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丁奎岭

丁奎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3 更新时间:2023/12/25 14:09:57

丁奎岭,男,汉族,1966年3月生,河南永城人,理学博士,教授。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0月参加工作。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1981年丁奎岭考入郑州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0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后进入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作访问学者的丁奎岭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2013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2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主要从事手性催化合成领域的研究。

基本资料

名:丁奎岭

外文名:Kui-lingDi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永城市

出生日期:1966年

毕业院校:郑州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不对称催化新概念与新方法》

主要成就:2013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丁奎岭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师从吴养洁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7年9月-1990年10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师从吴养洁教授,攻读博士。

1990年10月,进入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1990年10月-1992年10月)、副教授(1992年11月-1995年11月)、教授(1995年12月-1998年11月)。

1993年9月-1994年9月,日本龙谷大学理工学部博士后。

1997年9月-1998年9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UNESCO研究员。

1998年12月,在日本作访问学者的丁奎岭举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年,入选上海市“明星”计划。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3年8月-2003年11月,担任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同年,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跟踪”计划。

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2009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2013年12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2月,受聘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委、常务副校长。

2018年12月30日,任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

2020年11月,被聘任为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

2023年2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担任职务

时间

担任职务

2002年

上海市化学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5年

XVXVI届国际均相催化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2006年

欧洲有机化学杂志(Eur.J.Org.Chem.)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6年

学报联合编辑室主任

2017年12月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8年3月-2023年3月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3年1月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3年3月19日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职务任免

2023年3月2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丁奎岭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23年3月19日,选举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主要成就

丁奎岭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丁奎岭针对不对称催化反应选择性和效率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并成功实践了手性催化剂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建立了“组合不对称催化”方法,发展了一系列高效、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并阐明了催化机制;提出了手性催化剂“自负载”概念,实现了不对称氢化等多类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和催化剂的循环再利用;发展了具有特色骨架的新型手性配体与催化剂,为多类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和药物中间体等的合成提供了高效方法;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多项专利成果授权企业使用并实现了产业化。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12月,丁奎岭共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包括Chem.Rev1篇,J.Am.Chem.Soc.7篇,Angew.Chem.Int.Ed.10篇,Chem.Eur.J.12篇,被他引1100余次。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9.02

《不对称催化新概念与新方法》

丁奎岭,范青华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06

《不对称非均相催化手册》

丁奎岭主编

Wiley-VCH

2012.08

《有机化学-突破和展望》

丁奎岭主编

Wiley-VCH

期刊论文

Han,Z.;Wang,Z.;Zhang,X.;Ding,K.*AngewChem.Int.Ed.2009,48,5345-5349.

Xu,S.;Wang,Z.;Zhang,X.;Zhang,X.;Ding,K.*AngewChem.Int.Ed.2008,47,2840-2843.

Bao,H.;Zhou,J.;Wang,Z.*;Guo,Y.;You,T.;Ding,K.*J.Am.Chem.Soc.2008,130,10116-10127.

Liu,Y.;Sandoval,C.A.;Yamaguchi,Y.;Zhang,X.;Wang,Z.;Kato,K.;Ding,K.*J.Am.Chem.Soc.2006,128,14212-14213.

Shi,L.;Wang,X.;Sandoval,C.A.;Li,M.;Qi,Q.;Li,Z.;Ding,K.*Angew.Chem.Int.Ed.2006,45,4108-4112.

Liu,Y.;Ding,K.*J.Am.Chem.Soc.2005,127,10488-10499.

Wang,X.;Shi,L.;Li,M.;Ding,K.*Angew.Chem.Int.Ed.2005,44,6362-6366.

Liang,Y.;Jing,Q.;Li,X.;Shi,L.;Ding,*K.J.Am.Chem.Soc.2005,127,7694-7695.

Wang,X.;Ding,K.*J.Am.Chem.Soc.2004,126,10524-10525.

