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艾兴

艾兴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72 更新时间:2023/12/16 7:07:19

艾兴(1924年8月24日—2018年4月7日),江西东乡人,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教育家,中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艾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厦门大学机械系助教、讲师;1953年进入山东工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被聘为江苏大学兼职教授;2018年4月7日在济南逝世,享年95岁。艾兴一直专注于切削加工及刀具和刀具材料、超硬材料加工等机械加工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基本资料

名:艾兴

外文名:XingA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东乡县

出生日期:1924年8月24日

逝世日期:2018年4月7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切削用量手册》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生平

1942年12月,艾兴考入厦门大学机电系机械专业。

1947年12月,艾兴从厦门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厦门大学机械系助教(1947年12月至1948年7月)、讲师(1948年7月至1953年7月)。

1953年10月,艾兴进入山东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山东工业大学,2000年合组为山东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

1999年,艾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8年4月7日7时45分,艾兴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逝世,享年95岁。

主要成就

艾兴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艾兴首创融合切削学与陶瓷学于一体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截至2014年12月,艾兴先后开发成功6种陶瓷刀具,其中3种属国际首创。创建了超声与断续磨——间隙脉冲放电复合加工理论和技术,开发了专用直流电源和砂轮,研制了专用数控机床。首创复杂表面分解重构理论,开发了相应软件系统。

学术论著

1966年,艾兴主编了中国第一部《切削用量手册》,后于1985、1994年分别再版;截至2018年4月,艾兴一共出版教材和著书9本、发表论文360多篇。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4.01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2卷加工技术卷第2版》

先逵主编;艾兴主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07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艾兴,肖诗纲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02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3版》

艾兴,肖诗纲编

2003.10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艾兴等编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03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艾兴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11

《切削刀具的强度和耐磨性》

(苏)洛拉得泽著;艾兴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07

《陶瓷刀具切削加工》

艾兴,萧虹编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01

《切削用量手册》

艾兴,肖诗纲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66.06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3版》

艾兴,肖诗纲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66.06

《切削用量手册》

艾兴等编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66.06

却润滑液对铰削40号铬钢的影响》

艾兴编

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情报所

1964.04

《切削用量手册选编》

艾兴,陶乾,萧诗纲

期刊论文

艾兴,邓建新.SiC晶须对Al2O3/TiB2/SiCw陶瓷刀具材料高温断裂韧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1996(1):85-89.

艾兴.大力发展和应用现代陶瓷刀具提高切削加工效益[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1998(1):36-39.

XingA,JunZ,ChuanzhenH,etal.Developmentofanadvancedceramictoolmaterial—functionallygradientcuttingceramics[J].MaterialsScience&EngineeringA,1998,248(1–2):125-131.

艾兴,赵军.推动陶瓷刀具研究走上国际先进行列[J].中国机械工程,1999,10(9):1033-1035.

艾兴,陈元春,久立,etal.陶瓷粉末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性能[J].工具技术,1999,33(8):3-4.

艾兴.高效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0,2(11):40-51.

艾兴,邓建新,赵军,etal.陶瓷刀具的发展及其应用[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0(9).

艾兴,刘战强,赵军,etal.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进展和未来[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8):21-25.

艾兴.高速切削技术和刀具材料现状与展望[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32-36.

艾兴,刘战强.高速切削综合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02(3):20-23.

艾兴.发展高速切削采用先进刀具[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3(9):1-1.

艾兴.坚持自主创新加速发展和应用先进加工技术提高加工制造水平[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6(1):36-40.

AiX,ZhaoJ,LiuZQ,etal.ResearchandDevelopmentofHighSpeedCuttingTribology[J].KeyEngineeringMaterials,2006,315-316:5.

艾兴,刘战强.两岸机电新技术暨产学合作与交流[J].国际学术动态,2007(1):51-51.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本人位次

大型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机理及精度保障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5年-2008年

140.0

第一位

高温自润滑刀具的设计及其润滑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3年-2005年

24.0

第二位

基于多尺度高阶理论的纳米复合梯度功能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2003年-2007年

70.0

第二位

型号工程数控高速刀具研制

课题

2005年-2008年

30

第一位

高速切削摩擦学及刀具寿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5年-2008年

27

第二位

航空用钛合金高速加工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国防基础科研项目

2005年-2008年

160

学术负责人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9月,艾兴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和部级优秀教材奖各1项,专利7项。

时间

奖励名称

授予单位

1997年03月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教育委员会

2004年11月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教育部

艾兴人才培养

教学思想

艾兴认为:做人要老老实实的,做学问也要老老实实的,追求真理,造福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坚信在科学上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并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他提倡静心治学,不要将急功近利、浮躁之风带到学术方面来。

指导学生

在学术科研上,艾兴带学生做实验,对每个实验数据都亲自核对。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与青年教师、研究生合作写论文、著书时,常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他自己提出的研究项目,却支持他的学生去申。截至2018年9月,艾兴先后培养了硕士生100人,博士生和博士后60余人,被评为2002和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教育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9月,艾兴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和部级优秀教材奖各1项。

