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郑晓静

郑晓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57 更新时间:2023/12/9 0:29:52

郑晓静,女,汉族,1958年5月出生于武汉市,祖籍浙江乐清,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郑晓静于1978年6月—1982年1月在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3月—1984年6月在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9月—1987年12月在兰州大学力学系学习(师从叶开沅教授),获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1992年06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教授;1992年6月—2012年7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2012年6月—2017年11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2017年1月—2019年2月,任中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郑晓静主要研究领域为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风沙环境力学。

基本资料

名:郑晓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武汉

出生日期:1958年5月

毕业院校:兰州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

人物经历

1958年5月,郑晓静出生于武汉市。

1975年7月,从武汉市第二中学毕业。

1977年4月,在农村入党,在农村参加高考。

1978年3月,被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录取。

1978年06月—1982年01月,在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03月—1984年06月,在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4年09月—1987年12月,在兰州大学力学系学习(师从叶开沅教授),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7年12月—1988年,任兰州大学力学系讲师。

1988年—1992年06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教授。

1992年06月—2012年07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3年05月—1995年01月,在美国Kentucky大学、Clarkson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1996年03月—1998年11月,任兰州大学科研处处长。

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称号。

1997年底,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年轻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8年11月—2007年12月,任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2年07月—2002年10月,在美国Delaware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7年12月—2012年06月,任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兰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

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

2012年06月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06月—2017年11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2017年01月—2019年02月,任中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2018年12月起,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超限感知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2019年5月起,任觅音计划负责人。

2019年8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2020年4月起,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九届学术委员会顾问。

2020年6月29日,郑晓静受聘为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2020年7月2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空间超限探测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郑晓静院士任实验室主任。

主要成就

郑晓静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高雷诺数两相壁湍流:建成了大气表面层湍流场野外观测阵列,获得壁湍流雷诺数最高且沙尘暴信息最齐全的同步实时观测数据,揭示出大气边界层湍流超大尺度结构若干新的特性和规律及其与颗粒的相互作用;提出的跨尺度方法成功实现了从单颗沙粒运动到数百平方公里沙丘场形成的演化过程定量模拟和沙漠扩展速度的理论预测等。

电磁固体力学:对可变形铁磁结构给出了一组新的磁力表征公式并揭示出其它已有模型所存在的缺陷;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一组新的力—磁—热多场耦合非线性本构关系并从理论上揭示出原有本构关系所无法给出的此类材料的若干典型特征和规律;从理论上发现了外加电场对纳米线弹性模量的影响,定量给出了这种特性的变化规律等。

板壳非线性固体力学:给出并严格论证了在任意轴对称载荷(含奇异情形)下,卡门圆板方程解的函数表征形式和确定系数的递推公式,实现了级数解、高阶摄动解等解析解的计算机求解;解决了大挠度圆薄板精确求解和近似解析求解的收敛性证明等难题;实现了从圆薄板小挠度线性变形经大挠度非线性变形过渡到强非线性变形的卡门方程的全域解析求解。

学术论著

据2021年3月北京大学官网显示,郑晓静先后在《JournalofFluidMechanics》《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Frontiers》《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NANOTECHNOLOGY》等发表SCI论文180篇,出版著作4本;他引4000余次。

学术著作:

时间

著作名称

出版社

作者

备注

1989年

《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资助出版)

郑晓静

吉林,长春

1999年

《电磁固体结构力学》

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周又和,郑晓静

北京

2009年

(“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Series”学术专著丛书)

Springer-Verlag

ZhengXJ,MechanicsofWind-blownSandMovement,Springer-Verlag

German

2011年

《力学与沙尘暴》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大众力学丛书)

郑晓静,

北京

学术论文:

    LiuHY,WangGH,ZhengXJ*,2019.Amplitudemodulationbetweenmulti-scaleturbulentmotionsinhigh-Reynolds-numberatmosphericsurfacelayers.JournalofFluidMechanics,861:585-607.

    HuRF,ZhengXJ*,2018.Energycontributionsbyinnerandoutermotionsinturbulentchannelflows.PhysicalReviewFluids,3(8):084607.