Yuan,Y.;Zhang,X.;Ding,K.*Angew.Chem.Int.Ed.2003,42,5478-5480.

Long,J.;Hu,J.;Shen,X.;Ji,B.;Ding,K.*J.Am.Chem.Soc.2002,124,10-11.

Yuan,Y.;Li,X.;Sun,J.;Ding,K.*J.Am.Chem.Soc.2002,124,14866-14867.

Long,J.;Ding,K.*Angew.Chem.Int.Ed.2001,40,544-547.

Wang,Z.;Chen,G.;Ding,K*.Chem.Rev.2009,109,322-359.

Ding,K.Chem.Commun.2008,909-921.

Ding,K.*;Wang,Z.;Wang,X.;Liang,Y.;Wang,X.Chem.Eur.J.2006,12,5188-5197.

Ding,K.*;Du,H.;Yuan,Y.;J.Long,Chem.Eur.J.2004,10,2872-2884.

(注:*为通讯作者)

专利成果

截至2013年12月,丁奎岭共申请发明和授权专利20多项,下面仅列出作为第1作者获得专利。

时间

专利号

专利名称

类型

2007

ZL200510023632.0

过渡金属络合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发明

2012

ZL201010288969.5

桥连双希夫碱钴络合物、合成方法和应用

发明

2010

ZL201010154458.4

桥连双希夫碱钛络合物及其合成及其应用

发明

2009

ZL200910051314.3

螺环骨架膦噁唑啉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发明

2007

ZL200510023852.3

一种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制备方法

发明

2008

ZL200510110419.3

双核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的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的共聚合和环加成反应

发明

2008

ZL200610027493.3

联萘酚骨架的取代双齿亚磷酰胺配体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发明

2009

ZL200410066892.1

手性单磷配体、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发明

2007

ZL200410053352.X

一类手性有机-无机高分子组装体催化剂、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发明

2007

ZL200410084658.1

含有C2对称骨架单膦配体、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发明

2012

ZL200910051314.3

螺环骨架膦噁唑啉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发明

2012

ZL201210243736.2

螺缩酮骨架的取代双齿膦配体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发明

2012

ZL201210253476.7

手性芳香螺缩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

2012

ZL201210253879.1

一种依泽替米贝的合成方法及该方法中所用的中间体

发明

2012

ZL200610147735.2

一种丙烯氢甲酰化催化体系和方法

发明

2012

ZL201210253862.6

一种手性α-亚甲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

2012

ZL201210403332.5

新型钌络合物及制备甲醇和二醇的方法

发明

2012

ZL201210253896.5

手性芳香螺缩酮骨架双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

学术交流

截至2016年10月,丁奎岭在国际和国际双边化学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24次,中国国内会议做大会和邀请报告7次。

时间

报告名称

2016-10-23

CooperativeCatalysisinAsymmetricSynthesisandCO2Transformation

2016-09-29

ChiralLigandDesign:fromSpirotoSpiro

2016-09-29

ChiralLigandDesign:fromSpirotoSpiro

2016-07-03

CooperativeCatalysisinAsymmetricSynthesisandCO2Transformation

2015-01-30

ChiralCatalystEvolutionRationalDesignandSerendipity

2014-12-15

CooperativeCatalysisinAsymmetricSynthesisandCO2TransformationCaseStudyofCatalystDesignandProcessInnovation

2012-10-20

ChiralCatalystEvolution:RationalDesignandSerendipity

2010-12-15

Cooperativecatalysisinenantioselectivecyanationofaldehydes

2010-12-15

HighlyEfficientChiralOrganometallicCatalystsfor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Hydrogenation

2010-12-11

DevelopmentofHighlyEfficientChiralCatalystsfor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Reactions

2010-11-29

EndeavorstowardsBridgingtheGapbetween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CatalysiswithOrganometallics

2010-06-15

HighlyEfficientChiralOrganometallicCatalystsfor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Hydrogenation

