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饶子和

饶子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92 更新时间:2023/12/31 12:43:44

饶子和(1950年9月6-),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课题组组长。1977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前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197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硕士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1985年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博士毕业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先后担任博士后和研究员;1995年在《Nature》上首先发表了艾滋病毒基质蛋白SIV-MA的晶体结构;1996年回到中国,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工作,先后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1999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5月26日任南开大学校长(任期至2011年);2011年担任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2014年当选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主席。饶子和主要从事与人类感染相关或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与病毒的三维结构研究,以及从事创新药物治疗的开发。2019年10月,饶子和等人的《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机制》在《科学》发表。

基本资料

名:饶子和

外文名:ZiheRao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950年9月6日

毕业院校: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蛋白质组学方法》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21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籍贯:江苏省无锡市

人物经历

1950年9月6日,饶子和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江苏省无锡市。

1967年,饶子和毕业于南京市第一中学。

1968年12月,饶子和作为知青,进入江苏省兴化县周庄公社插队。

1973年8月,饶子和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学习。

1977年1月,饶子和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前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担任研究实习员(至1979年9月)。

1979年9月,饶子和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2年9月,饶子和硕士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担任助理研究员(至1985年6月)。

1985年6月,饶子和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9年6月,饶子和博士毕业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9月,饶子和博士后出站之后,继续留在英国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工作,担任研究员。

1995年,饶子和在《Nature》上首先发表了艾滋病毒基质蛋白SIV-MA的晶体结构,并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

1996年9月,饶子和回到中国,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2000年8月)。

1999年,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2000年8月,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03年3月)。

2001年6月,饶子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3月,饶子和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和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07年3月)。

2004年,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2006年3月,饶子和进入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至2006年7月)。5月26日,开始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12月19日,担任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首任院长。

2007年3月,饶子和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委、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校长(至2011年1月)。

2011年1月,饶子和担任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5月,当选为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HertfordCollege)SeniorFellow。11月2日,饶子和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IUPAB)主席,成为该组织自1961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华人主席。

2014年2月,饶子和当选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2021年,饶子和当选欧洲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院士。

主要成就

饶子和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他的研究涉及众多新发、再发人类疾病病原体,例如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甲型肝炎病毒(HAV)、手足口病毒(HFMDV)、寨卡病毒(ZikaVirus)及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他的研究在了解病毒生命周期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饶子和在《Nature》上发表了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FactorⅨEGF-likeDomain与Ca2+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复合物的生物学机理。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其研究组已经系统地表达出200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8日凌晨,团队的第一项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机制》(ArchitectureofAfricanSwineFeverVirusandimplicationsforviralassembly)。饶子和、祥喜、歩志高为共同通讯作者。

饶子和团队长期从事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三维结构研究和创新药物的研究,在流感病毒、SARS和新冠等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手足口病毒、疱疹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及结核分枝杆菌等重要病原体的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贡献。

新冠疫情期间,饶子和团队在病毒靶点机制研究、抗病毒药物、抗体和疫苗研究中取得系统性成果,在三大主刊上发表论文7篇,以及其他论文8篇,5个中和抗体和药物进入临床,积极参与国药和科兴灭活疫苗的研发工作,为新冠病毒研究和防控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4月,饶子和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同行评审论文335篇,被引用逾12000次。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0.04

《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汇编弘扬南开精神推动科学发展》

薛进文,饶子和主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12

《蛋白质组学方法》

饶子和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09

《蛋白质组学方法》

饶子和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期刊论文

YuanS,WangJ-L,ZhuD,WangN,GaoQ,ChenW,TangH,WangJ-Z,ZhangX*,LiuH*,RaoZ*andWangX*.Cryo-EMstructureofaHerpesviruscapsidat3.1Å.Science.2018Apr6;360(6384).

QiuX,LeiY,YangP,GaoQ,WangN,CaoL,YuanS,HuangX,DengY,MaW,DingT,ZhangF,WuX,HuJ,LiuSL,QinC,WangX*,XuZ*,RaoZ*.Structuralbasisforneutralizationof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bytwopotenttherapeuticantibodies.NatMicrobiol.2018Mar;3(3):287-294.

WangX,RenJ,GaoQ,HuZ,SunY,LiX,RowlandsDJ,YinW,WangJ*,StuartDI*,RaoZ*&FryEE*.ThestructureofhepatitisAvirusandtheoriginsofpicornaviruses.Nature.2015Jan1;517(7532):85-8.

