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肇西

张肇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72 更新时间:2024/1/18 16:13:26

肇西,1940年7月出生于广西,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张肇西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63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的研究生;1999年获得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肇西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在粒子物理领域做过许多原创性工作,以Bc介子的研究闻名于世界。

基本资料

名:张肇西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西

出生日期:1940年7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北省唐山市

人物经历

1940年7月,张肇西出生在广西,随后和家人一起迁居北京,中学就读于北京市第四中学。

1958年,张肇西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是近代物理所第一届学生。

1963年,张肇西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并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朱洪元先生。

1965年8月,在时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的组织下,由原子能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四个单位联合组成了“北京基本粒子理论组”,当时,只有25岁的张肇西也参与其中。

2011年12月,张肇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张肇西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肇西基于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独立发表的关于J/y粒子强产生的研究论文原创性地提出了直接强产生J/y粒子的‘色单态机制’,成为该机制的代表性论文被引用。理论上正确地计算了b夸克到Bc介子的碎裂函数,强产生Bc介子基态和激发态的横动量分布和总截面,计算了Bc介子的主要衰变道的宽度及Bc介子的寿命等,明确预言了实验发现Bc介子的途径和可能性。1998年美国TEVATRON的实验率先如理论预言发现了Bc介子。所撰写和及时升级的蒙特卡罗强产生“双重味”粒子的理论产生子BCVEGPY和GENXICC,对实验研究十分有用,已被多个实验组采用。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10月,张肇西先后发表了SCI收录的文章150篇。

承担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备注

2013-01--2016-12

量子色动力学,Bc介子,重味,双重味物理和标准模型外新物理研究

主持,国家级

2016-01--2020-12

标准模型及新物理中的精密计算

参与,国家级

2017-01--2020-12

双重味物理及标准模型的一些精确计算

主持,国家级,

参考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4年10月,张肇西先后获得过国家基金委论文奖、1991年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张肇西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张肇西认为:你(学生)要有方,但是也不要把自己弄得特别死板。而且在身边有好多很好的机会,作为青年人,一定要时刻准备好,不是所有发现和发明的机会都属于你,但是人生中可以属于你的机会和发现并不多,一定不要错过。他还建议:每个人首先要打好基础,创新不神秘。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要追求创新。但是真正要做到创新的话,一个就是要把基础打牢靠。基础打好的话,在做科研创新的时候,做任一步,只有100分和0分,没有中间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科学态度,而且态度和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实事求是,不懂的就是不懂,不会的就是不会,不能糊弄、造假,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张肇西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4年

优秀博士指导教师

1999年

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

2011年12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8年6月11日

兰州大学兼聘院士

《中国科学》副主编

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学校聘为荣誉教授和兼职教授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张肇西的父亲张文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的奠基者和创始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届院士。张肇西是张文佑的长子,父亲严谨治学的“身教”,为他和姐弟做出了榜样,让他们姐弟从小就自觉地养成了勤奋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姐姐张之立毕业于清华大学,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已退休),弟弟张肇良大学毕业后定居美国。

婚姻家庭

张肇西的夫人赵理曾女士是杰出科学家赵九章院士的女儿。

人物评价

张肇西注重结合中国中、高能物理的实验,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为中国的实验提出过有价值的建议。(中国科学院评)

张肇西率先在理论上计算出b夸克到Bc介子的碎裂函数,算出了Bc介子的主要衰变道的宽度及Bc介子的寿命等数据,明确预言了实验发现Bc介子的途径和可能性。直到1998年,美国TEVATRON的实验中发现了Bc介子,张肇西院士的理论预言得到验证,成为当时轰动粒子物理学界的重要突破。(今日科协评)

标签: 张肇西

更多文章

  • 张宗烨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宗烨

    张宗烨,1935年1月29日出生于北京,籍贯浙江省杭州市,核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张宗烨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

  • 赵政国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政国

    赵政国,1956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靖县,实验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政国1982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198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7年在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从事博士后工作;1997年至2001年担任

  • 赵忠贤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忠贤

    赵忠贤,1941年1月30日出生,辽宁新民人,物理学家,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

  • 郑厚植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厚植

    郑厚植,1942年8月出生于江苏常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院长、双聘院士。郑厚植于1965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1979年至1981年在西德慕尼黑技术大学物理系从事研究工作;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1989年至199

  • 郑晓静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晓静

    郑晓静,女,汉族,1958年5月出生于武汉市,祖籍浙江乐清,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郑晓静于1978年6月—1982年1月在华中理工大学

  • 周恒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恒

    周恒,1929年11月21日出生于上海,籍贯福建浦城,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周恒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1955年任天津大学讲师;1979年9月任天津大学教授;1980年任天津大学应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任天津大学力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天

  • 周向宇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向宇

    周向宇,男,1965年3月出生,湖南洞口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周向宇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数学系;1990年,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俄罗斯科学院

  • 朱邦芬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邦芬

    朱邦芬,1948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人,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物理系教授,“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1年—200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朱诗尧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诗尧

    朱诗尧,1945年12月出生于上海静安区,籍贯江苏镇江,量子光学专家,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和浙江大学量子信息交叉中心首席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朱诗尧于196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年取得山西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取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历任副教授、

  • 邹冰松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邹冰松

    邹冰松,男,1964年2月生,湖南省望城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邹冰松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1987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年—1992年,在瑞士国立粒子物理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