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武胜

武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68 更新时间:2023/12/29 3:52:55

武胜(1934年9月23日-2023年1月4日),男,汉族,出生于黑龙江省城县,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0年,武胜从莫斯科有色金属与黄金学院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毕业,同年10月,回到中国后到二机部北京第九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战青海221,同年10月,作为技术组组长承担了氢弹中非关键的氢(氘)化锂部件成型技术攻关任务;1971年,转入三线着手新型号的研制定型;1972年—1982年,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二所担任车间主任;1982年—1988年,在国营九〇三厂先后担任副厂长、总工程师;1989年—1998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七所总工程师兼科技委主任;1998年,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1月4日武胜逝世。武胜长期从事核材料与工艺研究。

基本资料

名:武胜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黑龙江阿城县

出生日期:1934年9月23日

逝世日期:2023年1月4日

毕业院校:莫斯科有色金属与黄金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4年9月23日,武胜出生于黑龙江阿城县一户闯关东的贫民家庭。

1948年9月,考入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

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投身于抗美援朝运动中。

1952年6月,武胜复员回校,进入阿城第一中学高中二年级开始高中阶段的学习。

1953年8月,武胜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阿城一中十分鲜见的学生党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模范优秀学生干部;同年,作为唯一的一名学生代表当选阿城县第一届人大代表。

1954年9月,保送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俄语学习。

1955年9月,武胜踏上前往苏联的求学之旅,来到了苏联第聂伯尔波德洛夫斯科钢铁学院学习轧钢专业。

1956年9月,武胜转入莫斯科有色金属与黄金学院工艺系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学习。

1960年6月,武胜完成4年学业,在同学中率先申请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毕业答辩,当场获得冶金工程师称号,随后他立即大使馆提出回国申请,同年10月,回国后的武胜来到二机部北京第九研究所报到,开始第一颗原子弹核部件热处理研制攻关。

1964年3月,武胜转战青海221,继续进行核心部件的研制。同年10月,武胜转入了热核部件成型技术攻关工作,在技术负责人家树的领导下,武胜作为技术组组长承担了氢弹中非常关键的氢(氘)化锂部件成型技术攻关任务。

1972年1月—1982年2月,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二所担任车间主任。

1982年3月—1988年12月,在国营九〇三厂先后担任副厂长、总工程师。

1989年1月—1998年8月,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七所总工程师兼科技委主任。

1998年8月,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

1999年,武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1月4日,武胜同志逝世。

主要成就

武胜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武胜参与核材料的相容性、腐蚀特性表面改性研究;参与核聚变材料的工艺攻关,解决了加工成形的关键技术,完成了不同功能部件的研制任务;在物理冶金方面,组织解决了钚合金的特种浇铸成型定向凝固技术;主持研制两种高韧性和耐蚀性优良的铀合金。

武胜作为102车间第二工艺组副组长时期,在车间副主任宋家树的带领下,攻克了核心部件精密铸造成型中的多项技术难关,武胜与同事们创造性地在阳模上用螺旋管浇道技术及静水急法,探索了铸件的收缩规律,通过模具优化设计控制铸件尺寸,经过试验,实现了精密铸造成型,为原子弹原理试验提供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部件。

1964年10月,武胜作为技术组组长承担了氢弹中非常关键的氢(氘)化锂部件成型技术攻关任务,带领攻关团队根据试验结果,最终按照部件的设计要求选用了相应的工艺路线,热核部件研制用的都是硬脆的晶体粉末材料,该材料具有导热系数小、热膨胀系数大、化学性质活泼和极易吸水变质的特性,成型性非常差,需要有多专业科技人员协同攻关,最后建立了部件成型工艺状态控制和安全实验系统,设计和调整了部件成型工艺装置结构,系统地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制品显微组织、缺陷和相关性能的影响,最终为中国首次氢弹原型试验提供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部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承担核部件研制生产的某厂总工程师,武胜要面对的首项挑战即是高性能铀合金部件的研制,新一代合金部件的研制要求获得一种高强度、高塑性的结构材料,但在这个攻关中必须要解决熔炼、成型、加工、性能检测等一系列难题。作为总工程师,武胜根据研制要求,制定了实验方案,组成了以多名技术骨干为核心的攻关团队,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研制攻关,研制团队通过优选原料,改进熔炼坩埚和铸造模具表面涂层质量,创新制备方法,并经过不同工艺的多次试验,最终使合金部件具备了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某些性能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并得到成功应用。

