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赵淳生

赵淳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51 更新时间:2023/12/5 0:45:14

赵淳生,1938年11月出生于湖南衡山,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赵淳生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5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赵淳生长期从事振动工程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在振动模态参数识别、多点激振和测量技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电动式激振器设计与应用等领域。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淳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衡山

出生日期:1938年11月

毕业院校: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1年,赵淳生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1993年改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

1984年,赵淳生获得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1992年,赵淳生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1994年,赵淳生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系里借了15000元,买了台电脑和简易的打印机,带着一名博士后、一名博士生和一名硕士生,开始了超声电机的研究。

2005年,赵淳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赵淳生获得美国VirginiaTech能量收集材料和系统中心(CEHMS)颁发的超声电机技术杰出贡献奖和由IWPMA颁发的压电超声电机领域终生成就奖。同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主要成就

赵淳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赵淳生提出了超声电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超声电机定子/转子间"粘着-滑动"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提出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反共振点恒流驱动模式、频率自动跟踪新方法和压电陶瓷元件分区极化新方式解决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近频模态混迭及二相频率分离的难题。研发了杆式、环式和圆板式行波型、自校正驻波型、直线型、纵扭复合型和多自由度型等16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发展了电动式激振器设计理论、多点激振试验和机械故障诊断应用技术开发出多种激振器并得到广泛应用。

截至2017年,赵淳生及其团队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4项,研制出四个系列的50多种超声电机。2002年起,赵淳生开始转让专利和样机,相继将超声电机技术转让给广州、上海等地的一些企业。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赵淳生发表著、译作6部,学术论文400多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2015年编著的图书《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获得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8.04

《工程师机械振动学》

赵淳生等编译

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

1989.04

《机械振动参数识别及其应用》

周传荣,赵淳生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08

《模态试验理论与实践》

(英)尤因斯著;

赵淳生,周传荣译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09

《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

赵淳生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0

《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英文版》

赵淳生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UltrasonicMotorsTechnologiesandApplications》

赵淳生著

Springer-Verlag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3年,赵淳生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3年

新型超声电机技术

国防科技奖一等奖

2004年

新型超声电机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3年

大行程、高精度、快响应直线压电电机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赵淳生人才培养

教学思想

赵淳生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重视,出台一些新政策,针对现在本土青年人才面临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指导学生

截至2016年,赵淳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40多名,还被评为2003年-2004年度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名单(第六届),根据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显示,赵淳生的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年度

名称

作者

学位

2016年

行波型中空超声电机关键技术研究

牛子杰

博士

2015年

新型大推力直线压电作动器的研究

朱鹏举

硕士

2014年

3-PRR柔性并联机构平台的动力学建模及主动振动控制

张泉

博士

2014年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产业化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尹育聪

博士

2014年

双振子驻波直线超声电机的设计与建模

周胜

博士

2014年

变形机翼关键技术的研究

刘卫东

博士

2014年

用于空间环境的超声电机的研究

芦小龙

博士

2014年

近声场悬浮式压电作动器及其在陀螺仪中的应用

均山

硕士

2013年

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的平面3-PRR并联平台视觉精密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周丽平

