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旭,女,1956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航天器振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东旭于1981年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技术系毕业;1989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东旭主要从事挠性航天器结构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东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乐山市
出生日期:1956年10月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大型挠性结构分散化振动控制——理论与方法》、《高等结构动力学》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56年10月,李东旭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
1981年,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技术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9年,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3年,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李东旭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东旭长期从事航天器振动控制研究,在分散化振动控制理论与方法、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及其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等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3月中国工程科技研究机构与专家库网站显示,李东旭先后在《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宇航学报》《动力学与控制学报》《JournaloftheChineseCeramicSociety》《IntegratedFerroelectrics》等6种期刊上共发文173篇。
出版日期
学术著作名称
作者
出版社
|
2003年
《逃逸飞行器分离动力学与仿真》
李东旭
科学出版社
|
2007年
《航天员-航天器耦合动力学分析》
李东旭,陈善广
中国宇航出版社
|
2008年
《大型挠性空间桁架结构动力学分析与模糊振动控制》
李东旭
科学出版社
|
2010年
《高等结构动力学》(现代物理基础丛书31)
李东旭
科学出版社
|
2010年
《挠性航天器结构动力学》
李东旭
科学出版社
|
2013年
《航天飞行器分离动力学》
李东旭
科学出版社
|
2013年
《大型挠性结构分散化振动控制——理论与方法》
李东旭
科学出版社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9年11月,李东旭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李东旭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2012年,李东旭指导博士生蒋建平的毕业论文《航天器太阳能帆板智能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散化振动控制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年度
论文名称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名称
|
2000年
卫星整流罩抛罩多体动力学研究
殷学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01年
挠性卫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系统研究
仝西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02年
波吸收器在挠性空间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刘志臻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05年
航天员舱内活动对载人飞船姿态的扰动影响研究
李杨柱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06年
基于模糊逻辑的大型挠性空间桁架振动控制研究
曾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06年
大挠性航天桁架结构动力学建模及其主动模糊控制研究
司洪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06年
挠性多体航天器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技术研究
仝西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07年
含ACLD结构太阳能电池翼动力学建模与振动控制研究
刘志臻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07年
大型挠性空间桁架的力学性能分析及被动振动控制研究
李洪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08年
卫星太阳翼空间在轨飞行中的变形分析
刘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08年
大挠性空间桁架的结构阻尼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周成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09年
航天员舱外救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
林泰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09年
航天器太阳能帆板智能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散化振动控制研究
蒋建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11年
星载SAR天线智能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散化模糊振动控制研究
许睿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12年
卫星飞轮微振动隔离方法与技术研究
魏展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12年
航天器飞轮动力学建模与振动控制研究
周伟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13年
一种太阳翼振动应变传感器的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
李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13年
星载大型索网天线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及形面误差特性研究
刘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14年
面向人在回路空间遥操作的操作者手部行为感知与识别技术研究
赵漫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14年
航天器飞轮系统微振动特性及隔振方法研究
罗青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14年
激光在振动环境中的传输及指向控制研究
冯世鹏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14年
面向人在回路空间遥操作的操作者臂部行为感知与再现技术研究
罗缘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14年
面向在轨操作的人体负荷能力评估与预测研究
赵岩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14年
航天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微振动隔离方法研究
石声浩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14年
空间机器人快速在轨抓捕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郭胜鹏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15年
面向宽频激励的非线性振动能量转化方法研究
王笑寒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16年
一类薄膜结构的智能控制研究
许睿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16年
基于光纤传感阵列的薄膜结构变形测量研究
邹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16年
一类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郝东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2016年
基于超材料的航天器星载设备微振动隔振方法研究
周易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
2016年
航天器结构微振动能量流传递规律研究
汪彬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
李东旭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
2011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201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
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
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
|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李东旭对中国航天科技和振动控制学科发展及跨越提升都做出了系统创造性贡献。(国防科技大学评)
李东旭是中国航天领域杰出专家。(浙江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