1981年起,武胜在30余年的时间里,开创性地组织了高性能铀合金研制、特种材料相容性与表面改性研究、材料表面防腐蚀保护技术研究、氚(氢、氘)及氦在材料中的行为研究等工作。

科技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7年

X-X壳体热等静压连接技术

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一等奖

1995年

XX特种装置及其设计原理的突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95年

-

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二等奖

1995年

延缓钚镓合金氘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

RAP-600型热风整平机

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

核武器的重大突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7年

XXLiD部件热压工艺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学术著作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武胜与冠兴合著有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核燃料》一书。

实验室建设

1994年,武胜开始组织策划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03年,实验室获得国家批准建立,该实验室是中国在金属材料学科领域建立的第一个专门针对特种材料相容性研究的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武胜人才培养

学位授予点建设

20世纪80年代,在武胜及老一辈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成功组建并逐步发展壮大了核材料(1998年改为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

教育理念

武胜认为,做学问的态度首先是严谨,其次是眼光要放长远;不要盲目崇洋、崇拜中国国外的专家,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要密切关注材料学科前沿动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也有信心把自己的事情干好。

武胜荣誉表彰

1999年,武胜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武胜担任中国核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理事、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人物评价

武胜为中国核材料部件的工艺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院士馆评)

武胜是中国著名的核材料与工艺专家,心系国家发展,积极为中国核材料与工艺的发展建言献策,十分关心中国工程院的工作,积极参加中国工程院的各项活动,为中国工程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勇于创新、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评)

作为中国一名核材料与工艺专家,武胜院士不仅关注国防装备建设中的重大核科技问题的解决,更关注军民融合对核科技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帅茂兵评)

标签: 武胜

更多文章

  • 徐銤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徐銤

    徐銤(1937年4月7日-2023年1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快堆首席专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快堆工程部总工程师。徐銤于1961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毕业后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原子能所和北京194所从事核反应

  • 范维唐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范维唐

    范维唐(1935年7月18日-2023年1月1日),出生于北京,矿山压力及开采机械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名誉会长。1956年范维唐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63年获得原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历任煤炭科学

  • 于德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于德泉

    于德泉(1932年10月22日-2022年12月31日),出生于山东省,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德泉于1956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1980年至1981年在法国科学

  • 孙敬良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敬良

    孙敬良(1930年7月14日-2022年12月28日),男,汉族,生于山东莱州,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八院原科技委主任、首席高级技术顾问。1947年,孙敬良在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公司工作;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0年

  • 李天初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天初

    李天初(1945年11月4日-2022年12月28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汉族,安徽省金寨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领军者,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主任。1970年李天初毕业

  • 关肇邺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肇邺

    关肇邺(1929年10月4日-2022年12月26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一级注册建筑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肇邺1947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

  • 关桥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桥

    关桥(1935年7月2日-2022年12月26日),男,汉族,出生地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襄汾人,生前系航空制造工程焊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2022年12月26日,关桥院士逝世。中文名:关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西省太原市出生日期:1935年7月2

  • 王仲奇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仲奇

    王仲奇(1932年6月29日-2022年12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县,热力叶轮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56年,王仲奇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7年—1960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1962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78年—1985年

  • 张金哲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金哲

    张金哲(1920年9月25日-2022年12月24日),出生于天津市,小儿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张金哲于1946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担任住院医师及

  • 马建章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建章

    马建章(1937年7月20日-2022年12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市,野生动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带头人,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创始人、名誉院长。马建章于1960年从东北林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至1970年担任东北林学院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