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崇愚

王崇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70 更新时间:2024/1/19 9:10:46

崇愚,1932年10月12日出生于辽宁丹东,金属缺陷电子结构与材料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钢铁研究总院教授。1954年王崇愚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毕业后进入重工业部钢铁研究所金属物理研究室工作;1958年进入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第二研究室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2018年被聘任为云南大学荣誉教授以及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崇愚主要从事晶格缺陷电子结构与材料组分设计的基础性研究,以及复杂合金体系电子结构模型与多尺度模型计算。

基本资料

名:王崇愚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省丹东市

出生日期:1932年10月12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主要成就: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

人物经历

1932年10月12日,王崇愚出生于辽宁省安东市(1965年后改称丹东市)。籍贯北京,满族。

1937年,王崇愚进入滦县小学学习。

1942年,王崇愚考入滦县中学,不久转入开滦中学。

1950年秋,王崇愚考入北洋大学(1951年更名为天津大学)物理冶金专业。

1952年夏,王崇愚进入清华大学钢铁学院学习。

1953年秋,王崇愚进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专业学习。

1954年夏,王崇愚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毕业后,进入重工业部钢铁研究所金属物理研究室工作(至1958年)。

1958年,王崇愚进入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2000年定名为钢铁研究总院)第二研究室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至1999年)。

1993年,王崇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11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西北大学物理系学习(-1993年12月)。

1999年,王崇愚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同时承担钢铁研究总院国家课题任务并指导研究生。

2011年,王崇愚参与中国“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咨询建议与实施工作。

2007年10月-2007年12月,日本东北大学金属研究所访问教授。

2008年8月-2008年10月,日本东北大学WPI高等研究所访问教授。

2017年,王崇愚开始承担科技部材料基因组国家重点专项“高通量并发式材料计算算法软件”以及云南省材料基因工程重大项目“稀贵金属合金高通量计算及材料设计与物性关联研究”的科研工作。

2018年4月26日,云南省王崇愚院士工作站、云南大学材料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揭牌,同时王崇愚被聘任为云南大学荣誉教授以及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王崇愚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崇愚主要从事料缺陷电子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包括计算凝聚态物理及计算材料物理;多尺度模型与物性跨尺度耦合:a)固态问题的多尺度物理参量解析传递序列算法、b)多尺度能量密度协同算法、c)多尺度格林函数力匹配算法;电子结构缺陷和动力学模拟:a)超导体结构缺陷与电子缺陷相关理念、b)金属缺陷复合体电子结构能量学研究与合金设计;第一原理原子相互作用势解析表述方法;材料基因组高通量自动流程多通道并发式算法;高性能高温合金成分设计及承温能力探索,建立和构造相应的理论研究框架。

王崇愚提出和发展缺陷能量学表述和相应理论处理模式,以及偏聚效应的第一原理研究,为材料科学的原子学模型研究以及缺陷体系电子结构,能量学和热力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金属合金电子结构与宏观物性相关机制的研究中强调杂质缺陷复合体量子效应,提出相关模型,揭示轻杂质及过渡元素的微观作用机制及可能的宏观效应,探索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物性的跨越机制。

王崇愚基于量子理论及经典理论构造缺陷体系电子结构研究的理论研究框架;发展缺陷能量学表述及相关的理论处理模式;以及杂质效应的第一原理研究。提出位错体系电子结构与可测参量间的关联模式(解析传递形式),用于探索微观-宏观间的跨尺度关联。研究重点为杂质-缺陷复合体量子效应;揭示化学因素及结构因素的电子效应机制,建立缺陷体系组分选择规则。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11月,王崇愚发表专业论文约200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3本。

学术专著

出版时间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8年

《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在化学和材料物理中的应用》

肖慎修,王崇愚,陈天朗

科学出版社

1999年

《材料界面结构与特性》第十章:界面理论及界面电子结构与模拟计算

叶恒强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材料设计》第六章:金属缺陷及电子结构与材料设计

熊家炯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代表论文

WangCY,LiuSY,HanLG.Electronicstructureofimpurity(oxygen)–stacking-faultcomplexinnickel[J].PhysicalReviewBCondensedMatter,1990,41(3):1359-1367.

YuXX,WangCY.TheeffectofalloyingelementsonthedislocationclimbingvelocityinNi:Afirst-principlesstudy[J].ActaMaterialia,2009,57(19):5914-5920.

XiaoXiangYu,ChongYuWang.Effectofalloyingelementondislocationcross-slipinγ′-NiAl:afirst-principlesstudy[J].PhilosophicalMagazine,2012,92(32):4028-4039.

WangCY,LiuSY,HanLG.ElectronicStructureandEnergyoftheDefect-ImpurityComplexesinIntermetallicCompundTiAl[J].Defect&DiffusionForum,1996,134-135:73-88.

WangCY,ZhangX.Multiscalemodelingandrelatedhybridapproaches[J].CurrentOpinioninSolidState&MaterialsScience,2006,10(1):2-14.

ZhangX,WangCY.Applicationofahybridquantummechanicsandempiricalmoleculardynamicsmultiscalemethodtocarbonnanotubes[J].EuropeanPhysicalJournalB,2008,65(4):515-523.

ChenY,WangCY,LiuF.Electronicstructureoflight-impurity-vacancycomplexclusteriniron[J].PhysicalReviewBCondensedMatter,1988,37(18):10510.

ChongyuW,BingW,PengF,etal.Localizedelectronicstructureofboron-impurity-vacancycomplexesinNi.[J].PhysicalReviewBCondensedMatter,1992,46(5):2693-2698.

