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汝康

吴汝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851 更新时间:2023/12/4 14:40:12

吴汝康(1916年2月19日—2006年8月31日),江苏武进人,人类学家,古人类学家,解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汝康194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1940年—1942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实习员;1942年—1945年任贵州大学讲师;1949年获得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1956年任大连医学院教授;1956年—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6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吴汝康长期从事人体解剖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基本资料

名:吴汝康

国籍:中国

籍贯:江苏武进

出生日期:1916年2月19日

逝世日期:2006年8月31日

毕业院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生平

1916年2月19日,吴汝康生于江苏武进。

1935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36年—1940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

1940年—1942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实习员。

1942年—1945年,任贵州大学讲师。

1945年—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助理研究员。

1949年,获得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9年—1956年,任大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教授。

1953年—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6年—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6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主要成就

吴汝康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49年—1966年,吴汝康为出土的大多数人类和猿类化石做了第一手的描述和比较性的研究。1978年以后,吴汝康主要致力于对禄丰古猿化石的发掘和研究。他还在古人类学理论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提出建立“今人类学”并且在此领域做了基础性的工作。

学术论著

截至2006年8月,吴汝康编著的代表论著有《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人骨测量方法》《人体测量方法》《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人类的诞生与进化》《人类发展史》《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图谱》《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古人类学》等,其他论著部分参考如下:

[1]吴汝康.中国远古人类[M].科学出版社,1989.

[2]吴汝康.南京直立人[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吴汝康.人类发展史[M].科学出版社,1978.

[4]吴汝康.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M].科学出版社,1985.

[5]吴汝康.禄丰大猿化石分类的修订[J].人类学学报,1987(4):7.

[6]吴汝康.人类的由来[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7]吴汝康,星学,吴新智,等.南京直立人[J].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11年以前,2002.

[8]吴汝康等.人类发展史[M].科学出版社,1978.

[9]吴汝康.海南岛少数民族人类学考察[M].海洋出版社,1993.

[10]裴文中,吴汝康,贾兰坡.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1958.

[11]吴汝康.中国古人类遗址[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12]吴汝康.人体骨骼测量方法[M].科学出版社,1959.

[13]吴汝康,董兴仁.安徽和县猿人化石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1982(1):14.

[14]吴汝康.人体测量方法[M].科学出版社,1984.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56年

中国基础学科12年发展远景规划会议

1964年8月

中国解剖学会学术年会

1982年10月

第一届国际古人类学会议

法国

1983年1月

第一届第三纪中期以来东亚古环境学术会议

香港

1984年10月

中国解剖学会学术年会

郑州

1987年8月

高师《生物进化论》教学研讨会

大连

1988年9月

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学组年会

潍坊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53年

人类颧骨的骨化与生长

东北第一届卫生科学会议乙等奖

1986年

禄丰古猿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7年

蓝田猿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1年

中国远古人类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93年

步氏巨猿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

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科普作品奖

吴汝康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吴汝康创建了今人类学学科。

讲授课程

1957年,吴汝康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学生讲授《人类学》等课程。

1962年,吴汝康在复旦大学人类学教研组开办的“人类学专题讲座”上讲授《古人类学》课程。

吴汝康大连医学院任教期间,讲授《人体解剖学》等课程。

培养成果

截至2006年8月,吴汝康共培养了10余名研究生,如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等。

吴汝康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0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国际人类学及民族学协会荣誉终身会员

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荣誉学术委员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55年12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联合国史前学和原史学协会常设委员会委员

国际古人类学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中山大学兼职教授

香港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

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

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世界考古大会执行委员会东亚地区高级代表

《人类学学报》主编、名誉主编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吴汝康出生于江苏武进西郊的乡村。出生时,家里有祖母、父母、一兄一姊,父亲是乡村初级小学的校长,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吴汝康幼年也参加过一些田间劳动,并对大自然,特别是生命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兴趣,常常花费很多时间去观察鸟类如何做窝、生蛋、孵雏和小鸟学飞的全过程。

婚姻家庭

吴汝康的第一任妻子马秀权是生物细胞学家,两人一同毕业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名字是吴建新

吴汝康的第二任妻子是夏斌。

人物评价

“吴汝康为中国古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学科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评)

“吴汝康是中国最重要的中国古人类学家,他的著作为中国古人类学文献宝库奠定了基础,他的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他的活跃的科普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以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知识的普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中国新闻网评)

“吴汝康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把中国的人类学事业推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何梁何利基金评)

后世纪念

行星命名

2020年8月31日,以吴汝康的名字命名的“吴汝康星”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举行。国际编号为317452的“吴汝康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10年8月7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吴汝康星”绕日运行椭圆轨道的半长径为2.54天文单位,偏心率为0.17,轨道倾角为15.93度,绕太阳一周需4.04年。

标签: 吴汝康

更多文章

  • 殷之文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殷之文

    殷之文(1919.5.30—2006.7.18),江苏吴县甪直(今苏州市吴中区)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开发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的首创者,是中国无机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奠基人之一。殷之文194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1948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系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伊利诺大

  • 姚錱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姚錱

    姚錱(1915年10月18日—2005年11月4日),江苏常熟人,实验生物学家、肿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37年姚錱从浙江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年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去英国留学;1949年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

  • 高玉臣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玉臣

    高玉臣(1937年5月27日-2005年10月6日),吉林长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研究所教授。高玉臣196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66年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1968年—1970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70年—1994

  • 陈庆宣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庆宣

    陈庆宣(1916年4月4日—2005年10月2日),出生于湖北黄陂,地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庆宣于1941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毕业,到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测勘处工作;1945年调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49年调到中国科

  • 张沛霖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沛霖

    张沛霖(1917年12月27日—2005年9月15日),山西平定人,物理冶金学家,核材料科学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张沛霖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49年获得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

  • 贾福海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贾福海

    贾福海(1914年8月23日—2004年10月3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贾福海于1941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毕业;1949年建国后历任华东工业部矿产勘测处工程师、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丁舜年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丁舜年

    丁舜年(1910年12月4日—2004年9月20日),出生于江苏泰兴,籍贯浙江长兴,电机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国家机械工业局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电气学院名誉院长、高级工程师。丁舜年1932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34年任上海华生电器厂工程师;1945年任资源委员会

  • 于天仁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于天仁

    于天仁(1920年2月4日-2004年5月22日),山东郓城人,土壤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于天仁194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45年—1950年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技佐;1950年—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土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195

  • 陆宝麟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陆宝麟

    陆宝麟(1916年6月19日—2004年4月9日),江苏常熟人,医学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陆宝麟于1938年从华西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44年获得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49年转入北京农业大学担任讲师;1951年晋升为副教授;1952年至1958

  • 吕保维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保维

    吕保维(1916年7月22日—2004年2月10日),江苏常州人,电波传播和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吕保维1939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3年—1944年6月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电机系,毕业后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