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钢,1953年12月11日出生于辽宁沈阳,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前校长。1970年裴钢参加工作;1978年进入沈阳药科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3月回国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7年至2016年担任同济大学校长;2018年担任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裴钢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裴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省沈阳市
出生日期:1953年12月11日
毕业院校: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世界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53年12月11日,裴钢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70年08月—1975年08月,在辽宁省盘锦地区前进农场插队。
1975年08月—1977年09月,沈阳第三机床厂技校学生。
1977年09月—1978年01月,沈阳第三机床厂第一车间工人。
1978年01月—1982年02月,就读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02月—1984年12月,就读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2年0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12月—1986年05月,担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教师。
1985年,在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University)UNIDO/WHO学习班进修药物科学。
1986年05月—1986年12月,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临床药理系做访问学者。
1986年12月—1991年12月,就读于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系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12月—1995年03月,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年03月—1997年0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
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7年06月—2000年0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所长助理。
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05月—2007年1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2001年,当选为世界科学院院士(TWAS)。
2001年03月—2001年04月,参加市委党校第45期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7年03月,参加中央党校一年制23期中青班学习。
2007年08月,担任同济大学校长。
2011年05月—2011年07月,参加中央党校第49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12年12月,继续担任同济大学校长。
2016年09月,卸任同济大学校长。
2018年10月20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选举裴钢为会长。
主要成就
裴钢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裴钢利用G蛋白偶联受体变异验证了受体激活平衡态的假说。发现阿片受体(G蛋白偶联)C末端在激动剂作用下发生的磷酸化而导致阿片受体脱敏。揭示阿片受体信号脱敏和负反馈调节在阿片成瘾性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证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途径间存在crosstalk。发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经过G蛋白途径激活p38MAPK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发现中药有效成分天花粉蛋白能与HIV共受体(趋化因子受体)结合、增强受体的激活从而发挥抗HIV作用。揭示五次跨膜的趋化因子受体具有正常七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0月,裴钢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代表论文如下:
Li,J.,Wei,B.,Guo,A.,Liu,C.,Huang,S.,Du,F.,...&Pei,G.(2013).Deficiencyofβ-arrestin1amelioratescollagen-inducedarthritiswithimpairedTH17celldifferentiation[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10(18),7395-7400.
Liu,X.,Zhao,X.,Zeng,X.,Bossers,K.,Swaab,D.F.,Zhao,J.,&Pei,G.(2013).β-arrestin1regulatesγ-secretasecomplexassemblyandmodulatesamyloid-βpathology[J].Cellresearch,23(3),351.
Chen,T.,Shen,L.,Yu,J.,Wan,H.,Guo,A.,Chen,J.,...&Pei,G.(2011).Rapamycinandotherlongevity‐promotingcompoundsenhancethegenerationofmouse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J].Agingcell,10(5),908-911.
Zhuang,L.N.,Hu,W.X.,Zhang,M.L.,Xin,S.M.,Jia,W.P.,Zhao,J.,&Pei,G.(2011).β-Arrestin-1proteinrepressesdiet-inducedobesity[J].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286(32),28396-28402.
Chen,T.,Yuan,D.,Wei,B.,Jiang,J.,Kang,J.,Ling,K.,...&Pei,G.(2010).E‐Cadherin‐MediatedCell–CellContactIsCriticalfor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Generation[J].Stemcells,28(8),1315-1325.
Yue,R.,Kang,J.,Zhao,C.,Hu,W.,Tang,Y.,Liu,X.,&Pei,G.(2009).β-Arrestin1regulateszebrafishhematopoiesisthroughbindingtoYY1andrelievingpolycombgrouprepression[J].Cell,139(3),535-546.
Du,C.,Liu,C.,Kang,J.,Zhao,G.,Ye,Z.,Huang,S.,...&Pei,G.(2009).MicroRNAmiR-326regulatesTH-17differentiationandisassociatedwiththepathogenesisofmultiplesclerosis[J].Natureimmunology,10(12),1252.
Luan,B.,Zhao,J.,Wu,H.,Duan,B.,Shu,G.,Wang,X.,...&Pei,G.(2009).Deficiencyofaβ-arrestin-2signalcomplexcontributestoinsulinresistance[J].Nature,457(7233),1146.
Zou,L.,Yang,R.,Chai,J.,&Pei,G.(2008).Rapidxenografttumorprogressioninbeta-arrestin1transgenicmiceduetoenhancedtumorangiogenesis[J].TheFASEBJournal,22(2),355-364.
Wang,Y.,Tang,Y.,Teng,L.,Wu,Y.,Zhao,X.,&Pei,G.(2006).Associationofβ-arrestinandTRAF6negativelyregulatesToll-likereceptor–interleukin1receptorsignaling[J].Natureimmunology,7(2),139.
Gao,H.,Sun,Y.,Wu,Y.,Luan,B.,Wang,Y.,Qu,B.,&Pei,G.(2004).Identificationofβ-arrestin2asaGprotein-coupledreceptor-stimulatedregulatorofNF-κBpathways[J].Molecularcell,14(3),303-317.
