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连达

李连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26 更新时间:2023/12/6 6:13:32

连达(1934年7月24日—2018年10月18日),辽宁沈阳人,中药药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于1956年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工作,先后担任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老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主任;2018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李连达在中国国内建立动物人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负责制定中国第一个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与技术规范;首创中药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心导管移植治疗冠心病的新方法,倡导加强中药安全性研究。

基本资料

名:李连达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省沈阳市

出生日期:1934年7月24日

逝世日期:2018年10月18日

毕业院校:北京医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4年7月24日,李连达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51年9月—1956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6年7月,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工作。

1980年1月,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基础室副主任。

1985年1月,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基础室主任。

2000年,被聘任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批首席研究员。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5年1月,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主任。

2008年,因论文造假,被浙江大学解聘药学院院长职务。

2009年2月5日,李连达第一次对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的安全性提出了批评意见。

2018年10月18日11时5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主要成就

李连达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连达的研究成果包括:一、首次建立中国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得到学术界公认及官方认可,并在中国推广应用。建立一些新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成为全国应用的标准方法,使中药研究与新药审评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及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二、揭示“血瘀证”科学内涵,阐明“活血化瘀”治疗的基本规律与作用机理。提高疗效、扩大适应症,自主或合作研制了冠心Ⅱ号等新药,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推动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起到带头作用,在中国国内外掀起活血化瘀研究的新高潮,促进了中医事业的发展。三、首创“中药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心导管移植治疗冠心病”新疗法,解决了供体困难、排异反应、开胸手术风险、费用昂贵及伦理道德等难题。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易于推广,为冠心病治疗开拓了新领域,为干细胞移植建立了新途径、新方法。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连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2年

心肌细胞培养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2年

治疗心血管病植物药—地奥心血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7年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专著)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8年

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科技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5年

著名古方生脉散的基础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7年

青木香及冠心苏合丸安全性评价的示范性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7年

治疗心血管药物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研究与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李连达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18年10月,李连达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50人,多人已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学术骨干。

李连达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1999年

中国药学发展奖中药奖

2003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7年

唐氏中药发展奖(和应用研究领域)

中国中医科学院、美国唐仲英基金会

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3年4月

中奥中医药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第八、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第七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评价

李连达为推动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发展及中医药研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五十九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献身于中医药事业,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勇于创新,在中医理论、中药研究、新药研制及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李连达在中药药理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他的工作对中药药理学研究影响深远。他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为祖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李连达同志治丧工作小组评)

人物事件

论文造假事件

2008年11月18日,全欧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特别专家小组的祝国光教授在芬兰给浙江大学的卫校长发去了一封题为《提倡严谨治学,反对学术造假》的信。信中祝国光告诉杨卫:有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署名的三篇论文有学术造假问题。经全欧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特别专家小组认真研究认为,论文作者不仅一稿多投,而且还存在严重造假。曾经刊登该研究小组论文的德国《NSA药理学杂志》、荷兰《人种药理学杂志》、英国《本草疗法研究》、波兰《药理通报》等先后公开发表声明,称这是“科学的欺诈行为”,并将这些已发表“学术论文”删除,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008年12月6日晚,祝国光又给浙大杨卫校长发去一封信。信中说发现李连院士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两篇文章,先以英文发表在中国国外期刊,然后隔数月或年余,又在中国国内以变换第一作者为李连达院士的名义发表,并且中文的论文没有提及任该文已经用英文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甚至在其参考文献中也未列上。“说明作者是有意避开已经发表的相同文章!”媒体调查共有十三篇论文被指造假。

浙江大学新闻发言人以书面的形式就此事对媒体公布了学校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称“论文造假事件”主要是李连达院士所带的博士后贺海波个人行为,其他作者并不知情。文中说,“2008年10月16日,浙江大学药学院务副院长收到某教授的邮件,投诉他已经毕业的博士生、原浙大博士后、时任浙大副教授贺海波在论文中末经他本人同意使用了他的研究组的数据,属剽窃行为。浙江大学药学院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十分重视,当即开始了调查。贺海波已学院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向他的博士导师当面作了检讨。

名誉侵权

2014年9月16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李连达侵犯名誉权一案,经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两审法院审理,作出终审判决:李连达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30万元。这起涉及上市公司与工程院院士的名誉侵权之争历经5年终于尘埃落定。

2017年9月4日至9月15日,李连达在博客上连载三篇文章炮轰复方丹参滴丸在美国三期临床惨遭失败,其原因在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不符合注册要求,药品本身疗效不佳。

2017年9月19日,天士力集团在报刊上刊登了整版说明,称复方丹参滴丸三期临床研究顺利,李连达院士发表上述文章是出于个人恩怨。

标签: 李连达

更多文章

  • 徐德龙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徐德龙

    徐德龙(1952年8月3日—2018年9月21日),甘肃兰州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徐德龙于1976年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83年获得南京化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

  • 王梦恕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梦恕

    王梦恕(1938年12月24日—2018年9月20日),中共党员,河南省温县人,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王梦恕考入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

  • 林祥棣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林祥棣

    林祥棣(1934年2月8日—2018年7月29日),江苏南通人,光电技术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科技大学首任校长。1952年林祥棣从南通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光学仪器专业;1956年本科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

  • 刘彤华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彤华

    刘彤华(1929年11月13日—2018年7月8日),女,江苏无锡人,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刘彤华于1953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第六军医大学病理系工作;1954年在第七军医大学病理系工作;1957年在中国协和医学院病

  • 刘伯里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伯里

    刘伯里(1931年3月17日—2018年7月02日),江苏常州人,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伯里于1953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来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担任北京

  • 李载平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载平

    李载平(1925年8月17日—2018年5月3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载平于1947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生化教研组工作;1958年担任放射生物学研究室副室主任和课题组长;196

  • 吴德昌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德昌

    吴德昌(1927年10月22日—2018年5月10日),江苏武进人,放射毒理学与辐射防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师。吴德昌于194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49年8月参加工作;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

  • 艾兴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艾兴

    艾兴(1924年8月24日—2018年4月7日),江西东乡人,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教育家,中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艾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厦门大学机械系助教、讲师;1953年进入山东工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

  • 戴复东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戴复东

    戴复东(1928.4.25-2018.2.25),汉族,出生于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市人,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52年7月,戴复东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52年,分配到同济大学任教;201

  • 何友声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何友声

    何友声(1931年7月28日—2018年1月17日),浙江省宁波市人,水动力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原党委书记。何友声于1952年从同济大学流体力学专业毕业,之后进入大连工学院造船系工作,担任秘书、助教;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