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汪应洛

汪应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11 更新时间:2024/1/16 19:56:27

应洛,男,汉族,1930年5月21日出生于安徽省泾县,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汪应洛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52年—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55年—1958年,担任交通大学助教;1958年—1978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副主任;1978年—1984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主任;1978年—1984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1996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1984年—1988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长期致力于中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融会通。

基本资料

名:汪应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泾县

出生日期:1930年5月21日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0年5月21日,汪应洛出生于安徽省泾县。

1948年9月—1952年7月,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2年9月—1955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55年7月—1958年10月,担任交通大学助教。

1958年10月—1978年9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副主任。

1978年9月—1984年3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主任。

1978年9月—1984年3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1984年1月—1996年12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1984年3月—1988年3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主要成就

汪应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0年,汪应洛参加了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组织的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了中国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框架,建立了模型体系,在中国国内率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发展战略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理论”,建立了系统状态的和谐性诊断模型、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优化模型等,对系统的特性、机理进行了全新的探讨,并应用于区域、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战略研究方法论和战略决策行为学的研究,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2000年的中国”和“中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综合研究”承担了“城区供配电设计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信息处理”和“陕西省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1982年,汪应洛开始受国家科委、水利部、能源部的委托,作为专家组成员,承担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大型工程决策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有关成果在国家科委组织的长江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论证中得到实际应用,在中国率先提出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国内率先提出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提高工业生产率的手段和方法,奠定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基础,在一些工业企业的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汪应洛提出系统的“核”与“核度”的理论,通过参数核度进一步刻画了系统“核”,弄清了核度及网络顶点数固定条件下系统网络可能具有最优先的网络结构及相应的构造方法,研究在核度意义下的优化理论,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它可用于可靠通讯网络的优化设计、信息交流网络系统以及人际交流网络等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汪应洛开展了非线性经济学方面的多项研究,把负幂数模型、细胞自动机模型与布朗运动、重整化群方法等非线性工具引人经济学研究中,在中国的收人分配、人口配置等方面得出了一系列比较切合实际的结果,在中国开展先进制造模式及其管理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先进制造技术的若干基础研究”、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的研究”,深入研究了先进制造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演变机理;指出先进制造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制造资源快速有效集成;首次对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63种先进制造模式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比较和分类研究。在充分研究中国国外先进制造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一批企业、研究所合作,结合中国制造业现状和国情提出了“精简、灵捷、柔性生产系统”的科学管理,研究了聚合制造、灵捷网络化制造、生态制造和合作制造等几种新型制造模式。对先进制造模式中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深人系统的研究,如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知识供应链及知识管理、战略联盟环境下的业务流程改造等。此外,汪应洛的课题组还对全国企业实施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对几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如:广东机械研究所的跨国战略联盟,实施24小时连续不间断研究开发;深圳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模具制造战略联盟等。汪应洛对“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对“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产权关系、利益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早期吸收产业界参与等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主要论著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汪应洛出版著作23部,发表论文300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1年6月

《系统工程》

汪应洛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1月

《工业工程导论》

汪应洛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8月

《运筹学与系统分析》

汪应洛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5月

《运筹学与系统工程》

汪应洛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年5月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

汪应洛

蓝色畅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2017年6月

《工程管理案例集(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EM研究生系列教材)》

汪应洛

西安交大出版社

2007年

《工程哲学》

殷瑞钰、汪应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

《系统工程学》

汪应洛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1月

《清洁生产》

汪应洛

机械工业出版社

科研获奖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汪应洛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排名

获奖年份

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

1

1999年

长江三峡工程综合论证及决策分析方法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1

1986年

城区供配电设计管理计算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2

1997年

全日制教育规划系统方法及应用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1

1986年

和谐理论及战略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2

1989年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信息处理机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2

1998年

提高生产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系统化研究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1

1994年

‘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和机制研究及对策分析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1

1996年

企业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途径研究

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

2

1999年

汪应洛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汪应洛是中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已培养硕士、博士120余名及一批博士后学生。

编写教材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汪应洛编写教材21部。

讲座报告

2008年9月21日上午,汪应洛应邀到郑州大学新校区,在第一报告厅为在校师生做了题为《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思考》专题讲座。

创建学院&学科建设

1982年,汪应洛在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创建了管理工程系和管理学院,在担任教育部管理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期间,推动中国管理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率先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管理工程学科博士点、管理工程学科评审组,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和管理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教学成果奖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年份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主干课程及其主要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