Xu,N.J.,Bao,L.,Fan,H.P.,Bao,G.B.,Pu,L.,Lu,Y.J.,...&Pei,G.(2003).MorphinewithdrawalincreasesglutamateuptakeandsurfaceexpressionofglutamatetransporterGLT1athippocampalsynapses[J].JournalofNeuroscience,23(11),4775-4784.
Pu,L.,Bao,G.B.,Xu,N.J.,Ma,L.,&Pei,G.(2002).Hippocampallong-termpotentiationisreducedbychronicopiatetreatmentandcanberestoredbyre-exposuretoopiates[J].JournalofNeuroscience,22(5),1914-1921.
Sun,Y.,Cheng,Z.,Ma,L.,&Pei,G.(2002).β-Arrestin2iscriticallyinvolvedinCXCR4-mediatedchemotaxis,andthisismediatedbyitsenhancementofp38MAPKactivation[J].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277(51),49212-49219.
Cheng,Z.J.,Zhao,J.,Sun,Y.,Hu,W.,Wu,Y.L.,Cen,B.,...&Pei,G.(2000).β-arrestindifferentiallyregulatesthechemokinereceptorCXCR4-mediatedsignalingandreceptorinternalization,andthisimplicatesmultipleinteractionsitesbetweenβ-arrestinandCXCR4[J].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275(4),2479-2485.
Jing,Q.,Xin,S.M.,Zhang,W.B.,Wang,P.,Qin,Y.W.,&Pei,G.(2000).Lysophosphatidylcholineactivatesp38andp42/44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inmonocyticTHP-1cells,butonlyp38activationisinvolvedinitsstimulatedchemotaxis[J].Circulationresearch,87(1),52-59.
Zhao,J.,Ben,L.H.,Wu,Y.L.,Hu,W.,Ling,K.,Xin,S.M.,...&Pei,G.(1999).Anti-HIVagenttrichosanthinenhancesthecapabilitiesofchemokinestostimulatechemotaxisandGproteinactivation,andthisismediatedthroughinteractionoftrichosanthinandchemokinereceptors[J].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190(1),101-112.
Ling,K.,Wang,P.,Zhao,J.,Wu,Y.L.,Cheng,Z.J.,Wu,G.X.,...&Pei,G.(1999).Five-transmembranedomainsappearsufficientforaGprotein-coupledreceptor:functionalfive-transmembranedomainchemokinereceptors[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96(14),7922-7927.
Jing,Q.,Xin,S.M.,Cheng,Z.J.,Zhang,W.B.,Zhang,R.,Qin,Y.W.,&Pei,G.(1999).Activationof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byoxidizedLDLin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mediationviapertussistoxin–sensitiveGproteinsandassociationwithoxidizedLDL-inducedcytotoxicity[J].Circulationresearch,84(7),831-839.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09年2月,裴钢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裴钢人才培养
科研理念
2006年3月24日,在参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届第6次会议期间,裴钢接受了“研究生教育访谈录”的专题采访。访谈中,裴钢认为:“你首先要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和动力,如果你喜欢科学,我建议你就努力去做,如果不喜欢,那就趁早挑选你喜欢的事去做。”在裴钢看来,研究生应具有的第二个素质是“矢志不移”(persistency),“你要永远不停地努力。一定要脚踏实地,基本功都要掌握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是裴钢院士对研究生的另外两个希望,他说:“科学研究是一项社会性活动,要和其他人合作来做。做科学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没有必要的胸襟,不会与别人合作,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科学和艺术一样,永远要创新,总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tobedifferent)。”
讲座报告
2009年5月18至19日,裴钢应邀参加了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第二届“G8大学峰会”(G8UniversitySummit),并代表中国大学发表主题演讲,在题为《大学之道-中国大学的伦理责任》的演讲。
2010年11月1日,裴钢应邀出席了在上海华亭宾馆举行的“学术影响力国际研讨会”开幕仪式,并作为唯一主旨发言人,在开幕仪式上做了题目为《学术影响力:同济大学的实践》的主题演讲。
2016年3月8日,裴钢在台湾世新大学以《大数据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为题作了专题演讲。
2016年4月18日,裴钢应德意志联邦学术交流中心(DAAD)邀请,出席在柏林举行的战略伙伴教育国际合作论坛,作为唯一演讲嘉宾,裴钢用英语作了题为《和而不同携手共进,推动大学贡献人类文明》的主旨演讲。
裴钢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裴钢的妻子是马兰(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评价
作为全世界细胞信号转导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裴钢院士的学术成果在业界影响颇深;作为一名培养科研人才的导师,裴钢老师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精英;作为知名高校的“掌门人”,裴钢校长有着独到的教书育人理念和实践。(《科技日报》评)
裴钢同志是著名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大学校长。他2007年8月正式就任同济大学校长,9年来,他倾情投入学校管理,为推进同济大学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裴钢同志以他对高教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对学校工作的无私奉献,对百年同济的赤诚之心,以及自身的学术影响,赢得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爱戴,也赢得了兄弟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尊敬。(同济大学校党委书记杨贤金评)
人物影响
裴钢院士奖学金
2016年7月13日,裴钢向昆明理工大学捐赠120万元设立“裴钢院士奖学金”的捐赠仪式在震庄宾馆瑾楼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