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钟万勰

钟万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40 更新时间:2023/12/4 18:25:44

钟万勰,男,原籍浙江德清,193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工程力学工程研究所所长。钟万勰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系并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62年调到大连工学院工作;1972年与同事到上海开展中国计算力学的工作;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推举为中国计算力学协会主任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钟万勰长期从事工程力学研究与应用,结合中国国情,发展了多种先进软件技术;在群论、极限分析、参变量变分原理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并组织开发了多种大型结构分析系统,如JIGFEX,DDJ/W等。

基本资料

名:钟万勰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4年2月24日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4年2月24日,钟万勰出生于上海。

1952年,毕业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1952年9月至1956年8月,就读于同济大学桥梁隧道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6年9月至1962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62年9月至1978年7月,任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讲师(1962年经胡海昌院士推荐,钱令希院士将其调入)。

1972年,与同事到上海开展中国计算力学的工作,解决了大量的工程课题。

1978年,担任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教授、所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兼任系主任,首批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同年,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3年,被英国威尔士大学、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教授;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学部委员)。

1996年,前往斯坦福大学力学所讲学。

2007年,指导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研发团队将其研发的结构分析计算程序软件拓展成工程与科学计算集成软件平台。

主要成就

钟万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钟万勰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潜艇耐压锥、柱结合壳失稳的不利构造形式。70年代与小组基于群论研制了大量工程应用软件,并主持研制了三维大型有限元系统JIGFEX/DDJ。80年代提出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结构优化算法及DDDU程序系统;提出结构极限分析新的上、下限定理,继而又提出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相应的参变量二次规划算法用于弹-塑性变形及接触问题。1989年以来,发现了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相模拟;据此又提出了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与精细积分的方法论。他提出的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相互模拟理论,揭示了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对应关系;他提出的辛几空间中新的求解体系,突破了传统的铁木辛柯理论,覆盖了弹性力学、分析力学、断裂力学、振动理论、波动力学、流体力学、电磁波导等多个分支领域,对传统理论难以解决的若干问题给出了新的求解方法和原创性结果。

钟万勰创建了结构力学与控制理论的模拟关系,证明了数学与力学、物理学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力学中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公共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之后他用交叉学科的视角看问题,用状态空间法来解决问题,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诞生了中国自己研究出来的鲁棒控制H∞理论。

研究领域

    壳体理论

    群论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极限分析及结构稳定性广义变分原理、极限分析的新上、下限定理

    参变量变分原理、土壤力学等

    微机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CAD技术

    结构优化

    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模拟关系,等

    串连式子结构的波传播问题、陀螺系统振动问题

    对称矩阵及反对称矩阵、哈密顿及辛矩阵本征问题的子空间迭代法

    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精细积分法

论文著作

据2022年3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显示,钟万勰参与发表的论文共665篇。

书名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经典力学辛讲》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12-01

《力-功-能-辛-离散——祖冲之方法论》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05-01

《辛破茧》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04-01

SymplecticElasticity

WorldScientific

2009-03-01

《辛数学精细积分随机振动及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8-11-01

《计算杆系结构力学》

水利水电出版社

1982

《计算结构力学微机程序设计》

水利水电出版社

1986

《结构化程序设计与DITSF语言》

科学出版社

1988

《计算结构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数值计算方法》

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

《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科学出版社

1997

《应用力学的辛数学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力、功、能量与辛数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著作成果

(前5项参考资料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后10项参考资料来源于河南省钢结构协会)

负责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研究期限

状态

多体动力学的多尺度保辛摄动理论与算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4/09/01-2018/12/31

完成

蛋白质动态行为和相互作用模拟新方法研究

国家“973”项目

2008/08/21-2013/08/31

完成

分析结构力学与相关问题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09/25-2010/12/31

完成

(参考资料)

科研奖励

据2022年3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显示,钟万勰参与发明的专利共7项。

时间

成果名称

奖励

2010-01-25

饱和与非饱和多孔介质应变局部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11-29

基于模拟关系的计算力学辛理论体系与数值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9-12-01

基于模拟关系的计算力学新理论和新方法

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除以上三项外,钟万勰曾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受奖3项;其后,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三、四等奖和许多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

钟万勰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钟万勰十分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每有心得和进展,总是毫无保留地交流给同事和学生去继续开发,而自己又去艰难地开发新的问题和领域。

教学态度

尽管科研任务繁重,平均一年32学时的本科生“应用力学辛数学方法”“力学导论”,研究生“现代力学进展”“经典力学辛讲”等课程,钟万勰始终在讲台上讲授。为了上好课,不管上过多少遍的课程,他课前都要认真备课,自己亲自撰写讲义,免费印发给学生,对PPT的内容反复推敲,即使是上课用的例题也要求极为苛刻,必须既要足够简单还要能全面反应力学概念,小到数据单位的标准性和图表的字体都力求完美。

钟万勰在课程安排好后,从不随意调课或缺课,即使遇到恶劣的大雨雪天气,他也会坚持去上课,他认为学生能来听课,他就能来上课。他的研究生为了能给他节省一些体力,给他准备了一把椅子,但他认为坐着会影响讲课的气势和情绪。

