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邦芬

朱邦芬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11 更新时间:2023/12/8 3:43:39

朱邦芬,1948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人,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物理系教授,“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1年—200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高等研究中心教授;2003年—2010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2年为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朱邦芬主要研究方是受限小量子系统物理和半导体超快光学过程理论。

基本资料

名:朱邦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8年1月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江苏宜兴

人物经历

1970年,朱邦芬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1981年,毕业获得清华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

1981年—200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5年9月—1986年2月,任瑞典Linkoping大学访问学者。

1992年—1999年,任职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AssociateMember。

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高等研究中心教授。

2003年—2010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

2008年—2010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主要成就

朱邦芬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朱邦芬与黄昆先生一起确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式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黄朱模型”,引起国际上普遍重视,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在多本中国之外专著及研究生教材中有整节介绍。朱邦芬建立了量子阱激子旋量态波理论,给出了量子阱中正确的激子光跃迁选择定则。他还和黄昆等一起建立了一个系统的量子阱中拉曼散射的微观理论,解决了宏观对称性分析不能解释的疑难问题。他还与学生一起预言和解释了许多令人困惑的实验现象,在半导体超快光学过程、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体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工作。

学术交流

朱邦芬在第二十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作的40分钟邀请报告,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代表该领域最高学术水准的国际系列会议上作特邀报告。

学术论著

据2022年3月清华大学官网显示,朱邦芬发表研究论文约100篇,著作3本,编书6本,论文被他人引用2800次。

出版时间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1990年

LatticeDynamicsandSemiconductorPhysicsFestschriftforProfessorK.Huang

J.B.Xia,Z.Z.Gan,G.G.Qin,R.Q.Han,G.Z.Yang,Z.T.Zhong,H.Z.Zheng,andB.F.Zhu(Ed)

WorldScientific(Singapore)

1995年

半导体超晶格物理

夏建白、朱邦芬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年

SuperlatticeandSurfacePhysics

X.Y.Li,Z.M.Qiu,D.H.Shen,H.Z.ZhengandB.F.Zhu(Ed)

CCAST-WLWorkshop

2000年

Proceedingsofthe1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amanSpectroscopy

Shu-linZhang,Bang-fenZhu(Ed)

JohnWiley&SonsLtd

2002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

朱邦芬,黄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

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家

朱邦芬,黄昆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家

朱邦芬,黄昆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年

黄昆文集

秦国刚,甘子钊,夏建白,朱邦芬,树深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清华物理80年

朱邦芬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6年

纪念孟昭英教授百年诞辰

朱邦芬,冯正和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

研究成果奖励

据2022年3月清华大学官网显示,朱邦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所获荣誉

1989年

超晶格电子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0年

半导体超晶格和量子阱中光学声子模和弗洛里希作用势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3年

半导体超晶格的电子态和声子模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5年

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拉曼散射微观理论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5年

书籍《半导体超晶格物理》

第八届国家科技图书一等奖

2004年

半导体纳米结构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参考资料来源:

朱邦芬人才培养

教授课程

据2022年3月清华大学物理系官网显示,朱邦芬教授的课程有:大学本科“固体物理”(清华大学2009春季学期,2008春季学期,2007春季学期,2006春季学期,2005春季学期,2004春季学期,2003春季学期,2001春季学期)研究生“高等半导体物理”(清华大学2008秋季学期,2006秋季学期,2004秋季学期)。

教学成果奖励

2020年11月20日,朱邦芬获得2020年度第二届“杰出教学奖”。

教学改革

朱邦芬在担任物理系系主任期间,推动基础物理教学改革,筹划构建了一系列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高水平的物理课程。曾于2006-2012年担任教育部物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在对各高校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主持完成了首个物理学专业教学规范和应用物理学专业教学规范。他深度参与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对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献计献策。

教学方法

朱邦芬特别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和塑造。他持续在清华及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做关于科研诚信的专题报告,和李师群教授一起每年组织清华学堂物理班同学到中国重要学术科研机构、大科学装置参观访学,使同学们了解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进一步树立“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理想抱负。