博士

2013年

超声电机驱动的大行程、高精度二维运动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

王金鹏

博士

2013年

微泵型压电超声波雾化器研究

胡方军

硕士

2012年

新型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及其在运动平台中的应用

时运来

博士

2012年

非回转非容积型无阀压电泵的动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

胡笑奇

博士

2012年

近场超声悬浮和驱动的机理及实验研究

贾兵

博士

2012年

新型多工作模式塔形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

陈乾伟

博士

2012年

纵扭复合型超声电机的小型化及其在遮阳系统中的应用

万龙飞

硕士

2012年

超声电机真空、高低温试验及温度适应性电机设计

贺奔

硕士

2011年

基于IPMC型人造肌肉的柔性机械手设计与测试

惠耀

硕士

2011年

超声电机驱动的小型变体机翼的研究

丁倩

硕士

2011年

超声电机中压电材料的断裂失效研究

张顺

硕士

2010年

IPMC人工肌肉机电性能建模及其在作动器上的应用

彭瀚旻

博士

2010年

纵扭复合型超声电机的研究

杨淋

博士

2010年

鱼尾式无阀压电泵的研究

黄毅

硕士

2009年

杆式超声电机及其应用

张健滔

博士

2008年

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

孟兆磊

硕士

2002年

超声波粉体输送装置的研究

张贵林

博士

2002年

行波型超声粉体输送装置的研究

郭浩

硕士

2002年

超声电机的驱动技术及其实验平台的研究

周斌

硕士

2001年

单定子三自由度超声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刘俊标

博士

2001年

基于薄板面内振动的直线型超声电机的研究

刘剑

硕士

2001年

单相驱动的驻波型旋转超声电机数学模型及仿真的研究

苏鹤玲

硕士

2001年

直线型驻波超声电机及其自振荡驱动电路的研究

袁小红

硕士

2000年

行波型超声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张铁民

博士

2000年

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动力学模型及性能仿真的研究

赵向东

博士

2000年

应用平面内振动模态的超声电机的研究

郭辉

博士

2000年

圆柱体弯曲型行波超声电机的研究

刘长

硕士

2000年

纵、扭复合型超声电机的研究

张龙

硕士

1999年

薄型压电超声电机的研究

韩西京

博士

1998年

直线型压电驻波超声电机的研究

李朝东

博士

1996年

神经网络与符号推理综合理论的研究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杨忠

博士

1996年

结构密集模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其表现

白鸿柏

博士

1996年

直升机噪声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尹坚平

博士

1994年

行波模型及其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谭平

博士

1993年

超声合成阵成象技术研究

察豪

博士

1992年

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检测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万小毛

博士

1990年

桩身质量智能检测技术研究

牟让科

硕士

赵淳生荣誉表彰

2021年11月

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时间

荣誉表彰

2003年-2004年度

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

200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

美国VirginiaTech能量收集材料和系统中心(CEHMS)超声电机技术杰出贡献奖

2014年

IWPMA(InternationalWorkshoponPiezoelectricMaterailsandApplicationsinActuotors)

压电超声电机领域终生成就奖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2015年

第十一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

2015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国防系统先进工作者

总装备部先进工作者

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

人物评价

赵淳生在振动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超声电机技术及其应用做出了重要的成就。(求是网评)

赵淳生在振动模态参数识别、多点激振和测量技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电动式激振器设计与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评)

人物影响

2017年11月11日,赵淳生院士、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设立了“赵淳生科技奖励基金”。

标签: 赵淳生

更多文章

  • 赵天寿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天寿

    赵天寿,1961年生于陕西,工程热物理与能源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会士,香港科技大学张英灿工程及环境学冠名讲席教授、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资深学人。赵天寿198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热物理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获得天津大

  • 赵阳升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阳升

    赵阳升,1955年12月出生于山西太原,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教授。赵阳升1982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工程力学专业;1986年获得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2018年任太原理工大学国家

  • 郑泉水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泉水

    郑泉水,1961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金溪县,固体力学与微纳米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泉水于1978年考入江西工学院;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副教授、教授;1985年获得湖南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

  • 郑时龄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时龄

    郑时龄,1941年11月1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建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院长。1965年郑时龄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担任工程师;1981年从同济大学

  • 钟万勰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钟万勰

    钟万勰,男,原籍浙江德清,193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工程力学工程研究所所长。钟万勰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系并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62年调到大连工学院

  • 周国治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国治

    周国治,1937年3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理事,国际矿业冶金杂志编委,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1960年周国治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并提前留校在理化系任教;1964年发表自己的第一篇

  • 周孝信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孝信

    周孝信,1940年4月生,山东蓬莱人,电力系统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会士(IEEELifeFellow),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周孝信于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79年7月去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局研究所

  • 周又和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又和

    周又和,1957年5月生于湖北汉川,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院长。周又和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84年12月获得华中工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12月获得兰州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3年6月—1995年12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教授;1996年1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教授

  • 周远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远

    周远,1938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苏金坛,低温工程、制冷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远于1961年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毕业,进入了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做实习生;1989年获得第一届胡刚复物理奖;1989年至1999年担任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

  • 朱荻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荻

    朱荻,1954年5月出生于辽宁沈阳,制造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荻1985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1年至1992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至1999年受聘为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研究员;1999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