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建士

朱建士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43 更新时间:2024/1/2 3:49:23

朱建士(1936年3月28日—2011年12月18日),湖南长沙人,流体力学、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朱建士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等职;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担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至2004年担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2004年被任命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2011年12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75岁。朱建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及检验核武器爆炸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工作。

基本资料

名:朱建士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936年3月28日

逝世日期:2011年12月18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理论爆轰物理》《爆轰波理论》

人物生平

1936年3月28日,朱建士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1942年,应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南分会第二保育院院长齐新之邀,朱建士的母亲章荃在茶陵就职,朱建士随之进入湖南第二保育院,成了一名保育生。

1946年,朱建士以第三名的成绩从育幼院毕业,随即考入长沙的长郡中学。高中阶段,朱建士担任了班主席(即班长),期间获得了优秀学生的称号,还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1954年,朱建士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录取专业为数学力学系。

1958年,朱建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同年9月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等职位。

1962年初,第九研究院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到221厂(位于青海省海晏县),朱建士作为该小组第一批成员之一,于1963年3月赶赴青海金银滩草原221厂。

1964年7月,朱建士入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作业队,在所有队员中,他是唯一一个从原子弹研制最初的理论探索,到把原子弹试验装置最终送上试验铁塔的理论设计工作者。

1981年6月,朱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0年,朱建士担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1995年,朱建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002年,朱建士担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

2004年11月,朱建士卸任中国工程院能源学部主任后,被任命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

2011年12月18日,朱建士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5岁。

主要成就

朱建士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朱建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及检验核武器爆炸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工作。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第一代核武器的改进和小型化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研制任务;完成一系列有关理论研究,为以后小型初级中子点火的理论工作奠定基础。在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中,参与的核武器初级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中国核武器的物理设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从目标规划的制定,技术路线的选取,组织实施到具体技术工作都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各次核试验的成功和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术论著

截至2011年12月,朱建士出版了《理论爆轰物理》等专著,撰写了《定爆轰数值模拟中人为粘性与人为反应的选取》、《爆轰中侧膨胀和人为粘性反应》等研究论文和报告。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1年12月,朱建士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防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5年

核武器的一种新原理突破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6年

核武器新构形的理论设计

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工核热微聚变增强装置

国家发明三等奖

朱建士人才培养

2005年1月,朱建士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锐意进取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工作报告,全面阐述了他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同年7月,在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上,朱建士和与会者们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探讨了发展思路。随后,课程建设、能力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各项举措相继出台实施。

2011年10月25日,朱建士应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和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邀请,以钱学森先生《工程和工程科学》一文为提纲,做了一场学术报告,朱建士在报告中详细论述了钱学森先生的工程科学思想,并结合自己五十多年来的科研工作,用参与两弹研制的经验佐证了钱学森先生文中的观点:一个合格的工程科学家要知道所建议的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到底怎么样;如果该建议可行,要知道实现这个建议最好的途径是什么;如果失败了,要知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改正。为此要求工程科学家掌握:工程设计和实施的原理、工程问题的科学基础、工程问题的数学方法,而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化学、数值计算等方面的基础,对工程科学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朱建士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4年

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002年

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社会任职

朱建士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六届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朱建士是母亲章荃的第四个孩子,为寓意他出生时母亲正值30岁,是而立之年,便将他的小名取作“立四”,他的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但及至成家,却家道中落,父亲朱干患脑病留下严重后遗症而无法自理,常年寄居在亲戚家养病,一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一人教书勉强维持。

健康状况

2011年12月10日至11日,朱建士参加在重庆市召开的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他感觉不适,经第三军医大检查,疑似肺炎,经过治疗好转。医生建议他住院静养。但他记挂着工作,提出要回绵阳一边工作一边治疗。在病房里,他依然密切关注着国家核武器安全性重大课题的进展,深入思考着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与探望他的同事探讨十年工作规划的完成情况,梳理出工作重点,明确技术路线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与研究生部的职工谈未来的工作设想和实施方案。12月18日,朱建士病情意外恶化不治逝世。

人物评价

朱建士的工作经历伴随着中国核武器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向具有较高水平发展的全过程,也使他从一个年轻的普通科技人员,成长为一名具有较高理论造诣的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专家和担任起核武器理论设计领导工作的管理者。他一生几十年如一日,孜孜探索,默默奉献。他为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和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普中国评)

标签: 朱建士

更多文章

  • 孙才新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才新

    孙才新(1944年12月13日—2011年11月25日),重庆垫江人,高电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是重庆大学副校长、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孙才新196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87年任重庆大学副教授;1989年任重庆大学教授;1995年任重庆大学电

  • 刘兴洲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兴洲

    刘兴洲(1933年3月17日—2011年11月6日),天津市人,冲压发动机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三十一研究所研究员、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科技委顾问。刘兴洲于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发动机系;1952年随院系调整转入北京航空学院;1956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1957年进入中国航天科工

  • 陈新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新

    陈新(1932年1月12日—2011年6月26日),男,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是中铁大桥局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1953年,陈新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月,任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1983年,任中铁大桥局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1995年,

  • 高守一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守一

    高守一(1927年4月29日—2011年5月21日),辽宁新民人,细菌学与霍乱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守一于1950年从国立沈阳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调到中央卫生部流行病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59年作为交换学者由卫生部派往印度卫生

  • 董海山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董海山

    董海山(1932年10月18日—2011年2月3日),出生于河北省滦州市,含能材料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海山于1956年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1957年赴苏联留学;1961年获得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在

  • 梅自强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梅自强

    梅自强(1929年4月26日-2010年8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纺织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47年梅自强考入南通学院(今公立南通大学)纺织工程系;1951年本科毕业后前往东北纺织管理局工作;1952年被选送到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习;1953年进入

  • 刘耕陶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耕陶

    刘耕陶(1932年5月6日—2010年2月27日),男,汉族,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化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1年6月—1956年6月,刘耕陶在湖南医学院药物学专业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56年6月—1964年

  • 徐乾清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乾清

    徐乾清(1925年12月16日—2010年1月9日),出生于陕西省城固县,防洪工程与水利规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乾清于1949年从交通大学毕业,先后担任水利部、水电部工程师、副处长、处长,水利部科技局副局长,水电部计划司副司长、部副总工程师,水利部副总工程师等职;1992

  • 张在明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在明

    张在明(1942年7月4日—2009年12月4日),河南省济源市人,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岩土工程与工程勘察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勘察大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建设部全国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在明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建筑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2年至19

  • 陈先霖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先霖

    陈先霖(1928年9月27日—2009年1月31日),四川省遂宁县人,冶金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先霖于1949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工作;1954年进入北京钢铁学院任教,历任机械系冶金机械教研室主任、机械系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