朱邦芬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所获荣誉

1995年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2003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2019年

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2010年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2012年

英国物理学会Fellow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1993年1月—1993年12月

美国Urbana-Champaign伊利诺大学客座教授

1994年1月—1994年4月

美国SanDiego加州大学客座教授

1998年2月—1998年4月

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98年10月—1998年12月

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客座教授

2001年12月—2002年3月

美国犹他大学客座教授

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天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七届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专家组成员、物理召集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委、副理事长

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顾问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理事会理事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理事会理事

陈嘉庚科学基金会“陈嘉庚数理科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

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淦昌物理奖基金委员会”委员

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基金委员会”委员,“黄昆物理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叶企孙物理奖评审委员会”主任

超晶格与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委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ChinesePhysicalLetter》主编

《物理》副主编

《光散射学报》顾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编委、“清华大学物理学丛书”编委

《SolidState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onTheoreticalPhysics》《物理学报》《ChinesePhysicsB》《半导体学报》《发光学报》《FrontierofPhysicsinChina》编委

参考资料来源: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朱邦芬自小生活在书香门第,酷爱读书,成绩优异。其父朱绍常宜城镇人,母亲王绮文为张渚镇人。家有兄弟4人,他排行第一。大弟朱邦宜,1949年10月生,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二弟朱邦贤,1951年3月生,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上海市农工民主党副主委,上海市政协委员;三弟朱邦龙,1952年11月生,美国旧金山某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朱邦芬院士的堂兄为朱邦造,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西班牙王国特命全权大使兼驻安道尔公国特命全权大使。

人物评价

朱邦芬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他为推动物理学科发展、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为端正学术风气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重新走向辉煌的关键性人物,是“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早期推动人、清华学堂物理班的创办人和成长发展的掌舵人,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物理学科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成长路径,桃李满天下。他不以善小而不为,除了为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学科的发展做出很多指导性工作,还特别关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积极捍卫学术诚信,为中国基础教育和高考改革提供真知灼见。(清华大学新闻网评)

朱邦芬院士多年来在物理学科高等教育领域躬耕不辍,潜心育人,在一线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为中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创新工作做出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工作。他多年来一直坚守在物理教学的第一线,以身作则,大力推动物理系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清华大学物理系评)

标签: 朱邦芬

更多文章

  • 朱诗尧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诗尧

    朱诗尧,1945年12月出生于上海静安区,籍贯江苏镇江,量子光学专家,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和浙江大学量子信息交叉中心首席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朱诗尧于196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年取得山西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取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历任副教授、

  • 邹冰松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邹冰松

    邹冰松,男,1964年2月生,湖南省望城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邹冰松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1987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年—1992年,在瑞士国立粒子物理核物

  • 安立佳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安立佳

    安立佳,1964年11月出生于吉林前郭,无党派,高分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基础理论研究。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中文名:安立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

  • 白春礼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春礼

    白春礼,1953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欧洲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国家和地区院士或外籍院士。“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首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

  • 包信和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包信和

    包信和,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无党派人士,物理化学家,主要从事能源高效转化相关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基础研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副部长级)。中文名:包信和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镇

  • 卜显和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卜显和

    卜显和,男,1964年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金属与分子基材料化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卜显和于1986年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1992年获得南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日本广岛大学药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评

  • 曹镛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镛

    曹镛,1941年10月1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曹镛于1965年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毕业;196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 柴之芳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柴之芳

    柴之芳,1942年9月出生于上海,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柴之芳于1964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80年至1982年获得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科隆大学任访问学者;1992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当选为

  • 陈洪渊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洪渊

    陈洪渊,1937年12月24日出生于浙江三门,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洪渊于1961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至1984年在联邦德国美茵兹大学做访问学者;1985年担任南京大学分析化学专业主任;1988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

  • 陈俊武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俊武

    陈俊武,男,1927年3月17日生于北京,籍贯福建长乐,石油炼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术攻关组专业组长。陈俊武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担任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