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闫楚良

闫楚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10 更新时间:2024/1/17 2:03:40

良,1947年8月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机结构可靠性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北京机强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特聘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海理工大学双聘院士。1975年闫楚良从林大学毕业于后进入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研究室任、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至2012年担任国家机械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开放实验室副主任;2007年担任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2011年担任国机集中央研究院副总工程师;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闫楚良长期从事飞机寿命与可靠性科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闫楚良

国籍:中国

出生地:内蒙通辽市

出生日期:1947年8月

毕业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作品:《飞机载荷谱数据库设计技术》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性别:男

学位:工学博士

人物经历

1947年8月,闫楚良出生于内蒙通辽市奈曼旗。

1975年1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之后进入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至2007年3月)。

1989年,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研究生。

1992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1999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2000年12月,担任国家机械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开放实验室副主任(至2012年12月)。

2007年4月,担任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

2011年10月,担任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闫楚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闫楚良长期从事飞机寿命与可靠性科学研究。建立了飞机经济寿命可靠性理论,创建了高置信度中值载荷谱编制原理,发明了飞机悬空协调加载标定方法飞机空间分布载荷实测技术,解决了中国采用一架飞机进行载荷谱飞行实测和用于机群定寿、延寿重大技术,研究成果成功用于数千架飞机定寿、延寿和结构可靠性设计,为大幅提高中国现役飞机使用寿命和保障飞行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6月,闫楚良先后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86篇,代表性著作包括: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3

《飞机载荷谱数据库设计技术》

闫楚良,田兆锋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1.12

《飞机起落架安全寿命与损伤容限设计》

闫楚良编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1.04

《飞机结构经济寿命设计与可靠性评定》

闫楚良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1.01

《飞机载荷谱实测技术与编制原理》

闫楚良编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6年6月,闫楚良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级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8项,国际发明金奖1项。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15年

二十二种型号飞机载荷谱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闫楚良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闫楚良创建了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被空军、国家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定为武器研制核心能力及资质单位,成为中国飞机、航空发动机载荷谱飞行实测与飞行环境试验基地。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8月,闫楚良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等36人。

闫楚良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2年

国务院二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2年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1年

第二批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2年

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

2005年

航空技术装备发展贡献奖

2012年

中国当代发明家

2015年

航空学报50周年1995-2015高被引论文奖

201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

国机集团科技领军人物、国机集团劳动模范

2018年

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6年6月—

吉林大学双聘院士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研究领域专家

空军航空技术装备可靠性专家组专家

中国兵器集团特聘院士

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

联合国APCAEM信息中心首席科学家

人物评价

闫楚良院士是中国著名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专家,从事飞机可靠性科学研究近四十年,学术造诣深厚,科研成果丰硕。(2016年6月29日闫楚良受聘为吉林大学双聘院士时副校长郑伟涛在致辞中评)

闫楚良大幅提高了中国现役飞机安全使用寿命,将中国飞机定寿、延寿技术提高至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飞机飞行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为大幅提高中国现役飞机使用寿命和保障飞行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评)

闫楚良的研究成果成功用于中国数千架飞机定寿、延寿和新机结构可靠性设计,为提高中国飞机结构可靠性设计水平,保障军用飞机飞行安全和提升部队战斗力作出了杰出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标签: 闫楚良

更多文章

  • 严陆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严陆光

    严陆光,1935年7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东阳人,电工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9年严陆光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之后回国后进入北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电感储能课题组、聚变电

  • 杨孟飞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孟飞

    杨孟飞,1962年10月出生在湖南湘阴,空间技术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杨孟飞于1982年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毕业;1985年获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

  • 杨伟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伟

    杨伟,1963年5月出生于北京,籍贯四川资中,飞机器设计与飞行控制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杨伟于1985年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航空工业成都所工

  • 杨卫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卫

    杨卫,1954年2月16日出生于北京,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前校长。1969年1月杨卫参加工作。197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198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4年获得

  • 杨槱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槱

    杨槱,1917年10月17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苏省句容市,船舶设计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槱于1940年3月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1941年10月在重庆商船学校造船科任教;1943年任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教授;1952年1月任中苏

  • 姚熹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熹

    姚熹,1935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苏武进,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主任。1957年姚熹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后留校任教,并随校迁往西安,历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 叶恒强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叶恒强

    叶恒强,1940年7月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番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兼职教授、专家小组组长,以及学术委员会主任。1964年叶恒强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物理专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就读研究生;1967年

  • 叶培建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叶培建

    叶培建,1945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泰兴,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培建于1967年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1980年赴瑞士留学;1985年获得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担任五院502所研究室主任;

  • 叶志镇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叶志镇

    叶志镇,1955年4月7日出生于浙江温州苍南,宽禁带半导体光电薄膜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叶志镇于1977年考入浙江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材料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0年至199

  • 于起峰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于起峰

    于起峰,男,1958年4月出生于广东丰顺,光测图像技术与光测实验力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于起峰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本科毕业;1984年从国防科技大学硕士毕业;1995年获得德国不来梅大学精密光测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后担任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