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硕贤

吴硕贤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02 更新时间:2024/1/20 0:09:53

吴硕贤,男,1947年5月生于福建泉州,中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诗词学会务理事兼学术部副主任,是国际刊物编委和多家重要国际刊物审稿人。

基本资料

名:吴硕贤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泉州

出生日期:1947年5月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

职业:教师

专业方:建筑环境声学

职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

学术代表作:《音乐与建筑》、《室内环境与设备》、《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建筑声学设计原理》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先进工作者

任职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人物经历

1947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父亲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方向教授、现代作家、书法家吴秋山,母亲是一名教师。在父母的影响下,吴硕贤从小就熟读古诗词,至今仍保留着吟诗作词的雅兴。

1965年,吴硕贤毕业于漳州一中,同年以福建理科状元,同时也是全国最高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1970年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中途学业中断,吴硕贤被分配到西安铁路局工地劳动,后任施工技术科科员。

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又师从吴良镛院士、马大猷院士,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于1984年获博士学位,是中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1984-1998年,吴硕贤于浙江大学任教,其间,1987—1988年任悉尼大学博士后研究助理,1991—1992年任因斯布鲁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8年,吴硕贤于华南理工大学任教。

1990年,吴硕贤晋升为教授,199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5年吴硕贤出版了诗集《偶吟集》。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为其题写书名,叶圣陶先生作序,序言写道:“足下十岁即做诗,早于我二三年,至今二十年,攻读专业之暇,仍不废吟咏,至深钦慕。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建筑技术科学领域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科技部批准在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中国建筑学领域唯一的“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吴硕贤担任首任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围绕绿色建筑和生态宜居城市开展系列研究,并作出了重要贡献。吴硕贤作为“建筑环境声学边缘领域的开拓者”,入选“新中国影响广东100位贡献人物”。

2013年9月5日,吴硕贤受聘华侨大学双聘院士。

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吴硕贤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社会任职

吴硕贤现任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刊物《声与动学报》编委,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兼任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会士,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美国声学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南京大学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七、九届评审委员,香港演艺学院特邀主讲教授,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主任,是国际刊物编委和多家重要国际刊物审稿人。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建筑环境声学的教学与研究。

主要成就

吴硕贤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吴硕贤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较好地解决国际上20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完成首例将建筑辅助设计软件与声学软件链接以分析室内音质的工作。提出厅堂响度评价新指标和计算公式,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厅堂音质评价,指导并与合作者提出扩散声场仿真新计算模型和界面声能扩散系数的改进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开展建筑环境评价方法体系、人的行为模式和使用后评价研究,初步建立了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理论体系。

吴硕贤是中国建筑技术科学与绿色建筑的积极倡导者,是建筑技术科学领域唯一的中科院院士。他担任中国唯一的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该实验室建立、运行及通过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业界起到引领作用。作为中科院科学思想库建设委员会委员,他主持《重视发展现代建筑技术科学》、《推行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等中国科学院咨询项目,均获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中国发改委与住建部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工作对改变中国建筑学界重艺术、轻科技,重外观、轻品质的倾向以及推动中国建筑技术科学与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吴硕贤还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科普工作,出版诗词集、书法集和科普著作,是科技与文艺双馨的典范。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

2012年,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1年,广州市十大杰出留学回国人员

2005年,获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吴硕贤承担了包括东坡大剧院、人民大会堂音质改建工程声场方针等50多项工程声学设计。项目“声学虚边界原理及交通噪声预报理论”获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扩散声场仿真计算及声扩散现象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先后应邀到23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合作研究及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曾被推选为国际会议分会场主席和国际会议主席。主持的《亚热带公共建筑可持续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成为当时建筑学唯一的教育部创新团队(2010-2012),主持的《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专著

序号

作品

年份

出版

作者

1

音乐与建筑

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吴硕贤

2

室内环境与设备

199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吴硕贤,夏凊主编

3

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

2003

广东科技出版社

吴硕贤,赵越哲著

4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最新进展

1995

浙江大学出版社

那向谦,龚晓南,吴硕贤主编

5

建筑声学设计原理

20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吴硕贤

期刊

序号

作品

年份

出版

作者

1

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2000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吴硕贤,劲鹏,霍云

