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孙大业

孙大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34 更新时间:2024/1/13 11:53:58

孙大业,1937年7月25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孙大业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1年至198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植物学系贝勒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进修、合作研究;1993年被批准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被聘为河北省首批“燕赵学者”,同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孙大业长期从事细胞信号转导领域中植物钙调素(CaM)及质外体多肽信使的研究,以及植物耐热性的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机理的研究,撰写了中国国内第一本《细胞信号转导》著作。

基本资料

名:孙大业

外文名:Da-yeSu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1937年7月25日

毕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细胞信号转导》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7年7月25日,孙大业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温州市。出生时正处抗日战争开始,于是孙大业随家庭迁居于贵州贵阳度过(1937年至1945年)。

1946年,孙大业在江西宜春小学读3到5年级(至1948年)。

1948年秋,孙大业回到浙江温州,在永强区永昌小学读5到6年级(至1950年)。

1950年9月,孙大业进入温州市第二中学读中学。

1955年9月,孙大业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

1959年7月,孙大业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至1983年)、副教授(1984年晋升)、教授(1989年晋升)。

1967年,孙大业长期在农村蹲点劳动(至1975年)。

1981年,孙大业经考试以访问学者身份公派赴美,先后在德克萨斯大学植物学系和贝勒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进修、合作研究(至1983年8月)。

1983年,孙大业担任细胞教研室主任,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主任。

1985年,孙大业申请到第一个基金(后自动转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93年,孙大业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挂靠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博士生导师。

1997年,孙大业担任河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学术委员会务副主任,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1999年,孙大业申请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同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会给予联合资助。

2001年11月,孙大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化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2年,孙大业被聘为河北省首批“燕赵学者”。

2018年12月10日,孙大业荣休仪式暨返聘座谈会在河北师范大学行政楼201会议室举行。

主要成就

孙大业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大业早年主要从事棉花、小麦与玉米的高产栽培、营养诊断与杂种优势研究。自1981年访美开始,孙大业一直从事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植物细胞外钙调蛋白(CaM)多肽信使方面取得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包括:1)在10种植物质外体中检出CaM,证明细胞外存在CaM具有普遍性。2)发现质外体CaM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调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增强Rubisco小亚基基因表达等功能。3)在花粉中首先发现存在异三聚体G蛋白且与Ca2+信号途径一起参与质外体CaM跨膜与胞内信号转导机理提出“质外体CaM是植物中的一种广谱性多肽信使”的学术观点,并指出植物质外体多肽信号在决定细胞发育命运上有重要意义。4)还在植物CaM分布、定位,质外体CaM结合蛋白的纯化与基因克隆,CaM与热激信号转导、植物类整合素方面进行研究。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4月,孙大业在中国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86篇。其中1999年在PlantCell发表的研究论文是在中国国内完成的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结果首次在国际植物学杂志发表。主编的《细胞信号转导》一书是中国国内首部介绍细胞信号转导理论和研究技术方法的著作。

孙大业,家泗.糖氮比在小麦植株营养诊断中的运用[J].中国农业科学,1978,11(4):32-39.

孙大业.钙调节蛋白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功能[J].植物生理学报,1984.

孙大业.钙和钙调节蛋白与植物激素[J].大自然探索,1986.

孙大业,俞敏娟.钙调节蛋白抑制剂对转板藻光敏色素控制的叶绿体光运动的影响[J].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1986.

孙大业,友爱,白娟.钙调素拮抗剂及钙离子螯合剂对叶绿体CF_1-ATP酶的影响[J].科学通报,1987,32(24):1887-1887.

孙大业,左德远.烟草培养细胞中钙离子,钙调素与细胞质流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1989(1):24-29.

孙大业,唐军,红兵.细胞外钙调素的研究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1995,40(13):1153-1153.

孙大业.兼有胞内,胞外功能的信号分子的普遍性及生物学意义[J].科学通报,1999,44(15):1576-1581.

孙大业.质外体——决定植物细胞发育命运的重要信号源[J].植物学报(英文版),2000,42(5):441-445.

孙大业,马力耕.细胞外钙调--一种植物中的多肽信使[J].中国科学,2001.

