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群玉

李群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41 更新时间:2023/12/22 4:25:35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群玉

别名:字文山

国籍:中国

出生地:唐代澧州

出生日期:808

逝世日期:862

职业:授弘文馆校书郎

毕业院校:自学成才

主要成就:追赐进士及第

代表作品:李群玉集

人物简介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湖南三诗人

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李群玉一生交游广,足迹遍及河南、河北、陕西、大江南北。李群玉著有诗前集3卷,后集5卷。《全唐诗》录他的诗263首。他是晚唐重要诗人,与齐己、胡曾被列为唐代湖南三诗人。唐末周朴《吊李群玉》诗赞道:“群玉诗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吟魂醉魄归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

李群玉还是常德考察和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他的《石渚》一诗,对当时长沙窑陶瓷器的生产情况,作了真实而生动的描述: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石渚”,就是指长沙窑的所在地。诗中描写长沙窑在烧制陶瓷时,烟火冲天,十分壮观。“地形穿凿势”是指挖掘瓷土的山洞和洞穴的深度。从此也可见,“长沙窑”就是唐诗中的“石渚窑”。

野史逸闻

李群玉既解天禄之任,而归涔阳,经二妃庙,题诗二首曰:“小孤洲北浦云边,二女明妆尚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东风近墓吹芳芷,落日深山哭杜鹃。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又曰:“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轻舟小楫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后又题曰:“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滴血啼松风。不知精爽落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李自以第二(“二”字原缺,据许本补)篇,春空便到秋色,踟蹰欲改之,乃有二女郎见曰:“儿是娥皇女英也,二年后,当与郎君为云雨之游。”李乃志其所陈,俄而影灭,遂礼其神像而去。重涉湖岭,至于浔阳。太守段成式素与李为诗酒之友,具述此事。段因戏之曰:“不知足下是虞舜之辟阳侯也。”群玉题诗后二年,乃逝于洪州。段乃为诗哭之曰:“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明时不作弥衡死,傲尽公卿归九泉。”又曰:“增话黄陵事,今为白日催。老无儿女累,谁哭到泉台?”(出《云溪友议》)

【译文】李群玉解去天禄的职务后,回归涔阳,经过二妃庙,题诗二首:“小孤洲的北面浦云边上,二妃的装束还像从前一样完好。寂寂春色中荒凉的古庙对着长江,萋萋荒草里只有一无字的古老碑碣。春风吹拂墓地芳草,夕阳落入深山,杜鹃声声啼哭。仍像皱眉望着舜帝出巡青青的九疑山就在湘水那边。”又写道:“黄陵庙前面的莎草欣欣向荣,黄陵女儿红裙崭新。轻舟小桨随歌远去,山水遥远愁坏了人。”以后又题诗:“黄陵庙前春天已去了,子规在松风中悲啼至流出血来,不知道魂灵落在哪里,好似在秋天的行云之中。”李群玉自认为第二篇,春去很快到了秋来有些不妥,犹豫着想改一改。眼前便出现了两个女郎,她们说:“我们是娥皇、女英,两年以后,会和你有一番男女交往。”李群玉就记住她们说的话。一会儿两个身影消失了。于是李群玉对着神像施礼后也走了。重新度过湖岭,到达浔阳。太守段成式一向和李群玉是作诗饮酒的朋友,李群玉就详细说了这件事。段成式于是开玩笑说:“想不到你还是虞舜的辟阳侯。”李群玉题诗后二年,就死在洪州。段成式就写诗哭悼他的朋友:“饮酒作诗三十年,纵横纷乱世上喧闹。醒时不要像弥衡那样死去,笑傲所有的公侯而后命归九泉。”又说:“再话黄陵往事,都被光阴催走,到老没有儿女之累,谁去哭送他呢?”

澧县城出南门,顺澧水河往东走五华里的二圣滩上,有一座八方七层,十多丈高的石塔,那就是有名的澧州蜚云塔。这塔做工精巧,样子吓人子漂亮,每一层都雕着蛮多石多汉,哭的闹的喊的叫的,各种样子都有,简直跟活人差不多。见过这塔的人,都说它为澧州增添了风采。

提起蜚云塔,人们都说它和唐朝大诗人吏部尚书李群玉有关系。

李群玉是澧州城里的人。他自幼好学,聪明过人。城南的仙眠洲和伏牛山,都是他读过书、习过文的地方。后来他当了大官,也不忘记家乡父老。有一年,澧州遭了大水,坏了年成。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不屑说,一想起年年要交的官税钱粮,个个都急得泪水双流。

李群玉知道了这件事,真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有一天,皇上出京巡查,来到澧州。他忽然想出一个巧妙办法,悄悄地钻进厕所里,用蜜粮写下了“湖南澧州钱粮可免。”八个大字。没过多久,成千上万的苍蝇闻到蜜糖味,在那八个字上歇满了。碰巧皇上进厕所小便,看见那些苍蝇排成的字样,不觉十分奇怪,随口应道:“湖南澧州,钱粮可免”。哪晓得李群玉在旁边等着,皇上刚念完,他就当圣旨往下传了。皇上呢,坐了好多年位,看见苍蝇排字还是头一回,以为是天老爷的意思,也就答应了。这样,澧州的官税钱粮,就从此免除了。

李群玉告老还乡,死在家乡以后,澧州人都特别想念他,留恋他,特地请来风水先生,要为他选个好葬地,来世也做大官,保佑澧州的百姓。

风水先生看了很多地方,最后吩咐把李群玉葬在澧州城东两里多的澧水河滩上。坟葬好了,风水先生当着众人念道:“贵人葬滩前,澧州风水现,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还有三斗六长芝麻官哩!”