    ZhangYY,HuRF,ZhengXJ*,2018.Large-scalecoherentstructuresofsuspendeddustconcentrationintheneutralatmosphericsurfacelayer:Alarge-eddysimulationstudy.PhysicsofFluids,30(4):046601.

    LiuHY,WangGH,ZhengXJ*,2017.Spatiallengthscalesoflarge-scalestructuresinatmosphericsurfacelayers.PhysicalReviewFluids,2(6):064606.

    WangGH,ZhengXJ*,TaoJJ*,2017.VerylargescalemotionsandPM10concentrationinahigh-Reboundarylayer.PhysicsofFluids,29(6):061701.

    WangXN,ZhengXJ*,WangP,2017.Directnumericalsimulationofparticle-ladenplaneturbulentwalljetandtheinfluenceofStokesnumber.InternationalJournalofMultiphaseFlow,92:82-92.

    WangGH,ZhengXJ*,2016.Verylargescalemotionsintheatmosphericsurfacelayer:afieldinvestigation.JournalofFluidMechanics,802:464-489.

    WangP,ZhengXJ*,2015.UnsteadysaltationonMars.Icarus,260:161-166.

    ZhengXJ*,2013.Electrificationofwind-blownsand:Recentadvancesandkeyissues.EuropeanPhysicalJournalE,36:138.

    ZhengXJ*,ZhangJH,WangGH,LiuHY,ZhuW,2013.InvestigationonVeryLargeScaleMotions(VLSMs)andtheirinfluenceinaduststorm.ScienceChina-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56(2):306-314.

    DuanSZ,ZhuW,ZhengXJ*,2013.Numericalinvestigationontwo-grain-bedcollisionsinwindblownsandtransport.PowderTechnology,235:431-436.

    YeX.Y,WangDM,ZhengXJ*,2012.Influenceofparticlerotationontheobliquepenetrationingranularmedia.PhysicalReviewE,86(6):061304.IF:2.366;

    LiXC,XieL,ZhengXJ*,2012.ThecomparisonbetweenthemietheoryandtherayleighapproximationtocalculatetheEMscatteringbypartiallychargedsand,JournalofQuantitativeSpectroscopy&RadiativeTransfer,113(3):251-258.

    WangDM,YeXY,ZhengXJ*,2012.Thescalinganddynamicsofaprojectileobliquelyimpactingagranularmedium.EuropeanPhysicalJournalE,35:7.

    HuWW,XieL,ZhengXJ*,2012.Contactchargingofsilicaglassparticlesinasinglecollision.AppliedPhysicsLetters,101:114105-114107.

    MaGS,ZhengXJ*,2011.Thefluctuationpropertyofblownsandparticlesandthewind-sandflowevolutionstudiedbynumericalmethod.EuropeanPhysicalJournalE,34(5):54.

    ZhengXJ*,ZhangJH,2010.Characteristicsofnear-surfaceturbulenceduringaduststormpassingMinqinonMarch19,2010.ChineseScienceBulletin,55(27-28):3107-3112.郑晓静,张静红.2010年3月19日沙尘暴期间甘肃民勤地区近地表的湍流性质.科学通报,55(22):2235-2240.

    HuangN,YueGW,ZhengXJ*,2008.Numericalsimulationsofadustdevilandtheelectricfieldinit.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s,113(D20):D20203.

    ZhuLL,QiaoL,ZhengXJ*,2007.Moleculardynamicssimulationoftheelasticpropertiesofmetalnanowiresinatransverseelectricfield.Nanotechnology,18(38):385703.

    ZhengXJ,HuangN*,ZhouYH,2003.Laboratorymeasurementofelectrificationofwind-blownsandsandsimulationofitseffectonandsaltationmovement.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s,108(D10):D104322.