科研理念

钟万勰认为:科学研究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体系自信,自信的底气来自科学研究适应时代发展,不是看谁先发明的,故步自封、没有超越不行。

指导学生

据2022年3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显示,钟万勰共培养博士生46人,其中43人已毕业、3人在读,培养硕士生15人,其中14人已毕业、1人在读。

教学奖励

时间

成果名称

奖励

2015-12-20

依托一流顶尖学科,培养工程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997年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钟万勰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机构

199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威尔士大学名誉教授

威尔士大学

香港大学名誉教授

香港大学

1997年

院士奖

世界计算力学大会

1998年

国际计算力学协会FELLOW奖

国际计算力学协会

2001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全国模范教师

教育部

2011年4月

ICCES终身成就奖

国际计算与实验科学工程大会

2019年7月18日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教育部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1956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班应用数学助教

195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力学教员

1980年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兼职教授

1983-1991年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第一、第二任主任

1986年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务理事

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常务理事

世界计算力学协会执委会常务执行委员

1987年

同济大学桥梁系兼职教授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

《计算力学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计算机辅助工程》等学术期刊主编

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资深委员

国际计算力学协会执委会荣誉委员

(参考资料)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钟万勰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父亲钟兆琳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电机制造工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科学及民族电机工业创始人之一,他对钟万勰的人生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钟万勰自幼就在一个科学之家受到良好的蒙教育,当他还在上海南洋模范小学就读时,其父就为他订阅了《科学画报》等刊物,并引导他与哥哥(钟万劢,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一起制作各种舰船和滑翔机模型。

人物评价

钟万勰是中国首艘核潜艇设计的参与者,为核潜艇建造贡献了聪明才智;他在国际上首创的“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助推中国计算力学走世界;他潜心科研,开拓前行,呕心沥血为祖国建设争光添彩。(《中国人才》评)

无论是身处逆境蹲“牛棚”时,还是在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钟万勰从来都是以一名闯将的姿态,冲锋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中国科学报》评)

作为“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的次子,钟万勰除了继承父亲衣钵,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之外,还在学术科研领域,走出了一条让后人敬仰的道路,为中国工程界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今日德清》评)

钟万勰是一位科学家,他总是以追赶世界前沿的竞争心态和必胜信心对待科研,围绕科研处理周围的人和事。所以,总能感到他身上有一股热情和干劲。心兹念兹,钟万勰用“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来描述自己科学人生的追求境界,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表达他献身科学事业的无怨无悔。(《光明日报》评)

他们是科技竞技场中真正的斗士;是前沿探索中开疆拓土的勇者。因为有你们,挫败洋人锐气,让那难以攻克的科技难关迎刃而解,为大工,为国家,为民族,你们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国之栋梁,民族骄傲;老而弥坚,壮志满怀;老耋银发,创新为乐;教书育人,引领传承。你们,为国之学人树起楷模,坚定的信仰,如一脉香火,代代相传。(“感动大工”年度人物颁奖词,评价对象:钟万勰院士及其团队)

标签: 钟万勰

更多文章

  • 周国治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国治

    周国治,1937年3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理事,国际矿业冶金杂志编委,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1960年周国治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并提前留校在理化系任教;1964年发表自己的第一篇

  • 周孝信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孝信

    周孝信,1940年4月生,山东蓬莱人,电力系统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会士(IEEELifeFellow),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周孝信于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79年7月去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局研究所

  • 周又和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又和

    周又和,1957年5月生于湖北汉川,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院长。周又和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84年12月获得华中工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12月获得兰州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3年6月—1995年12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教授;1996年1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教授

  • 周远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远

    周远,1938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苏金坛,低温工程、制冷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远于1961年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毕业,进入了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做实习生;1989年获得第一届胡刚复物理奖;1989年至1999年担任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

  • 朱荻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荻

    朱荻,1954年5月出生于辽宁沈阳,制造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荻1985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1年至1992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至1999年受聘为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研究员;1999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朱静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朱静

    朱静,女,1938年10月10日出生于上海,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朱静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从事科研工作;1980年至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进修;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

  • 朱美芳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美芳

    朱美芳,女,1965年8月出生于江苏如皋,纤维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朱美芳考入中国纺织大学化纤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学位;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纺织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副系主任;1995年至1999年由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

  • 朱森元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森元

    朱森元,1930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苏溧阳,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朱森元于1949年进入南京大学航空系发动机专业学习;1960年12月从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副博士学位;1964—196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1所一室副

  • 朱位秋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位秋

    朱位秋,1938年9月出生于浙江义乌,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64年朱位秋从西北工业大学非线性振动专业研究生毕业;1967年进入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工作;1975年调至浙江大学工作;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受聘为南京航空

  • 祝世宁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祝世宁

    祝世宁,1949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功能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祝世宁从淮阴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获得南京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担任南京大学物理学系主任;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担任南京大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