说来也真奇怪,李群玉安葬的当天晚上,好多人都看见一对金鸭子宝光四射,对着他的坟墓拍翅点头,叫得特别欢。于是,大家就把这滩叫做金鸭滩,都说李群玉葬到了有福脉的风水宝地。

隔不多久,朝中八府巡按白大人要巡视湖南、湖北。这白大人是解元出身,湖北孝感县白家庄人。来湖南以前,先看望过他的母亲。他的母亲要求儿子到澧州后,必须找到李群玉的坟墓,双膝下跪,诚心三拜。白大人搞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他的母亲对他说:“儿呀!没有李群玉,也就没有你。”原来,李群玉十八岁时上京赶考,路经白家庄时,白大人的母亲正是二八芳龄,在家守寡,一心想窃脉传后。这时她暗暗看中了李群玉。李群玉对上京考中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对男女色情的事不感兴趣,只是提笔写了小小的“过脉”二字,用手递了过去,在寡妇的手心上轻轻地拍了几下。大概是天意的安排,寡妇从此怀孕了,不久生下了白大人。男人不能摸女人手心的话,而今还有人在说呢。

白大人来到澧州,查访了州府民情,没有祭扫李群玉的坟墓,却来到了新修的盘山庙前。还没等他下轿,突然一阵旋涡风平地吹起,卷落了他的轿顶。他下次出轿来,四下观看,只见李群玉坟墓那一方金光四射,亮通通的。当他问明白那就是金鸭滩时,眼前现出了一行行的金字。白大人仔细一看,那些字原来是一首诗:“白大人白了白,白得不明白,虽是白家子,实为李家脉。”这一下,可把白大人惹怒了,他转身察看了澧州地势,连忙下令在李群玉坟墓的上游修理工了一个文良制。并说:“修起文良制,治死金鸭滩。”自此,水流迂回,金鸭滩也逐渐消失。澧州人民的日子也一天也一天地苦起来了。

为了让老百姓再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澧州人时刻都想恢复澧州的风水。到了明朝末年,有人出了一个主意,提出要修宝塔,镇河妖,截住澧州风水。地点就选在金鸭滩下面的二圣滩上。宝塔刚刚只修了三层,就因为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停止了。直到清朝时才接着修起来。这座宝塔就是“蜚云塔”。

李群玉的诗词

1、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出处:书院二小松

2、

伯业随流水,寒芜上古城。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八极悲扶拄,五湖来止倾。东南天子气,扫地入函京。

出处:石头城

3、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出处: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杜丞相悰筵中赠美人

4、

鳞鳞别浦起微波,泛泛轻舟桃叶歌。

斜雪北风何处宿,江南一路酒旗多。

出处:江南

5、

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

出处:钓鱼

6、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出处: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7、

寄语双莲子,须知用意深。莫嫌一点苦,便拟弃莲心。

出处:寄人

8、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出处:放鱼

9、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出处:引水行

10、

思乡之客空凝嚬,天边欲尽未尽春。

独攀江树深不语,芳草落花愁杀人。

出处:春晚

标签: 李群玉

更多文章

  • 李阳冰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阳冰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汉族,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初为缙云令、当涂令,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兄弟五人皆富文词、工篆书。初师李斯《峄山碑》,以瘦劲取胜。他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

  • 李季兰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季兰

    李季兰(713年-784年)原名李冶,字季兰,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唐代女诗人、女道士。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幼时住在四川三峡。李季兰别有《送阎伯均往江州》《登山望阎子不至》《送阎二十六赴剡县》《得阎伯均书》等诗,语意亲密缠绵,且多写送行不舍和别后相思之情,但不能确定他就是她的故夫。阎伯均名士和,

  • 周贺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贺

    周贺,男,汉族,1970年4月生,山东牟平人,1991年10月入党,1996年3月参加工作,2003年11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MBA毕业;现任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文名:周贺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牟平出生日期:1970年4月毕业院校: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1989.09—

  • 陈澧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澧

    陈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于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著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

  • 胡曾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曾

    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中文名:胡曾国籍:中国邵阳出生地:

  • 李亨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亨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李浚、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李亨初名李嗣升,被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更名李浚,徙封忠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 文同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

  • 周济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济

    周济,男,汉族,1946年8月26日生,上海市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清华大学精仪系学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1970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曾任华中科技

  • 李光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光

    李光(1962.12)职称:材料学学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1985年12月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东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由教育部派赴荷兰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化学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的功

  • 赵构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构

    赵构(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眘,被尊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