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季伦

李季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49 更新时间:2023/12/8 18:34:12

季伦(曾用名李贵林),1925年3月15日出生于河北乐亭,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李季伦从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调入北京农业大学工作,历任讲师、讲师、副教授、教授;1980年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化系进修;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季伦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工作涉及生物固氮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部门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制。

基本资料

名:李季伦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乐亭县

出生日期:1925年3月15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国立中央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首次研究了根瘤菌自生固氮的机制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生命科学进展》

曾用名:李贵林

人物经历

1925年3月15日,李季伦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1943年,李季伦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

1948年,李季伦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0年,李季伦调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工作,历任讲师、讲师、副教授、教授。

1958年,李季伦在中国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植物生长激素——赤霉素。

1973年,李季伦开始了动物增重激素——“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1980年6月,李季伦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化系进修(至1982年6月)。

1985年,李季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李季伦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2年,李季伦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5年,李季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季伦在研究固氮酶催化机制过程中,证实HD形成是固氮酶的通性,而且是绝对依赖N2的论证了伴随固氮酶催化还原N2生成NH2的同时,有两个主要的放H2反应。在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过程中发现由玉米赤霉菌所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也是高等植物的一类与发育密切有关的新型激素,由胶孢镰刀菌所产生的串珠镰刀菌素是克山病的主要致病因子。还在中国成功地开发了赤霉素(GA3和GA4+7)、玉米赤霉醇、马杜霉素、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等农用发酵产品。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9月,李季伦编写、翻译了300万字的专著,编著有《微生物学》(与俞大绂教授合编,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微生物生理学》(主编)等六部设计规范,发表论文130篇。

承担项目

截至2013年9月,李季伦先后主持了项目有“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十五”攻关等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李季伦始终把实验室作为重要的育人阵地来抓,言传身教,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本领。他还建立了一套对研究生严格管理办法:1.课题的选择,尽可能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基础特长与爱好,由研究生自由选择,共同讨论决定;2.对研究生采用定期集体讨论和日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规定每两周一次研究生汇报会,全体研究生参加,由各人汇报自己两周来的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3.组成研究生梯队,以老带新;4.因材施教,保障质量,对表现差的研究生,几经教育进展不大,便提出衷告,如不改正,课题不能完成,不授学位。对基础好的,让他们自己队里思考和开展工作;5.严格要求,培养好的学风,工作前必须制定周密计划,工作中必须集中精力,实验室必须安静快节奏,对待实验结果分析要慎重,决不允许虚假和浮夸;6.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李季伦科研工作自己动手,在他的带动下,研究生和教研组的年青老师的动手能力都很强。

讲授课程

截至2015年10月,李季伦先后讲授《普通微生物学》、《真菌学》、《微生物生理学》、《生物固氮》、《微生物研究技术》等课程。

指导学生

截至2015年10月,李季伦先后培养研究生7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人,带博士后2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3年—1995年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1985年—1991年

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5年—1988年

《微生物学报》第四届编委会副主编

1988年—2006年

《微生物学报》第五、六、七、八届编委会主编

1991年—1995年

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

1991年—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主编(中、英文版,2002年至今)

1992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4年—1996年

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

2006年—2021年

《微生物学报》第九、十、十一届编委会顾问

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人物评价

他的研究很小,小到只能用显微镜去观察;他的研究又很大,关系着国计民生,祖国荣誉。他是李季伦,一个一心扑在科学研究上,用燃烧生命的奉献,执着于研究的科学家。(新华网评)

标签: 李季伦

更多文章

  • 李家洋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家洋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198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91年获得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

  • 李劲松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劲松

    李劲松,1971年10月出生于江西南昌,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劲松1993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96年7月获得扬州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7月—1999年8月历任扬州大学助教、讲师;2002年7月

  • 李蓬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蓬

    李蓬,1965年10月出生于江西宁都。分子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校长,“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首席科学家”。1987年李蓬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1988年获得中美CUSBEA奖学金留学美国;1995年获得加州大

  • 梁栋材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梁栋材

    梁栋材,男,1932年5月29日出生于广东广州,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二任所长。1955年,梁栋材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1960年,获得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65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皇家研究

  • 梁智仁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梁智仁

    梁智仁,1942年7月10日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南海,骨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大学荣休教授、李嘉诚医学院矫型及创伤外科学系与生物化学系荣誉教授和前主任,香港公开大学荣休校长。梁智仁于1965年从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1981年至2003年担任香港大学医学院骨科学系讲座教授及

  • 林其谁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林其谁

    林其谁,1937年12月15日出生于福建莆田,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细胞研究组织主席,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主席。1959年林其谁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7

  • 林圣彩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林圣彩

    林圣彩,1963年10月出生于福建三明,代谢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圣彩于1984年从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1991年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在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至2001年担任新加

  • 刘新垣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新垣

    刘新垣,1927年11月7日出生于湖南衡东,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2年刘新垣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河北医学院任教;1963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所

  • 刘耀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耀光

    刘耀光(1954年3月-),男,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植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九三学社广东省委院士与杰出学者委员会主任。1981年,刘耀光毕业于华南农学院。1988年,获日本香川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

  • 刘允怡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允怡

    刘允怡,1947年6月22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南海,肝胆胰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卓敏外科研究教授、和声书院院长。刘允怡于197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1995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1999年任香港外科医学院主席;1996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