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孙昌璞

孙昌璞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90 更新时间:2023/12/4 15:54:41

孙昌璞,1962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讲座教授。1984年孙昌璞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7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包括量子物理,量子信息数学物理。

基本资料

名:孙昌璞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省新金县(今普兰店市)

出生日期:1962年7月17日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

职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职称:教授

人物经历

1962年7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新金县(今普兰店市)。

1980年9月,进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

1984年7月,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9月,成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师从吴兆颜教授,从事量子力学和数学物理的研究。

1987年7月,硕士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88年7月,晋升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讲师。

1989年,被东北师范大学推荐到南开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后成为葛墨林教授和宁先生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

1990年7月,破格晋升为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1992年7月,从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2月,破格晋升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1992年——1994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从事访问研究。

1994年,兼任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6年,调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

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二级研究员。

200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11月,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2年7月,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2015年5月,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主要成就

孙昌璞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昌璞主要从事量子物理、数学物理和量子信息理论的研究。提出了q变形玻色子概念,由此构造杨-Baxter方程新型解,给出其微观解释,并应用到量子信息存储。建立了退相干的因子化模型,发现了量子临界环境的动力学敏感性及其对诱导退相干的增强效应。研究了纳米机械却和基于超导量子电路的量子信息处理,提出了固体系统实现量子态传输的理论方案。建立了量子绝热过程的非绝热修正理论,指出了诱导规范场可观测效应和它分离手征分子的方案。

量子研究

孙昌璞的关于q-变形玻色子的工作,单篇引用达300次,获美国ISI“经典引文奖”。该论文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Papersmostcitedinmathematicalphysicsarticles》。美国《科学》1995年专刊介绍中国科学发展,提及了孙昌璞的这个工作。十几年后,孙昌璞建立了这种变形玻色子和多粒子集体激发的联系,并进一步应用到量子信息存储。

孙昌璞在80年代末发展了量子绝热近似方法的非绝热修正理论。在这方面,孙昌璞还指出了诱导规范场存在可观测效应。由于近来磁约束冷原子实验的发展,十几年后,人们开始关注这个理论观念,孙昌璞等人进而提出了类似斯特恩-盖拉赫实验可能分离手征分子的理论方案,受到专门评论,认为对实验提出了新任务。

孙昌璞发现,作为量子开系统,环境出现量子相变时,与它耦合的系统的退相干会被显著增强。这种环境诱导的量子退相干效应和量子相变环境的动力学敏感性,在2008年和2009年已被德国、加拿大实验组分别证实。他们观测到了临界点上量子态不重叠的现象。

孙昌璞在2005年有关热振子与电荷量子比特耦合的致冷机制的理论探讨,与德国冷却LC介观电路的实验原理一致。他还与日本理化所小组合作发现,反演对称性破坏的约瑟夫森结系统,会发生自然原子电偶极选择定则所禁戒的跃迁,从而形成循环结构的三能级人工原子。它在绝热操作下,对总体相位敏感。2008年日本和德国联合实验证实了这种人工原子的存在。

科研项目

孙昌璞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重大前沿交叉领域等重要项目。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5月,孙昌璞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引用10000余次,h因子53。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9年5月,孙昌璞获得多个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时间

奖项名称

1991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2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5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7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9年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

2008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

学术交流

孙昌璞多次应邀讲学、担任国际会议的组委和国际顾问,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

2010年1月8日,孙昌璞在重庆邮电大学作题为《未来量子器件与量子操纵》的学术报告。

2010年7月18日,孙昌璞做客“百年兰大·名家讲坛”并进行第八十五场学术报告会。

2010年11月12日,孙昌璞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区作题为《量子态操纵和人工光合作用》的公众报告和题为《Controllingone-andtwo-photontransportsinonedimension》的专业报告。

2012年6月4日,孙昌璞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作《量子测量理论的发展及其实验证实》学术报告。

2013年1月23日,孙昌璞作为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小洪山讲坛第56期嘉宾,应邀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作了题为《x光量子光学:高能光子与核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相干效应》的学术报告。

2019年5月9日,孙昌璞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作题为《理论物理学发展之我见》的专场学术报告。

孙昌璞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孙昌璞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截至2010年7月,他指导的研究生有6人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2006年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和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DirectorFellowship。

教学授课

2018年,孙昌璞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开设研究生专业课《高等量子力学》。

孙昌璞荣誉表彰

截至2018年5月,孙昌璞获得过美国ISI“经典引文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以及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0次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优秀导师”。

1995年,孙昌璞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9年,孙昌璞被授南开大学“杰出校友”荣誉称号。

社会任职

截至2010年7月,孙昌璞担任过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量子光学学报》、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物理丛书》和《COMUNICATIONSINTHEORETICALPHYSICS》《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的编委,英国《JournalofPhysicsA》、美国《AdvancesinMathematicalPhysics》和几个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兼任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学校的兼职教授、南开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以及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杰出访问教授。

人物评价

孙昌璞思想活跃,基础理论扎实,勇于创新,具有严谨踏实的学风,善于团结同志共同提高,在同行享有广泛的声誉。(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评)

孙昌璞积极探索国家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模式创新,并在中物院研新型究生院创建中进行实践。(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评)

孙昌璞有不少工作得到国际认可,如q-变形玻色子工作是国际上本领域开创性工作之一。(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评)

标签: 孙昌璞

更多文章

  • 孙斌勇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斌勇

    孙斌勇,1976年11月出生于浙江舟山,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斌勇1999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

  • 孙鑫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孙鑫

    孙鑫,1938年7月出生于江苏扬州,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孙鑫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1979年至198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1980年受邀请在第十四届统计物理会议上作学术报告。2000年当选为国际

  • 孙义燧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孙义燧

    孙义燧,1936年12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天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孙义燧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被公派到法国尼斯天文台做访问学者;1993年担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得何梁

  • 汤超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汤超

    汤超,1958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首任主任。汤超于198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

  • 唐孝威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孝威

    唐孝威,祖藉太仓(现属江苏省苏州太仓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唐孝威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 陶瑞宝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陶瑞宝

    陶瑞宝,1937年3月17日出生于上海,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陶瑞宝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64年从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7年至1990年担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1991年至1996年

  • 万宝年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万宝年

    万宝年,1962年6月出生于江苏南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万宝年于1982年从扬州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并考取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

  • 万哲先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万哲先

    万哲先,192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8年万哲先从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0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历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汪景琇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汪景琇

    汪景琇,1944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太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深讲席教授。1969年汪景琇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1983年至1984年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访问合作;198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为

  • 王鼎盛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鼎盛

    王鼎盛,1940年10月出生于重庆南川,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鼎盛于1962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赴美国西北大学访问;1986年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