研究项目

起止时间

研究项目

项目来源

备注

2013年1月—2017年12月

风沙流/沙尘暴流场特性及其湍流结构的测量与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负责人

2013年1月—2016年12月

甘肃民勤风沙灾害与沙化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负责人

2015年1月—2018年12月

高速铁路轨道伤损的金属磁记忆动态检测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

项目负责人

2015年1月—2019年12月

风沙环境下高雷诺数壁湍流结构及其演化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负责人

科研奖励

据2021年3月北京大学官网显示,郑晓静的研究成果先后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2、2/3)、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10)、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5、1/10)

时间

研究项目

所获奖励及等级

备注

2005年

电磁固体力学方面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6年

风沙运动机理方面的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完成人

2008年

电磁介质与结构非线性行为方面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2009年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四完成人

2018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二完成人

2018年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郑晓静人才培养

主讲课程

据2021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显示,郑晓静先后主讲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板壳理论》和《力学与工程概论》等力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和专业课。

教学成果奖励

据2021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显示,郑晓静先后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所在的团队先后入选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1989年,郑晓静编写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的图书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郑晓静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8年

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1年

做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

1992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

宝钢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

1997年

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

200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10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2011年

全国三八红旗手

2011年

甘肃省杰出女性

2012年

第五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

2014年

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数学力学)

2016年1月

全国高校“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

2017年

周培源力学奖

IEEE超导委员会2007年度最佳贡献论文奖

社会任职

时间

兼任职务

2011年—2016年

《固体力学学报》主编

2011年—2016年

《ActaMechanicaSolidSinica》主编

2011年

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1年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3年—2015年

TWAS工程科学领域独立专家委员会委员和评奖委员会委员

2014年9月

陕西省高校科协联合会会长

2015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奖励委员会工程学部主任

2015年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2016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2016年

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主任

2016年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

2016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6年—2018年

TWAS工程科学领域独立专家委员会委员和评奖委员会委员

2018年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nternationalUnionofTheoreticalandAppliedMechanics)理事

2013年3月—2018年

全国政协委员

2018年12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装备效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20年6月29日

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科技委委员

中国科协六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国家青年科学家奖”评审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七、八、十届数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兰州大学学报》编委

《力学学报》

全国妇联第十一届常委

《Computers,Materials&Continua》联合主编

《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主编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执委会委员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2022年11月23日

陕西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社会活动

2022年11月23日,参加陕西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中讲话。

人物评价

几十年来,郑晓静始终把中国需要与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献身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努力攻克科学难题,精心培育人才,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

郑晓静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坚持教书育人。在她的感召和推动下,兰州大学力学学科教师大量流失的局面得到扭转,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她作为一名高校校长,坚定彻党的教育方针,倡导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科研以解决问题为本的治校理念,促进学校快速发展。(中国力学学会评)

郑晓静为提升中国力学研究的影响力作出重要贡献。(国家最高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评)

郑晓静为中家科技进步、国防事业发展和西工大发展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评)

标签: 郑晓静

更多文章

  • 周恒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恒

    周恒,1929年11月21日出生于上海,籍贯福建浦城,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周恒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1955年任天津大学讲师;1979年9月任天津大学教授;1980年任天津大学应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任天津大学力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天

  • 周向宇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向宇

    周向宇,男,1965年3月出生,湖南洞口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周向宇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数学系;1990年,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俄罗斯科学院

  • 朱邦芬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邦芬

    朱邦芬,1948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人,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物理系教授,“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1年—200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朱诗尧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诗尧

    朱诗尧,1945年12月出生于上海静安区,籍贯江苏镇江,量子光学专家,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和浙江大学量子信息交叉中心首席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朱诗尧于196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年取得山西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取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历任副教授、

  • 邹冰松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邹冰松

    邹冰松,男,1964年2月生,湖南省望城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邹冰松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1987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年—1992年,在瑞士国立粒子物理核物

  • 安立佳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安立佳

    安立佳,1964年11月出生于吉林前郭,无党派,高分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基础理论研究。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中文名:安立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

  • 白春礼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春礼

    白春礼,1953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欧洲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国家和地区院士或外籍院士。“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首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

  • 包信和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包信和

    包信和,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无党派人士,物理化学家,主要从事能源高效转化相关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基础研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副部长级)。中文名:包信和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镇

  • 卜显和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卜显和

    卜显和,男,1964年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金属与分子基材料化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卜显和于1986年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1992年获得南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日本广岛大学药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评

  • 曹镛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镛

    曹镛,1941年10月1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曹镛于1965年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毕业;196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