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1966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校(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委员。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担任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得第十八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7年9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2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负责人、获得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一等奖。主要从事精神医学和睡眠医学领域的公共卫生政策、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和干预策略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陆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安庆市
出生日期:1966年9月
毕业院校:华西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提出了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和成瘾防复吸治疗的新理念,发现了快速抗抑郁的新靶点,建立了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方法,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Science、NatNeurosci、JAMAPsychiatry、MolPsychiatry、AmJPsychiatry、NatCommun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总引用2.7万余次,连续入选Elsevier发布的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术论著
主持编制了《中国睡眠医学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南》、《中国失眠障碍综合防治指南》、《中国物质使用障碍防治指南》等一系列临床指南,主编《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六版)》、《精神病学》等多部精神医学领域权威著作和供全国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使用的规范教材。
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重大科学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成果奖励
先后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