时间

奖励名称

授予单位

1989年09月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国家教育委员会

艾兴荣誉表彰

时间

奖励名称

授予单位

2000年04月

中国先进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9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9年09月

中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工会委员会

1988年06月

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中共山东省委

社会任职

艾兴先后兼任中国高校切削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特邀理事,山东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香港城市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个人生活

勤恳治学毕生耕耘

无论是艾兴的亲传弟子,还是受艾兴影响成长起来的专家学者或是艾兴的家人,都对艾兴教授勤奋学习的态度有着很深的印象。艾老师数十年如一日,耄耋之年仍然耕耘在教学科研一线,一生践行“贡献就是幸福,时间就是生命”的人生信条。山东大学教授、艾兴的弟子刘战强回忆说,艾老师的记忆力非凡,办公室、家里那么多文献资料、书籍,放在哪里,他都能记得一清二楚,需要那个资料,他张口就来,说在那个书橱,第几个格;听他上课时,中间有人找他打断他或接听完电话,他回头再讲时,绝对接着刚才中断时的下句讲,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他的专业英文水平很高,他的日语、俄语虽然发音不准,但阅读翻译都很专业。超人的记忆来自他的勤奋,艾老师记下了大量阅读笔记,他对制造学科、国家经济形势如GDP等数据信手拈来,从来不用查资料。艾兴的毅力也非常人能及,坚持爬山、游泳30年从不间断;牙疼时咬着棉签,坚持科研;特别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腰椎颈椎怕受凉,四五月份他穿着厚厚的棉裤,受着济南高温的煎熬,忍痛坚持每天到办公室,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如不是每天亲眼所见,也是难以想象的。艾兴先生的女儿艾量说,感觉父亲从没有下班,没有周末,回到家也一直在学习,到90多岁依然如此;为了练习外语,在50多岁时背诵整本俄语词典,七八十岁高龄依然坚持收看英文频道;一直坚持手抄报,家里手抄报一本本整整齐齐的堆积如山。

严师慈父甘为人梯

艾兴常说“教不严,师之惰”。“在学术上,他要求严格,数据的来源、公式的推导,要求绝对准确。”艾兴院士的秘书刘继刚说,艾兴老师一直到去世前仍坚持亲自批改研究生论文,小到字里行间的标点符号,大到论文结构,艾老师都与学生反复推敲和讨论,有的论文修改次数都达到5-6遍。而对于论文中的公式,艾兴老师更是亲自推算,曾有学生向艾老师辩解过,说这些公式都是引用他人论文上的,结果艾兴老师却说,任公式,无论来源于哪里,都应得到反复的演算和推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博士论文的严谨,这才是治学的态度。工科学生容不得半点马虎,任何错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艾兴院士学生、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万熠对艾老师晚年修改学生论文的印象特别深刻,艾老用放大镜,然后手指头指着文字,一行一行地看,用红色的铅笔在旁边做很多标注。学生们都说在别人那里60份及格,在艾老师那里75份才算及格;别的课程都能得到90分以上的高分,艾老师的可能85分就算很好了。艾老师虽对学生非常严厉,但学生们都说艾老师是“慈父”。山东大学教授邓建新说艾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是很关心、体贴学生的生活。他亲自带学生做实验,对每个实验数据都亲自核对,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在与青年教师、研究生合作写论文、著书时,艾兴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他自己提出的研究项目,却支持他的研究生去申报,把荣誉让给别人,自己默默奉献。生活上,当学生生病时他动员大家联系大夫,60多岁时冒着高温去病房看望学生;虽物质不富裕,但当学生家属生病时,就将自己单位发的大白菜大葱送到学生家里。

淡泊名利虚怀若谷

艾兴先生做人一贯低调,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教师,他经常到中国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讲学,不辞辛劳地播洒着科学和知识的种子,无论是面对同行们的求教还是企业界的咨询,他都有求必应,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他时刻关心学院的改革发展,关心着学院一批又一批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心甘情愿的为学院的发展不辞辛苦、操劳奔波,心甘情愿地伏下身子为这些学术后继者甘当铺路石和人生导师。刘继刚回忆第一次见到艾兴老师的场景,艾老师为了缓解他心中的紧张对他说,“做我的秘书,其实不难,不要紧张,对于每个人来说,每份职业只是人在社会中的一个记号,要想做事,首先就要学会做人,只有堂堂正正的做人,才能做到认认真真、光明磊落的做事。”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赵军说艾老师的一生就是对“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的最好诠释。他在科研工作中一贯谦虚谨慎,待人诚恳,从不以权威和专家自居,每当有学者来访或企业专家来校咨询称他艾院士时,他总会笑着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授,不要叫我什么院士,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向你们学习呢”。艾老师的高尚品格一直收到学院同事的敬仰,因此遇到推选先进的事情艾老师总是第一个被推选出来,但艾老师总是说自己的荣誉已经够多了,要将机会都让给年轻人,给他们铺路搭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唐委校教授说,从认识艾老师,就总感觉老师与别人很不一样,多年过去了总结为学者之专注、师者之坚守。正是艾老师辛勤耕耘,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奖掖后学,提携晚辈的品格,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为中国切削和先进制造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一生俭朴始终向党