21世纪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及内容改革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00年

适应我国改革与发展需要,培养MBA

陕西省教育成果奖

1995年

开展中外联合办学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993年

汪应洛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2001年

科技成就奖

2002年

西安交通大学“伯乐奖”

2003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6月

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

2012年

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

2015年

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职务

1985年—2002年

国务院学位委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审组召集人

1986年10月—1997年7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科评审组组长

1982年—1991年

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家组专家

1984年7月—1998年9月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1992年—2001年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务理事

1985年—1990年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8年

《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委

1994年

《Computer&IEJournal》国际编委

1995年—1997年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1996年

InternationalIESociety常务理事

1997年

《工业工程》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

2003年1月

《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编委

人物评价

汪应洛出生于江东名邑,成长于乱世烽火,求学于渝沪冰城,立志于共产理想,扎根于西北沃土,报国于碧血丹心,仰之一生,他一路坎坷却愈久弥坚,博学笃行更虚怀若谷,致力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研究和教育,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开展了大量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相互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管理工程教育与研究的开拓者,是成就卓越的管理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他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院长晓红评)

汪应洛富有献身和开拓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治学,学风正派,淡泊名利,善于团结同志,注重培养人才,从教70年来,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实践之先河;呕心沥血,培育英才,桃李芬芳,誉满天下。他对管理科学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中国管理人才培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学科建设和交大管理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评)

汪先生温文尔雅,有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评)

汪应洛为培养英才和科技创新呕心沥血,特别是他为人谦虚正直,对人热情公正,做事求真务实,正因为他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推动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促进了中国管理工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时任陕西省政府副省长魏增军评)

汪应洛是被公认的为中国工程哲学理论体系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评)

汪应洛几十年来推动了中国工程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工程哲学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令人钦佩。(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评)

汪应洛高举系统工程的旗帜,把它运用到系统管理工程和工程管理的理论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继善评)

人物影响

设立基金

2020年5月,汪应洛院士捐赠20万元设立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贫困学生帮扶基金”,以鼓励管理学科有创新精神、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标签: 汪应洛

更多文章

  • 王众托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众托

    王众托,男,汉族,1928年8月20日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湖南省平江县,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知识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51年,王众托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1年—1954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助教;1954年—1978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主任、讲师;197

  • 徐匡迪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匡迪

    徐匡迪,1937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崇德,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市原市长,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上海科技大学第一届校务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徐匡迪从北京钢

  • 许庆瑞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许庆瑞

    许庆瑞,男,汉族,1930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常州,技术创新与管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51年,许庆瑞获得交通大学学士学位;1951年—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业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61年—1963年,

  • 徐寿波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寿波

    徐寿波,男,汉族,1931年9月16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综合能源工程、技术经济学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徐寿波获得南京工学院学士学位;1955年至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工作;1956年至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综合能源工程学专业学习,

  • 殷瑞钰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殷瑞钰

    殷瑞钰,1935年7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3年进入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学习;1957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唐山钢铁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副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3年担任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党组书记;1988年担任冶金

  • 袁晴棠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晴棠

    袁晴棠,女,汉族,1938年5月12日出生于河南南召,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资深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1年袁晴棠从天津大学无机物工学专业毕业;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进入中国石化总公司发展部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中国石化科技开发

  • 翟光明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翟光明

    翟光明,男,汉族,民国15年(1926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祖籍安徽省泾县,石油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50年,翟光明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7年—1958年,担任甘肃玉门老君庙

  • 张寿荣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寿荣

    张寿荣,男,汉族,1928年2月17日出生,河北省定县人,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1949年,张寿荣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1949年,参加鞍山钢铁公司的恢复生产工作,历任炼铁厂生产科长,工程师,厂长助理;1957年,参加武汉

  • 朱高峰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高峰

    朱高峰,1935年5月27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宁波,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首任常务副院长。朱高峰于1951年至1952年就学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3年被选送到原苏联列宁格勒电信工程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获得工程师学位,同年回国被分配到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82

  • 朱晓东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晓东

    朱晓东,男,汉族,1932年9月21日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外科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1956年,朱晓东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56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6年至1958年,在北京解放军胸科医院工作;1958年至1984年,担任北京阜外医院心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