西屏和施襄夏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相聚时日便不多了。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以后,乾隆四年时,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范西屏和施襄夏棋力远在众多棋手之上,能与他们对子者寥若晨星,一般棋手者如张氏父子,受子后方可开局。当时受棋者从二子到十一子不等。凡让子者,均称指导棋,是当时培养后进的一种较为实际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范、施二人都亲自面授了不少门徒,为发展围棋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棋风人品

范西屏为人耿直朴实,他不求下棋之外的生财之道。有了钱财,也将一半分给同乡中的困难人家。袁枚对他的为人盛赞不已,说:“余不嗜弈而嗜西屏”。他认为那些"尊官文儒"都不及范西屏人品高尚。

范西屏的棋风,前人有不少总结。棋手李步青曾对任渭南说:“君等于弈只一面,余尚有两面,若西屏先生则四面受敌者也。”这是说范西屏全局观念特别强。李松石在《受子谱·序》中谈得更为详细,他说:范西屏“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失西隅补以东隅,屈于此即伸于彼,时时转换,每出意表,盖局中之妙。”范西屏不很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多地从全局着眼。具体手法就是“时时转换,每出意表”。这种手法不少棋手都有领教,评价甚高。施襄夏说:“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邓元穗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西屏崇山峻岭,抱负高奇。”毕沅在《秋堂对弈歌》中,也这样描述了范西屏的棋风:“淮阴将兵信指挥,矩鹿破楚操神机。鏖战昆阴雷雨击,虎豹股粟瓦尾飞。乌道偏师方折挫,余子纷纷尽袒左。忽讶奇兵天上下,当食不食全局破。”

清代棋艺家李汝珍谈到四大家时曾说:“此四子者,皆新奇独造,高出往古。而范尤以出神入化,想入非非。”对范西屏如此高的评价并非偶然,他不仅汲取了前人的全部经验,而且有所创见,有所发展。这从他写的《桃花泉弈谱·序》中可以看出。在这篇《序》里,他先谈到下围棋“实用心之事”,他自己“自髫年爱习前贤之谱,罔不究心。”接着,他谈到了明代棋坛的情况:“有明作者,皆浑而不举,言先后,言虚实,言向背而已,”这是棋谱家的缺点,也是棋手的缺点。他又谈到清朝初年的棋手:“国初弈乐园诸公冥心孤诣,直造单微,于先后之中生先后,虚实之中生虚实,向背之中生向背,各就英分所极,自成一家。堂堂正正,怪怪奇奇,突过前人。”然后,他又谈到了他这一代棋手:“至三十年来,国手则不然,较大小于毫厘,决存亡于官冥。交易变易,时时存一片灵机;隔二隔三,处处用通盘打算。数至此,尽心至此。”范西屏认为,围棋之所以这样不断向前发展,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不坐困千古也”。这充分说明范西屏不迷信前人的创新精神。李松石还说过这么句话:“范于弈道,如将中之武穆公(即岳飞),不循古法,战无不胜。”范西屏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并不认为围棋发展到自己这里就停止了。他认为围棋的发展是无穷无尽的。他说:“以心制数数无穷头,以数写心心无尽日。勋生今之时,为今之弈,后此者又安知其不愈出愈奇?”可见这位围棋大师的胸襟是很宽阔的,对围棋事业的发展也是充满信心的。

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二卷,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价值最大的古谱之一。这本书,“戛戛独造,不袭前贤”,内容异常丰富、全面,精辟地记载了范西屏对于围棋的独特见解。此书则一出版,便轰动棋坛,风行一时,以后重刻版本很多,二百年来影响了无数棋手。

人物争议

范西屏卒年不详,大文学家袁枚曾写过一篇《范西屏墓志铭》,其中卒年、岁数和葬处均未说明,只写了“以某月日卒,葬”。袁枚亡故于1797年,事实上此后史料上还有范赴沪对弈一事的详细记载。估计袁枚写墓志铭时,范西屏并未去世,是所谓“生吊生祭”,当然这是推测而已。

标签: 范西屏

更多文章

  • 施襄夏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施襄夏

    施襄夏(1710年-1771年),名绍暗,字襄夏,号定庵,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围棋国手。幼时性拙喜静,羸弱多病,受父熏陶,工诗善琴。见同里范西屏学弈,年十二而与师俞长侯齐名,慕而同学,不久与范争先。后又得徐星友指教,授以《兼山堂弈谱》,刻苦钻研,锐意深求。清雍正十年(1732年),与前辈国手梁魏今同

  • 高佳氏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佳氏

    较有名的有乾隆的皇贵妃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原居吉林、辽宁铁岭。现多改姓为高姓。中文名:高佳氏类别:中华姓氏分布:原居吉林、辽宁铁岭变迁:现多改姓为高姓历史名人:慧贤皇贵妃相关姓氏:高姓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河道总督、大学士高斌女,雍正初年,被选入乾隆的府邸做侍女,雍正十二年高佳氏被封为侧福晋。乾隆即位,

  • 孙之獬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之獬

    孙之獬(xiè,1591—1647),字龙拂(音bì),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大庄村)人。天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为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七年(1627年)充顺天乡试正考宫。崇祯初年,廷臣请毁《三朝要典》,独哭争,遂被列入阉党逆案,革职为民。清入关后,召他入京,授官礼部右侍郎

  • 白彦虎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彦虎

    白彦虎(东干语:БайЯньху,1830年2月8日-1882年7月26日),小名白素,经名穆罕默德·阿尤布,陕西泾阳人(一说大荔人),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变的回军领袖之一。白彦虎早年投效清军,同治元年(1862年)利用陕甘回变起事,在多隆阿的打击下退至甘肃董志塬,后被推为陕西回军十八大营的元帅之一。

  • 婉贵太妃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婉贵太妃

    婉贵妃(1717年2月1日-1807年3月10日),陈氏,陈延璋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乾隆帝妃嫔之一。乾隆帝即位前的侍妾之一,乾隆即位后初封陈常在,累晋婉妃。嘉庆帝即位后,尊封为婉贵妃。嘉庆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薨,年九十二(古代虚岁),为乾隆帝后妃中最为长寿的一位。本名:陈氏别名:陈常在、

  • 样式雷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样式雷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等。宫殿、皇陵、御苑等清代重要宫廷建筑和皇家工程,几乎都出自雷式家族。样式雷可是说是赣派建筑中的瑰宝级人物,在江右大地的山水毓秀,文化浸润中,兴盛五十余雷

  • 爱新觉罗·永琏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爱新觉罗·永琏

    爱新觉罗·永琏(1730年8月9日—1738年11月23日),清高宗乾隆帝次子(嫡长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福晋)。乾隆元年(1736年)被秘立为皇太子。其名为皇祖清世宗雍正帝所赐,隐示承宗器之意。由于清朝入关后四位皇帝均为庶出

  • 孙嘉淦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孙嘉淦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孙嘉淦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小官,此后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

  • 张蜀锦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蜀锦

    张蜀锦(1841~?),字号不详,直隶广平(今河北广平县东孟固村)人。清咸丰戊午(1858)科武举人。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武进士第一人(会元、状元)。本名:张蜀锦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直隶广平出生日期:1841年籍贯:直隶广平(今河北广平县东孟固村)官职:建威将军

  • 武训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训

    武训(1838年—1896年),男,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武训先生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