参加座谈会的老师无一不感佩于艾兴老师的勤俭节约。艾兴先生的女儿艾量说,俭朴已经是融入父亲血液里的品格。艾老师手中的科研经费为数不少,但在使用过程中却“锱铢必较”。因为他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国家和人民给你的钱,是用于科研工作的,是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给你的重托,我们要让国家的每一分钱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赵军眼中的艾老师生活异常简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件外套他穿了几十年,他办公室里的几个木橱也用了几十年,他常说橱子只是用来存放文件的,不是用来展示的,既然还能用为什么要换呢?他个人也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和学生,草稿或非正式的文件使用打印过的纸早已成为了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他还常把出席各种会议时发放的塑料文件袋和笔记本分给学生使用,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节约国家每一点资源树立一个榜样。就是这样一个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的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主动向党组织缴纳5000元特殊党费;家里的物件几乎没有40年以下的,就连穿的几件衬衣都是补丁重重,但汶川地震时他却毫不犹豫的捐出了自己的唯一一件军大衣。“我是一名党员”、“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应该带头”等,这是日常工作中艾老师常说的话。艾老师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一直到近90岁高龄,不管是政治学习,还是组织生活,艾老师都是准时到会议室,山东大学教授、机制所党支部书记张进生说,学习笔记更是记了厚厚一摞。艾先生始终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政治觉悟、政治站位都很高,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学院开展的每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都能够起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时时刻刻心系国家的发展,一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

人物评价

艾兴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砥砺慎思、提携后辈;他的逝世,是山东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山东大学评)

艾兴院士长期致力于机械加工领域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应用,在国际国内机械工程教育领域和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大众日报》评)

艾先生的学识和人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以艾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成就和贡献是学院的宝贵财富,全体山大机械人都应该倍加珍惜,今后学院还将开展一系列追思艾兴院士的系列活动,凝练“艾兴精神”。(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仇道滨说)

正是先生面对挫折从不低头的坚毅品格,才使他在无经费无政策支持艰难情况下,一直坚持切削加工领域的研究从未间断,才有了目前全国最大的切削加工团队,山东大学才有了“切削加工的圣地”的盛誉。(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黄传真说)

奉献教研七十载,先进制造花常开。陶瓷刀具树旗帜,高速切削领时代。分解重构立意巧,复合加工出新彩。弟子三千遍四海,山高水长师恩在。(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建华在艾兴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上)

后世纪念

2018年9月9日,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艾兴院士追思会暨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在千佛山校区创新大厦举行。

标签: 艾兴

更多文章

  • 戴复东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戴复东

    戴复东(1928.4.25-2018.2.25),汉族,出生于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市人,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52年7月,戴复东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52年,分配到同济大学任教;201

  • 何友声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何友声

    何友声(1931年7月28日—2018年1月17日),浙江省宁波市人,水动力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原党委书记。何友声于1952年从同济大学流体力学专业毕业,之后进入大连工学院造船系工作,担任秘书、助教;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56年

  • 管德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管德

    管德(1932年7月12日—2018年1月9日),男,汉族,北京人,飞机气动弹性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1949—1952年,管德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1952—1956年,在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办公室调研科负责局刊《通报》编辑;1956—19

  • 童志鹏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童志鹏

    童志鹏(1924年8月12日—2017年12月19日),男,浙江慈溪人,电子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童志鹏毕业于交通大学;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1957年,担任国家电信工业局总工程师;1957年—1976年,担任十院第十研究所副所长;1976年—198

  • 高伯龙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伯龙

    高伯龙(1928年6月29日—2017年12月6日),激光陀螺专家,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形激光器研究室主任。1951年高伯龙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工作;1954年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调到该校物理教研室工作,先后担任主

  • 陈吉余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吉余

    陈吉余(1921.9.17-2017.11.28),男,河口海岸学家。江苏省灌云县人。1947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主要从事与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学研究工作,2017年11

  • 陆钟武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陆钟武

    陆钟武(1929年10月2日—2017年11月27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冶金热能工程学科创始人、工业生态学开拓者、冶金热能工程和工业生态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陆钟武于1946年从重庆南开中学考入南京中央大学;1950年从大同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53年从东北

  • 曹楚生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楚生

    曹楚生(1926年6月2日—2017年11月19日),江苏省无锡人,水工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曹楚生于1948年从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1年响应中央号召,自愿率领学生投身治淮,历任水电部西北、天津等设计院正副总工程师等职;1956年

  • 李正邦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正邦

    李正邦(1933.05.07-2017.10.24),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1952年李正邦从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57年提前毕业调入师资研究生班;1958年分配到冶金建筑研究院冶金装备所;1963年末调入钢铁研究总院,担任

  • 朱英国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英国

    朱英国(1939年11月1日—201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植物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英国于1964年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之后进入湖北孝感县白沙公社工作;1967年进入武汉大学工作;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至1978年在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