2010-04-26

HighlyEfficientChiralOrganometallicCatalystsfor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Hydrogenation

科研项目

截至2015年1月,丁奎岭先后担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和基金委、科学院重要方项目等负责人。

时间

项目名称

备注

2010-01--2014-12

手性催化的重要科学基础

主持,国家级

2011-01--2013-12

抗癌药紫杉醇的合成研究

主持,省级

2012-01--2015-12

一类新螺环骨架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主持,国家级

2012-01--2015-12

金属有机催化材料的可控制自组装与性能研究

主持,国家级

2012-09--2014-09

食品、饲料中禁限用添加剂检测用同位素标记标准品的研制

主持,省级

2012-01--2013-12

手性环氧氯丙烷药物关键中间体新一代制造工艺与工业生产

主持,省级

2013-01--2014-12

两性离子镍络合物催化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转化

主持,国家级

2013-01--2017-12

特色手性骨架配体与催化剂研究

主持,国家级

2015-01--2018-12

挑战性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催化氢化

主持,国家级

2014-01--2016-12

绿色高效螺环配体催化合成依折麦布

主持,国家级

2013-09--2016-08

烃类物质绿色催化转化的基础研究

主持,国家级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2年

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二)

2008年

基于组合方法与组装策略的新型手

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9年

基于组合方法与组装策略的新型手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丁奎岭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丁奎岭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讲授《高等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等课程。

团队建设

2009年开始担任上海有机所所长以来,丁奎岭通过不断践行“人才强所”理念,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坚持高标准但不拘泥于“标准”,逐渐聚集了一大批科技精英和青年才俊,完成了科研骨干队伍的代际转移,形成了一支的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骨干队伍;形成了一个“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得好、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8月,丁奎岭已培养30多位博士和博士后,16位成为教授。

教育成果奖励

2006年丁奎岭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

丁奎岭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2005年

Synlett/SynthesisJournalAward

2006年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庄长恭奖

2006年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奖

2010年

第八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11年

EliLillyScientificExcellenceAwardinChemistry

2011年

第十二届上海市科技精英

2013年

上海市优秀院所长奖

2014年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

2014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4年

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2015年

吉田奖(YoshidaPrize)

2016年

德国洪堡研究奖(HumboldtResearchAward)

2016年

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1年

“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

2021年

年度“科普杰出人物奖”

人物评价

丁奎岭是手性催化合成等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长期从事手性催化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方面的研究,在手性催化剂理性设计和偶然发现研究方面的做出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评)

标签: 丁奎岭

更多文章

  • 段雪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段雪

    段雪,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于北京市,籍贯北京,应用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段雪于1978年3月至1982年7月,在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4年11月,在北京化工

  • 樊春海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樊春海

    樊春海,1974年3月出生于江苏张家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樊春海进入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博士

  • 方维海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方维海

    方维海,1955年12月22日出生于安徽定远,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维海于1982年从阜阳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1993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之后在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1996年至1998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波恩大学理论化学所从

  • 房喻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房喻

    房喻,1956年9月出生于陕西西安,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房喻于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1987年7月获得华中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英国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博士学位;2002年12月起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4年5月—20

  • 费维扬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费维扬

    费维扬,1939年7月出生于上海,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执行理事长。1963年费维扬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前往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化工系进修;1988年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教授;1

  • 冯守华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冯守华

    冯守华,1956年3月14日出生于吉林省磐石市,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化学会理事长,第三届国际溶剂热

  • 冯小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小明

    冯小明,男,汉族,1963年10月7日出生于四川武胜,致公党党员,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冯小明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从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工作,历任助教和副教授;1996年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

  • 高松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松

    高松,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于安徽省泗县,无机化学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1981年高松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

  • 郭子建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子建

    郭子建,1961年10月出生于河北河间市,化学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新生学院院长。郭子建于1982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获得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

  • 韩布兴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布兴

    韩布兴,1957年7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遵化市,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韩布兴于1982年从河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毕业;198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