2

人工神经网络在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应用

1998

环境科学学报

张继萍,吴硕贤

3

大学校园环境主观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2002

城市规划

朱小雷,吴硕贤

4

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

2009

南方建筑

吴硕贤

5

中国古典园林的声景观营造

2007

建筑学报

袁晓梅,吴硕贤

6

考虑声散射的街道交通噪声预报模型

1996

环境科学学报

吴硕贤

7

音乐厅音质综合评价

1994

声学学报

吴硕贤

8

重视发展现代建筑技术科学

2009

建筑学报

吴硕贤

9

城市公共观演空间

1998

时代建筑

吴硕贤

10

中国古代剧场演变及音质设计成就

1997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葛坚,吴硕贤

诗集

序号

作品

年份

出版

作者

1

松风集

1995

浙江古籍出版社

吴秋山,吴硕贤著

2

偶吟集

1995

浙江古籍出版社

吴硕贤

3

吴硕贤诗词选集

201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吴硕贤

书法集

序号

作品

年份

出版

作者

1

吴秋山书法选集

2012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吴硕贤编

2

吴硕贤书法选集

2014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吴硕贤著

吴硕贤人才培养

吴硕贤学风严谨,已培养出30位博士,20位硕士。其中有9人已成教授。基本情况如下:

【黄险峰】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5年04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建筑隔声预测及隔声构件参数选择

【谭军安】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5年01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用边界元法模拟计算厅堂坐席低谷效应

【陈建华】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3年01月20日;授予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珠江三角洲地区休憩广场的环境及其行为模式研究

【朱小雷】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3年01月15日;授予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

【赵越喆】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9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浙江大学;学位论文:应用声有限元素法模拟室内声场

【张继萍】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9年04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考虑声能散射的室内脉冲响应仿真及可听化技术

【葛坚】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8年04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浙江大学;学位论文:室内扩散声场计算机模拟研究

吴硕贤主要著作有《偶吟集》;《音乐与建筑》;《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最新发展》;《室内环境与设备》;《建筑声学设计原理》;《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辅导教材——建筑物理分册》。专著《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在《美国声学学会志》,德国《声学》学刊,英国《声与振动学报》、《应用声学》学刊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50篇。

荣誉表彰

201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获“杰出中国访问学人”称号

标签: 吴硕贤

更多文章

  • 伍小平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伍小平

    伍小平,1938年2月17日出生于天津,原籍江苏武进,实验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伍小平1956年—196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0年起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历任教授、应用力学所所长、工程科学学院院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伍小平长期从事实验力学研究工作。

  • 吴宜灿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吴宜灿

    吴宜灿,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核能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席科学顾问,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吴宜灿于1985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和安全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等离子

  • 邢球痕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邢球痕

    邢球痕,1930年9月3日出生于浙江嵊州,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邢球痕1957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8年4月—1958年8月任国防部五院火箭发动机研究室技术员;1962年7月—1963年8月任国防部五院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所组长;

  • 熊有伦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熊有伦

    熊有伦,1939年4月20日出生于湖北枣阳,机器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信息和智能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1966年熊有伦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华中工学院机一系任教,历任助教、副教授、教授;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

  • 徐建中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建中

    徐建中,1940年3月3日出生于江西吉安,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主任。徐建中于1963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1967年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198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

  • 徐世烺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世烺

    徐世烺,1953年出生,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高性能建筑结构与材料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世烺于1977年8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79年开始师从赵国藩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毕业后在大连工学院留校任教;1983年晋

  • 宣益民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宣益民

    宣益民,1956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宣益民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动力装置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得南京工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随后分配到华东工学院工作;1989年经国家公派赴德国汉堡国防大学热力学研究所

  • 薛其坤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薛其坤

    薛其坤,汉族,1962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材料物理学家,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顾问

  • 闫楚良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闫楚良

    闫楚良,1947年8月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机结构可靠性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特聘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双聘院士。1975年闫楚良从吉林大学毕业于后进入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总

  • 严陆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严陆光

    严陆光,1935年7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东阳人,电工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9年严陆光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之后回国后进入北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电感储能课题组、聚变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