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麟(1928年9月4日—2012年4月12日),上海市人,化学合成及药物合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瑞麟于1950年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之后在中国科学院轻工部从事技术工作;1952年至1978年就职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历任技术员、工程师、甾体激素组组长;1978年调至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工作,担任药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94年退休后担任科研所国家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顾问;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被聘为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2012年4月12日因病去世,享年84岁。李瑞麟长期从事于避孕药物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瑞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28年09月04日
逝世日期:2012年04月12日
毕业院校:大夏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28年9月4日,李瑞麟出生于上海市。
1943年,从常州市第一中学毕业。
1950年,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之后在中国科学院轻工部从事技术工作。
1952年—1978年,就职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历任技术员、工程师、甾体激素组组长。
1978年,调至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工作,担任药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94年,退休后担任科研所国家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顾问。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被聘为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2012年4月12日,在上海市瑞金医院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4岁。
主要成就
李瑞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瑞麟于1964年研制成功1号避孕药(炔诺酮)、2号避孕药(甲地孕酮),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1969年又研制成功中国首创53号探亲避孕药(双炔失碳酯Ancrdrin)。1988年研制成功国际最新抗早孕药物米非司酮(RU-486)。同时又研究发现“AC—7619”抗癌新药,临床试用2000多例,疗效显著。1996年研究成复方抗早孕药。1998年研究发现抗前列腺坛生新。2001年又研究发现每月仅需服药一次的简便口服避孕药。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2年4月,李瑞麟先后获得国家计生委“七五”RU-486科技攻关二等奖,国家科委RU-486国家科技攻关二等奖,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二次。
李瑞麟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李瑞麟在一次深入工厂指导放大试产时,反应瓶突然爆炸,玻璃碎屑嵌入眼睛,经抢救,他的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为0.1。
人物评价
李瑞麟是中国女用计划生育药物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李瑞麟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落实基本国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生殖保健技术开发方面做出了贡献。(常州市正行中学评)
李瑞麟热爱祖国,敬业奉献,治学严谨,勇于创新,谦虚谨慎,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中国工程院三局医药卫生学部办公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