YuanP,BartlamM,LouZ,ChenS,ZhouJ,HeX,LvZ,GeR,LiX,DengT,FodorE,RaoZ*&LiuY*.CrystalstructureofanavianinfluenzapolymerasePA(N)revealsanendonucleaseactivesite.Nature.2009Apr16;458(7240):909-13

HeX,ZhouJ,BartlamM,ZhangR,MaJ,LouZ,LiX,LiJ,JoachimiakA.,ZengZ,GeR,RaoZ*&LiuYF*.CrystalstructureofthepolymerasePA(C)-PB1(N)complexfromanavianinfluenzaH5N1virus.Nature.2008Aug28;454(7208):1123-6.

学术交流

饶子和多次应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还作为主席成功地组织了第一、二、三届“清华蛋白质科学国际会议”。

承担项目

截至2012年10月,饶子和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承担并主持了包括国家“973”、“863”、“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

饶子和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饶子和认为:在某些科研领域,中国的科学家做出的工作,有的是世界领先的,但这些工作从本质上来说还是follow(跟随),对于指导科研方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这‘三新’的创新,中国几乎还是空白,这也是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像培养科研中的‘田径人才’那样,必须从‘娃娃’抓起,所说的‘娃娃’,指的是本科教育。

饶子和建议:一、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实行正面、负面清单制度。二、建议尽快建立“管、办、评”分离的高校评估制度,“管”是政府对高校实行宏观管理;“办”是校长负责办学;“评”是调动社会组织承担起高校评估工作。三、建议国家尽快成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让学校专注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变当前存在的学校“跑部钱进”现象。以上三个方面,归根结底是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给高校松绑,向高校放权。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高校才能大显身手。给高校松绑,落实好办学自主权,相信中国会办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科教强国的目标才会早日实现。

饶子和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2022年10月3日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发布公告,以中国科大校友、生物学家饶子和院士命名的505906号小行星——“饶子和星”,以表彰饶子和院士在结核致病菌和病毒致病机制等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2022年4月28日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21年

欧洲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院士

2019年10月12日

2019年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成就奖

2016年2月

第二届树兰医学奖

2010年6月16日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ofGlasgow)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2009年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2009年

世界高科技论坛“杰出学术领袖奖”

2008年

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2006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SciencePrize)

2006年

陈嘉庚科学奖

2004年8月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3年

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11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

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3年至2007年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至2017年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

2014年至2017年

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IUPAB)主席

2015年10月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首届轮值主席

2018年至2023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

天津市第12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天津市第11届人大代表

第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分子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晶体学会常务理事兼生物大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

“Biophys.J.”、“FEBSLET”、“ActaCrystD”在内的多种学术刊物的审稿人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人物评价

饶子和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方向是与重要病毒和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对HIV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和膜蛋白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在禽流感病毒聚合酶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率先揭示了流感病毒聚合酶关键部分PA亚基与PB1多肽复合体的精细三维结构,为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了理想的靶点,并且在SARS、乙型/丙型肝炎、HIV的靶点蛋白和配体分子相互作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药物创新和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天津中医药大学评)

标签: 饶子和

更多文章

  • 尚永丰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尚永丰

    尚永丰,1964年6月出生于甘肃通渭县,医学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尚永丰于1986年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毕业;1989年获得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

  • 邵峰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邵峰

    邵峰,男,汉族,1972年1月出生于江苏淮安,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资深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邵峰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加利福尼亚

  • 沈岩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沈岩

    沈岩,1951年10月19日出生于北京,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年沈岩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技工、技师、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沈允钢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沈允钢

    沈允钢(1927.12.2—),浙江杭州人,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沈允钢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沈允钢主要从事光合作用机理和生理研究,包括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及激发能在两种光系统间的分配与类囊体动

  • 施一公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施一公

    施一公,男,汉族,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现任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曾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副校长。1985年保送进入

  • 施蕴渝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施蕴渝

    施蕴渝,女,1942年4月21日出生于重庆,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施蕴渝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担任实习研究员;1970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79年开始先后

  • 石元春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石元春

    石元春,土壤学家,1931年2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元春于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1953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并转读土壤农业化学研究生;1956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

  • 舒红兵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舒红兵

    舒红兵,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重庆市荣昌县,无党派人士,细胞生物学家、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现任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舒红兵于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90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宋保亮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保亮

    宋保亮,1975年1月19日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宋保亮长期致力于胆固醇代谢研究。1997年,宋保亮在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学

  • 宋尔卫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尔卫

    宋尔卫,男,汉族,1970年4月出生于广州市,临床肿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乳腺肿瘤医学部学术带头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宋尔卫于1995年从中山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进入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普外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