孙大业,马力耕.细胞外钙调素──一种植物中的多肽信使?[J].中国科学,2001,31(4):289-297.

承担项目

截至2017年4月,孙大业与其领导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农业部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重点)项目等一批重大研究课题。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0年

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

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年

植物钙调素的功能及其信号转导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孙大业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孙大业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规范研究生课程,并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科学道德品质、理论知识扎实与实际操作能力强的科学研究人才。

学科建设

孙大业院士是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科体系建设的奠基人,主持建设了学院植物学硕士点(1991年)、河北省细胞生物学重点学科(1996年)、细胞生物学博士点(1998年)、河北省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00年)、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1年)、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2005年)、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教育部省部共建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08)等。

指导学生

孙大业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帮助他们把握研究方向,按照惯例,每周二下午孙大业与课题组进行讨论。截至2017年4月,孙大业培养硕士生40余人,博士生10余人,博士后3人。

孙大业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8年

河北省科技精英

1989年

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1年

国家特殊津贴

1993年

曾宪梓教育奖

1995年

河北省管优秀专家

1995年

全国优秀教师

2001年11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

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2004年

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2004年

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

2009年

河北省“科学技术与突出贡献奖”

2017年

“最美教师”称号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2年—2003年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六、七届理事会理事

1999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部专家咨询委成员

2000年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转导专委会召集人

2003年—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3年—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河北省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第七至九届河北省政协委员

《细胞研究》《实验生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等编委

人物评价

孙大业在中国国内在植物细胞外钙调素的存在、功能及信号转导机理方面做出了系统、创新性工作。首次提出胞外钙调素是植物中的一种内源性广谱第一信使的新观点,较早认识到植物细胞质外体存在多肽激素并在决定植物细胞发育命运上具有重要意义,丰富了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理论。(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评)

孙大业扎根燕赵大地,忠诚于他所挚爱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桃李天下;献身科学研究,刻苦钻研,硕果累累。(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闫世东在2017年9月9日“细胞信号转导”专题学术研讨会上评)

人物影响

孙大业院士奖励基金

2002年,孙大业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后,他将20万元奖金用来设置专门的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河北师范大学全校理科每年一篇最优秀的论文作者。

孙大业院士雕像

2017年5月27日,温籍院士风采园揭幕,该园位于温州世纪广场东南面,院内呈现了23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温籍院士的雕塑,孙大业院士的雕像也陈列其中。

标签: 孙大业

更多文章

  • 孙汉董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汉董

    孙汉董,1939年11月出生于云南保山,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1962年孙汉董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专业;1980年至1982年在日本德岛大学药学部研修;1984年至199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室主任;1988年

  • 唐崇惕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崇惕

    唐崇惕,女,1929年11月26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寄生虫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主任。1954年唐崇惕从福建师范学院生物学系毕业,获得厦门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工作;1957年调回福建师范学院工作,先后担

  • 唐守正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守正

    唐守正,1941年5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森林经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唐守正于1963年从北京林学院毕业,前往吉林林业调查规划院工作;1978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

  • 滕皋军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滕皋军

    滕皋军,1962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介入放射学与影像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兼介入诊疗中心主任,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1982年,滕皋军本科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进入金华市人民医院工作;1989年,获东南大学放射学

  • 仝小林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仝小林

    仝小林,男,1956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人,中医内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宁夏医科大学方药量效研究院学术顾问。1982年从长春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皖南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进入南京

  • 汪忠镐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汪忠镐

    汪忠镐(1937年9月-),血管学家,男,1937年9月生,浙江萧山人。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为布加综合征提出全方位诊治体系,术式引入牛津外科学和美国脉管学教科书。在国外62所大学做70多次特邀报告或手术

  • 王大成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大成

    王大成,1940年6月出生于四川成都,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王大成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82年至1984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马克斯-普朗

  • 王恩多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恩多

    王恩多,1944年11月18日出生于重庆,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多1969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酶学研究室研究生毕业;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加入九三学社;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

  • 王福生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福生

    王福生,1962年8月出生于安徽枞阳,传染病学、肝病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1984年7月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7年8月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1992年8月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1993年8月—1998年12月任

  • 王松灵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松灵

    王松灵,1962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口腔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主任医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副所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广药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松灵1984年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