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蒋亦元

蒋亦元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92 更新时间:2024/1/15 19:29:32

蒋亦元(1928年11月17日-2020年2月24日),男,出生于江苏省州市,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农业机械化专家、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于195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业工程专业,同年10月到东北农学院任教,历任东北农业大学农机系(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1959年,在苏联师从荣誉院士列多希聂夫教授进修;1982年-1983年,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访问深造;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院士一生致力于农业装备研究,长期在科研教学第一线。2020年2月24日16时18分,蒋亦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2岁。

基本资料

名:蒋亦元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常州市

出生日期:1928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2020年2月24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金陵大学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28年11月17日,蒋亦元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儿时在觅小就读,后入正衡中学学习。

1950年,蒋亦元毕业于金陵大学农业工程专业,同年10月到东北农学院(今东北农业大学)任教,历任东北农业大学农机系(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年,蒋亦元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1959年,蒋亦元在苏联师从荣誉院士列多希聂夫教授进修

1982年-1983年,蒋亦元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访问深造。

1997年,蒋亦元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2月24日16时18分,蒋亦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2岁。

主要成就

蒋亦元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蒋亦元创造性地进行谷物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究,并率先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国谷物收获机的创新发展。在机械设计相似理论与模型实验方法方面,对传统理论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准则的应用更易推广。对农业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作了大量工作,潜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农业机械专门人才。

蒋亦元突破了国际公认难题,创造出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器系统,取得国际首创国际先进的成果;创制摘脱同时切割搂集秸秆成条铺的快速水稻(小麦)联收机,解决了国内外不能在脱粒同时收秸秆和落粒损失大的难题,并研制出气吸式割前摘脱禾本科牧草籽联合收获机;指出了相似理论中G.Murphy的π关系式合成理论中的重大缺点组分方程必须具有相同形式,蒋首次提出并证明可以具有不同型式使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学术论著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蒋亦元先后发表论文60篇,著作4本(合作)。

专利

公开时间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2015.10.28

稻秆收割打捆圆捆机

发明专利

2015.10.28

一种完整鲜稻秆青贮收获工艺

发明专利

2012.12.26

辊盘式圆捆捡拾打捆机卷捆机构

发明专利

科技奖励

时间

研究项目

所获奖励及等级

1995年

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器系统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蒋亦元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蒋亦元先后培养博士生6名,博士后3名,硕士14名。

优秀教师奖

1999年,蒋亦元获“全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

蒋亦元荣誉表彰

时间

所获荣誉

授予单位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黑龙江省科学大会项目奖

黑龙江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哈尔滨市劳动模范

1980年

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199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2001年

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17年9月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终身成就奖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国家级农业机械化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

社会任职

兼任单位

兼任职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成员

农业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组长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副理事长

《农业机械学报》

副主编

《农业工程学报》

副主编

人物评价

蒋亦元院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一生勤奋不辍、学风严谨、锐意创新、务实求真!他一生淡泊名利、学高为范、爱生如子、桃丰盈,立德树人数十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杰出人才和科技工作者。(东北农业大学评)

蒋亦元对农业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做了大量工作,潜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农业机械专门人才。(人民网评)

蒋亦元在国际农业工程界具有较大影响,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

蒋亦元院士的科教人生诠释着“永开先河、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逆境不馁、守之弥坚的顽强意志,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的科学态度,勤耕不辍、甘于奉献的无私品格”,为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为中国农机科技的发展和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评)

标签: 蒋亦元

更多文章

  • 沙庆林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沙庆林

    沙庆林(1930年5月7日—2020年2月23日),江苏宜兴人,公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沙庆林于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获得莫斯科公路学院副博士学位;1957年至2000年任职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1968年至1978年先后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

  • 段正澄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段正澄

    段正澄(1934年6月15日-2020年2月15日),男,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957年段正澄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机械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

  • 池志强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池志强

    池志强(1924年11月16日-2020年1月7日),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池志强于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系;1959年获前苏联列宁格拉儿科医学院副博士学位;毕业初期曾担任浙江大学药学系助教;1978年,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

  • 蒋洪德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蒋洪德

    蒋洪德(1942年7月4日—2020年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原籍湖南省长沙市,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生前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蒋洪德毕业于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获学士学位;1968年3月至1978年9月,在青岛汽轮机厂工作;1981年,毕业于中

  • 林宗虎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宗虎

    林宗虎(1933年5月13日-2019年12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蒸汽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双聘院士,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院长,同济大学外聘院士。1951年林宗虎考入交通大学蒸汽动力机械制造专业。1955年大学毕业后继续在交通大学攻读研究生

  • 孟执中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执中

    孟执中(1934年12月16日—2019年12月14日),出生于浙江诸暨,气象卫星专家,风云三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首席高级技术顾问。1956年孟执中从华南工学院电讯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1958年前往苏联科学院自动学及远动学研究所进修两年;1978年至

  • 胡亚美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胡亚美

    胡亚美(1924年4月27日—2019年10月3日),女,北京市人,儿科医学教育家、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教授。胡亚美于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81年担任北

  • 韩其为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其为

    韩其为(1933年11月2日—2019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北松滋,泥沙与河床演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一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韩其为1950年至1961年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游工程局工作;1961年至1965年脱产至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和武汉大学数学系进修深造;1965年至1980

  • 李玶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玶

    李玶(1923年4月1日—2019年9月10日),湖北大悟人,地震构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李玶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参与创办了南京大学工程水文地质专业;1954年调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并从事沿海地下军事工程选址;1959年以来先后在中国

  • 季国标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季国标

    季国标(1932年3月1日-2019年9月5日),江苏省无锡人,化学纤维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化纤工程技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院长。1949—1951年就读于交通大学,院系调整后转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染化专业,1952年毕业,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印染厂,担任技术员;1955年被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