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淀佐

王淀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54 更新时间:2024/1/19 9:50:01

淀佐(1934年3月—),辽宁省锦县人,中国矿物工程专家,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创始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1985年晋升为中南工业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10年,为表彰王淀佐在国际矿物加工浮选理论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以及对中国矿物工程科学技术的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王淀佐荣获“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奖中国人。王淀佐长期从事浮选理论和浮选药剂等方面的研究。1980年至1990年间,王淀佐共出版专著4本,发表多篇研究论。其中《浮选药剂作用原理与应用》获全国优秀教材奖;《矿物浮选与浮选剂》获中南地区优秀著作奖;《浮选溶液化学》为浮选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选矿手册》中浮选理论的基础。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淀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4年3月

毕业院校: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

职业:学者、教师

主要成就: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首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出生地:辽宁省锦县

代表作品:《浮选药剂作用原理与应用》

个人经历

1949年考入长春东北大学政治学院,学习半年后分配到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工作。经过短期技术培训,王淀佐成为一名技术员,在选矿科参加技术工作。

1950年,任东北有色局矿山处选矿科技术员。

1952年,转入中央重工业部有色局工作,任重工业部有色局生产处技术员。

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1961~1984年期间任中南矿冶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副院长。

1985,升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

199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这表明王淀佐在工程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领先性的成就并对当今国际工程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出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1998年8月,出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2006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获国际矿物加工理事会授予的卓越科学贡献的“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奖中国人。

人物成就

王淀佐科研成果

浮选工艺及理论

1980年至1990年前后10年的时间里,王淀佐与人合作撰写出版专著4本,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其中《浮选药剂作用原理与应用》获全国优秀教材奖;《矿物浮选与浮选剂》获中南地区优秀著作奖;《浮选溶液化学》为浮选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选矿手册》中浮选理论的基础。

对于选矿学界硫化矿天然可浮或不可浮的长期争论,经研究,王淀佐认为:在一定的电化学条件下,硫化矿本身将具有疏水性,是可浮性的。以往认为矿物的可浮性与氧的作用密切相关,而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矿浆电化学的条件。早在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美国和前苏联科学家开始这一研究时,王淀佐就和同事及研究生一起也相继进行了研究和实验。经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发现:只要控制一定的电化学条件。即使不加捕收剂,硫化矿物也能浮起来。王淀佐通过硫化矿的电化学行为即氧化还原的研究,探索寻找矿物疏水化的途径与规律,从而发展了电化学调控浮选的理论与技术,把长期争论的氧的作用和矿物的可浮性等问题统一起来。

这项研究成果在工业现场完成无捕收剂浮选工业试验,取得与使用捕收剂同样的结果。通过利用和调控浮选矿浆电位,可以大大加快硫化矿浮选速度,实现多金属硫化矿物的更好分离,这个被称为“原生电位浮选”(在选矿界叫做“电位快速浮选”)的技术正在工业上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研究院改革发展

王淀佐在1991年至1996年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期间,和各级干部、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一道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密切联系研究院的实际情况,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研、生产和队伍建设的发展。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制定研究院的发展目标,处理好科研、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改革成果成绩考核和分配制度,确定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提高。

王淀佐任有研总院院长期间,一直把培养跨世纪人才,视为研究院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他曾强调说:“有研总院担负着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国防军事工业开展科学研究并提供基础材料的重任。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目前,这支队伍出现了断层……”王淀佐始终把培养年轻人摆在全院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指导制定了“关于加快培养年轻人才的若干措施”,为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在他的带领下,在实施培养青年人才工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王淀佐治学成果

王淀佐在中南工业大学任校长期间,和教职员工共同努力推动学校发展,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深化改革,从严治校。他认为,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讲政治,培育不出“四有”新人。要搞好教学工作,一是调动学生学习成才的积极性;二是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王淀佐强调:老师不仅要授业,而且要传道。王淀佐和大家一起制定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取得共识,一致认为:治校同治学一样,必须从严。他们严格学籍管理、政治纪律和生活纪律;坚持适度淘汰,培养合格人才。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使学校拥有一批享誉中外的专家学者。王淀佐认为:一个国内外一流的学府,必须有一批知名度高的专家教授。为此,中南工大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并努力为他们的成长、出成果创造条件。中南工大不仅有老一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而且还有中年一代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年轻的后起之秀,他们已分别担负起校领导和博士研究生导师的重任,形成了老中青的学术梯队。

3.搞好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他们积极筹集资金,创造条件,使学校的硬件建设、环境美化等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建起了一流的开放型实验室,新建成了图书馆,使中南工大这所中国重点工科大学得很好的发展。

王淀佐奖项荣誉

1989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4年,获首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6年,被中央国家机关评为优秀党员行政领导干部。

2020年11月8日,获得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王淀佐科技奖励

王淀佐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获奖情况

获奖项目

获奖人员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理论与实践

王淀佐、邱冠周、刘如意、刘侦德、胡岳华、覃文庆、顾帼华、孙水裕、伍敬峰、戴晶平、孙肇淑、徐竞、聂晓军、王毓华、吴伯增

王淀佐院士获奖项目统计表

著作论文

王淀佐专业著作

《王淀佐.浮选药剂作用原理与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王淀佐.矿物浮选与浮选剂》(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王淀佐,胡岳华.浮选溶液化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王淀佐.浮选理论的新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王淀佐,林强,蒋玉仁.选矿与冶金药剂的分子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王淀佐会议论文

