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春,土壤学家,1931年2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元春于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1953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并转读土壤农业化学研究生;1956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并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四年;1984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7年至199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石元春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和盐渍土发生与改良方面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石元春
外文名:YuanchunSh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武汉市
出生日期:1931年2月10日
毕业院校:北京农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决胜生物质》、《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1年2月10日,石元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1949年,毕业于武昌文华中学,并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同年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
1953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转读土壤农业化学研究生,师从土壤地理学家李连捷。
1956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并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四年。
1984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1987年—199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
1988年,得到国务院的表彰,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邀请到北戴河座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石元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石元春早期在中国黄土高原更新世古土壤及其分类、地理和时空上的发展演替系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1973年—1993年从事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的研究20年,提出了“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并在治理实践上取得重要突破。2004年开始从事生物质科技和产业化方面研究。
石元春在地学条件与易溶盐积聚规律、盐渍土改良、古地球化学过程及黄土中古土壤地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提出了黄土高原更新世古土壤地理、分类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演替的系列。他提出的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揭示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共存和交相为害的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旱涝盐碱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实质是对区域水盐运动的科学调节和管理,调节管理区域水盐运动的枢纽和杠杆是浅层地下水的采补等一系列观点,在指导黄淮海平原的治理实践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5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石元春著有《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决胜生物质》等学术著作15部,发表论文260余篇。
学术交流
研究生期间,石元春在晋西野外考察时,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刘东生同行,他的考察成果《晋西黄土及其形成》,被两位导师推荐成为“中国第四纪地址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大会报告学术论文。
1985年,石元春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召开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
承担项目
截至2015年12月,石元春先后担任国家“十五”“863计划”和国家基础科学“973计划”专家组农业科技首席科学家、国家中长期(2006—2020)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农业科技组组长。
科研成果奖励
石元春人才培养
高校治理
石元春任校长其间,他主持制定了学校发展目标和整体规划,提出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强化推广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两个支柱;提出办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建立继续教育体系并将非智力因素和精神素质培养作为整个培养计划和质量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等教育思想和观点。他还提出"重视和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建立人才工程"等重要意见,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教育成果奖励
1985年,石元春被评为农牧渔业部部属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师。
石元春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石元春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和生产第一线,为发展中国土壤科学、建立一支自己国家的土壤科学队伍和为黄淮海地区农业开发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科普中国评)
石元春采取创新的技术路线,在河北省曲周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实验区的治理实践中取得重要突破。此外,在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评)
人物影响
1988年,曲周县农民将刻有“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汉白玉石碑树立在农大校园,以表达对石元春和他带领的科研队伍的感念。
人物争议
2011年8月14日,一篇《中国学术腐败第一贪――揭露、控告原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三院院士”石元春的学术腐败》的举报贴首次出现于某网络论坛上,署名“农大人”。
2011年9月11日,新语丝网站已挂出实名公开举报信《中国学术腐败第一贪——揭露、控告原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三院院士”石元春的学术腐败》。而据资料显示,被举报人石元春,以及举报人李季伦、陶益寿、林培等都年过八旬,其中,李季伦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陶益寿、林培、祖康祺是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专家。另外两名举报人分别为曾任京农公司副总经理的杨智泉、中国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田向荣。
2011年9月15日,媒体报道石元春遭到网络实名举报,被指学术造假、巧取豪夺他人的研究成果。数月后,由科技部等5家单位组成的调查组对“举报”一事作出正式答复,指出“石元春学术腐败第一贪”没有任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