ShangJX,WangCY.First-principlesinvestigationofbrittlecleavagefractureofFegrainboundaries[J].PhysicalReviewB,2002,66(18):553-562.

YanJA,WangCY,DuanWH,etal.Electronicstatesanddopingeffectofcarbonintheedge-dislocationcoreofbcciron[J].PhysicalReviewB,2004,69(21):1681-1685.

WangCY.First-principlesstudyontheeffectofimpuritiesatthefrontofcracksinα−Fe[J].Phys.rev.b,2005,72(10):1183-1190.

WangC,YueY,LiuS.ElectronicstructureoftheYBa2Cu3O7superconductorcontainingtwinboundaries.[J].PhysicalReviewB,1990,41(10):6591-6599.

DuJP,WangCY,YuT.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multi-elementEAMpotential(Ni-Al-Re)ingamma/gamma'Ni-basedsinglecrystalsuperalloys[J].ModellingSimul.mater.sci.eng,2012,21(1):015007.

WangC,YuT,DuanW,etal.AfirstprinciplesinteratomicpotentialandapplicationtothegrainboundaryinNi[J].PhysicsLettersA,1995,197(197):449–457.

GengCY,WangCY,YuT.Sitepreferenceandalloyingeffectofplatinumgroupmetalsinγ′-NiAl[J].ActaMaterialia,2004,52(18):5427-5433.

WangCY.Misfitdislocationnetworksintheγ∕γ′,phaseinterfaceofaNi-basedsingle-crystalsuperalloy:Moleculardynamicssimulations[J].Phys.rev.b,2005,72(1):4111.

ChenM,WangCY.First-principlesinvestigationofthesitepreferenceandalloyingeffectofMo,Taandplatinumgroupmetalsin-Co(Al,W)[J].ScriptaMaterialia,2009,60(8):659-662.

WangYJ,WangCY.AcomparisonoftheidealstrengthbetweenL12Co3(Al,W)andNi3Alundertensionandshearfromfirst-principlescalculations[J].AppliedPhysicsLetters,2009,94(26):361-209.

YuXX,WangCY,ZhangXN,etal.Synergisticeffectofrheniumandrutheniuminnickel-basedsingle-crystalsuperalloys[J].JournalofAlloys&Compounds,2014,582(1):299-304.

LiuZG,WangCY,YuT,etal.MoleculardynamicssimulationsofinfluenceofReonlatticetrappingandfracturestressofcracksinNi[J].ComputationalMaterialsScience,2014,83(2):196-206.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10月,王崇愚的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及一项冶金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获奖人员

1983年

含氧合金

国家发明三等奖

王崇愚、韩俊德、膺善

1988年

特殊温度系数合金

国家发明三等奖

王崇愚、韩俊德等

1994年

金属合金缺陷电子结构

冶金部科技进步(理论成果)一等奖

王崇愚、刘森英等

王崇愚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1987年春季学期,王崇愚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讲授研究生课程《固体局域电子理论及相关计算方法》(约40学时);2001年~2003年期间,王崇愚在清华大学为大学本科进行专题讲座《多尺度算法及缺陷电子结构》(约12学时)。

指导学生

王崇愚指导博士研究生尚家香的毕业论文《金属界面复合体电子结构和能量学研究》获得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王崇愚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

冶金工业部颁发从事军工突出贡献奖章及奖状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9年-2004年

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1999年-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

1998年-2002年

中国科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

1996年-2001年

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1996年-2002年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1995年-1998年

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1995年-1998年

中南工业大学名誉教授

1993年-2012年

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王崇愚是计算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电子结构专家,国家材料基因组计划的积极倡导者,为中国材料基因工程计划实施和高端材料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标签: 王崇愚

更多文章

  • 王大中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大中

    王大中,男,1935年2月11日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入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年任清华核能所党委常委、设计室主任;1980年赴西德进修;1982年

  • 王淀佐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王淀佐

    王淀佐(1934年3月—),辽宁省锦县人,中国矿物工程专家,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创始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1985年晋升为中南工业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10年,为表彰王淀佐在国际矿物

  • 王立鼎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立鼎

    王立鼎,1934年12月2日出生于辽宁辽阳,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王立鼎从沈阳机器制造学校毕业后进入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习;196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担任中国科

  • 王秋良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秋良

    王秋良,1965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强电磁工程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王秋良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韩国电气研究所工作;1998年

  • 王锡凡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锡凡

    王锡凡,1936年5月出生于安徽凤阳,电力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研究所所长。王锡凡于1957年从交通大学(西安)电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应邀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作访问科学家两年;1986年晋升教授;1991年至1993年应邀到日本九州工业大学

  • 王自强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自强

    王自强,1938年11月12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定海,固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强1963年2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8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88年8月—1989年1月任美国布朗大学工学院访问教授;2000年3月—2000年9月任

  • 魏炳波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炳波

    魏炳波,1964年4月出生于山东惠民,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常委、副校长。魏炳波于1983年从山东工业大学毕业;1986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获得洪堡基金资助,赴德国宇航院空间模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 魏悦广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悦广

    魏悦广,1960年1月出生于陕西渭南,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82年魏悦广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1986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国科学

  • 温诗铸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温诗铸

    温诗铸,1932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西丰城,机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名誉主任。1955年温诗铸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机械设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73年调到清华大学燃气轮机教研室;1976

  • 闻邦椿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闻邦椿

    闻邦椿,1930年9月29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浙江温岭人,机械动力学和工程机械专家、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振动利用工程”学科的开拓者。历任东北工学院机械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东北大学工程机械研究所所长。195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电系,1957年毕业于该院机械系研究生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