《介孔组装纳米颗粒》(第七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暨应用研讨会)

《基于资源—材料一体化的功能矿物材料开发与应用》(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物材料——环保、生态与健康研讨会)

《乳状液膜技术处理铜矿堆浸液的试验研究》(2001年膜技术应用国际会议)

《纳米TiO<,2>制备及其应用新进展》(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2001年无机盐组学会)

《矿物生物提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中国有色金属学术铜镍湿法冶金技术交流及应用推广会)

《磨介质对机械活化难处理金矿浸金的影响》(第六届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学术会议)

《机械活化强化浸出过程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学术会议)

《非金属矿精加工及其新材料制备的最新进展》(首届中国非金属矿工业科技与市场交流大会)

王淀佐期刊论文

王淀佐多年来发表期刊论文一百九十多篇,后期论文主要有:

高温浸矿菌sulfolobus的生长及浸矿性能

王淀佐

2007年29卷01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会理难选铅锌矿石电位调控抑锌浮铅优先浮选新工艺

王淀佐

2006年58卷03期

有色金属

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浮选硫化铜矿参数的研究

王淀佐

2006年58卷04期

有色金属

黄铁矿浮选过程的机械电化学行为研究

孙伟,王淀佐

2006年26卷01期

矿冶工程

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选煤参数的研究

王淀佐

2006年26卷02期

矿冶工程

有色金属资源加工提取技术研发的新进展

王淀佐

2006年28卷06期

上海金属

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试验研究

王淀佐

2006年06期

金属矿山

吸收光谱法在垃圾渗滤液膜处理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王淀佐

2006年26卷08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浸矿菌Leptospirillumferrooxidans氧化Fe2+的电化学动力学

王淀佐

2006年16卷09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难选铅锌矿石清洁选矿新工艺小型试验研究

王淀佐

2006年27卷04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硕博培养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89年至2005年期间,王淀佐共培养2名学生获得博士后学位,38名获得硕博士学位,9名获得硕士学位,最近名单如下:

【李浩然】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5年04月25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学位论文:水-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张宏忠】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11月03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北神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膜处理技术的研究

【李宏煦】学位类别:博士后;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10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学位论文:硫化铜矿生物堆浸过程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研究

【黄万抚】学位类别:博士后;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9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学位论文:金铜矿山含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蒋昊】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4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学位论文:铝土矿浮选脱硅过程中阳离子捕收剂与铝矿物和含铝硅酸矿物作用的溶液化学研究

【李海普】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2年10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学位论文:改性高分子药剂对铝硅矿物浮选作用机理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陈泉源】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2年09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学位论文:实验室规模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的原理、研制及应用

【柳建设】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2年07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学位论文:硫化矿物生物提取及腐蚀电化学研究

【黎铉海】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2年07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学位论文:机械活化强化含砷金精矿浸出的工艺及机理研究

【张在海】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2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学位论文:铜硫化矿生物浸出高效菌种选育及浸出机理

外界评价

人民网:“不计个人一时之得失,不管个人暂时毁誉荣辱,专注于选矿研究。“

光明网:”砂里淘金六十载,成就始于青年立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王老师的人品和治学精神。”

标签: 王淀佐

更多文章

  • 王立鼎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立鼎

    王立鼎,1934年12月2日出生于辽宁辽阳,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王立鼎从沈阳机器制造学校毕业后进入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习;196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担任中国科

  • 王秋良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秋良

    王秋良,1965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强电磁工程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王秋良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韩国电气研究所工作;1998年

  • 王锡凡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锡凡

    王锡凡,1936年5月出生于安徽凤阳,电力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研究所所长。王锡凡于1957年从交通大学(西安)电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应邀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作访问科学家两年;1986年晋升教授;1991年至1993年应邀到日本九州工业大学

  • 王自强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自强

    王自强,1938年11月12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定海,固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强1963年2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8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88年8月—1989年1月任美国布朗大学工学院访问教授;2000年3月—2000年9月任

  • 魏炳波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炳波

    魏炳波,1964年4月出生于山东惠民,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常委、副校长。魏炳波于1983年从山东工业大学毕业;1986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获得洪堡基金资助,赴德国宇航院空间模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 魏悦广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悦广

    魏悦广,1960年1月出生于陕西渭南,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82年魏悦广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1986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国科学

  • 温诗铸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温诗铸

    温诗铸,1932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西丰城,机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名誉主任。1955年温诗铸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机械设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73年调到清华大学燃气轮机教研室;1976

  • 闻邦椿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闻邦椿

    闻邦椿,1930年9月29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浙江温岭人,机械动力学和工程机械专家、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振动利用工程”学科的开拓者。历任东北工学院机械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东北大学工程机械研究所所长。195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电系,1957年毕业于该院机械系研究生班。1

  • 吴良镛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良镛

    吴良镛,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22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

  • 吴硕贤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吴硕贤

    吴硕贤,男,1947年5月生于福建泉州,中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主任,是国际刊物编委和多家重要国际刊物审稿人。中文名:吴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