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乔清秀

乔清秀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70 更新时间:2023/12/11 17:02:29

乔清秀(1910~1944)中国河南坠子艺人,河南坠子北路调的创始人之一。原名袁金秀。河南内黄人。是河南坠子北路调创始人之一,以吐字俏利、旋律悠扬的“巧口”著称。她幼时接受多种民间戏曲和说唱艺术的熏陶,拜乔利元为师,学唱河南坠子的短段曲目。1924年开始登台演出。1939年举家赴沈阳演出,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迫害,乔利元惨死,乔清秀返回天津,精神失常。于1944年病故。乔清秀曾经前辈名家潘春聚、张金忠的指导,演唱技艺高超,演唱风格清新,行腔明快婉约,嗓音纯净甜润。与程玉兰、董桂枝形成河南坠子三大流派鼎立曲坛之势。

基本资料

中文名:乔清秀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0

逝世日期:1944

职业:中国河南坠子艺人

性别:女

简介

乔清秀(1910~1944),河南坠子泰斗级人物,乔派坠子创始人之一。乔清秀是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店集村人,本名袁金秀。她的少年生活非常凄苦。父亲袁相巽吸食鸦片,为筹毒资,暗地里将袁金秀、袁双玉姐俩及其妻袁张氏卖给人贩子。幸亏金秀娘闻信儿早,带着金秀姐俩躲到了河北大名县的娘家。后父亲吸毒致死,母亲迫于生活改嫁,金秀便留在了姥姥身边,一边干活,一边上学堂。没有父母关爱的袁金秀在打骂声中长大,身体瘦弱,七八岁还扶着墙走路,又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在她十四岁时,恰遇河南南乐县艺人乔利元来大名县行艺,借宿于金秀姥娘的隔壁。金秀十分喜欢乔利元的演唱,乔利元也觉得金秀是个学习坠子的好苗子,遂收金秀为徒。

学艺

金秀随乔利元学艺,尽显天分,对坠子的热爱也日渐加深。“大姐可要强,不吃不喝也得把曲儿唱好,免得别人瞧不起。”乔清秀的一个妹妹阮秀娇评价她说。乔利元原是梨花大鼓艺人,后改唱坠子,故其腔调中仍带有明显的梨花大鼓味儿。金秀就在这样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条件,精心创造,逐渐唱出了新腔。不久后,二人搭档到邢台演出,好评如潮。这为乔派坠子的的诞生创造了良好基础。1926年秋,金秀十六岁,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回大名姥姥家过正常日子,二是答应乔利元的要求嫁给他。个性中深藏叛逆色彩的金秀选择了后者:嫁给师傅,随他说一辈子书。这件事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金秀家人和曲艺行内的双重反对。但金秀决定了就不再回头,并改名乔清秀,更显出了她的叛逆与固执。

“二乔”更叛逆的行为还在艺术追求上。当乔利元发现这个灵秀的女孩子学说中长篇一天一夜能学会800句唱词,深感自己已教不了乔清秀,便冲破门户之见,给乔清秀请了梨花大鼓名家潘春聚,后又让乔清秀拜名艺人张金忠为师,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开始清秀还和乔利元唱对口,不久她便一人撂单了。他们在冀鲁豫交界一带活动,享有盛誉。

这时候乔清秀班底里另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康元林。康元林原是著名演员李玉凤的琴师,当清秀在临清演唱时,康元林被乔利元请来为清秀伴奏。当他发现自己的风格更适合乔清秀时,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清秀,直至清秀过世。康元林的伴奏与大多数琴师不同,虽琴艺高超,但十分简练,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乍一听有些弦不随腔,但听久了会觉得别有韵味,将清秀的演唱烘托得恰到好处,很好的突出了清秀那甜美的嗓音。康元林的伴奏,无论是走过门、拖唱腔,或是助声情、造气势,都成了乔派坠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济南著名琴师王云峰说,乔清秀去张家口演出,康有事不能随行,临时换了琴师,结果栽在了张家口,一月的合同两天便完。乔清秀说:“今后除了康元林,谁的弦也不用。”

1929年,应天津玉茗春茶楼之邀,乔清秀赴津演出。这是他人生的拐点,也是河南坠子的拐点。

乔清秀在天津演出这一段时间,对自己的艺术可谓呕心沥血。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境界,从曲目到唱腔、表演,甚至开场前的鼓套子、音乐伴奏等,清秀、利元和琴师康元林、老师潘春聚等都在逐一进行改进。在玉茗春茶楼一开始便日夜两场,开正书前先唱一小段。一日夜场,开场前先唱的是《三堂会审》,谁知一曲未了,掌声雷动,场子何止“开花”,而是“炸场”。由此,乔清秀也就在小段上更下功夫。她的代表作,如《王二姐摔镜架》、《芈建游宫》、《昭君出塞》、《马前泼水》等,都是七八分钟的小段子,短小精悍,韵味十足。

乔清秀一家,中座者为乔利元,右站者为乔清秀,另两人为“二乔”养女。

坠子艺人们素有这样的说法:“书尽缘法满,唱口无尽期”。意即再好的书总有说完的时候,书尽人散;但一个演员的腔调(即唱口)若能被人喜爱欣赏,这个“缘法”就无尽期了。乔清秀也在为规整初一个被听众们喜爱的的基本腔调而努力着。乔清秀的唱腔基础来自于乔利元,以梨花大鼓的腔调为骨干,吸收融会河南坠子中最具特色的乐句和音型,又对坠子中的独特腔调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运用,并大胆引进京韵、京口等音乐成分,逐渐形成了“梨花为骨,坠子为肉”,欢快、俊俏而又圆润的乔派坠子。乔清秀也广泛学习其他曲种的音乐,但并不是机械地照搬,她和琴师康元林商定,在对唱腔进行规整时,既要使观众听着是自己的调,又要使他们百听不厌。所以,她在学习时更注意融化,更注意化为己有,不论是学习何种音乐,都要求能为她所需,能为她所用。如在天津的梨花名家“盖山东”鹿巧玲曾教给她一段唱,第二天便“化”进了她自己的唱腔中,唱得又俏又好。鹿巧玲感慨地说:“清秀这一手真是厉害。”一次,她在看电影时听了周璇唱的《孟姜女哭长城》,十分喜欢,没多久便在她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出现了。乔清秀因他大胆而又略带叛逆的改革而招致了同行的不少非议,一度被人指作“叛徒”坠子,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天津观众山呼般的赞赏与喝彩。“洒脱宛润,抑扬吐吞。中州大鼓享佳名,不只神清貌亦清。”(1938年10月6日天津《庸报》)从此,乔清秀便以“坠子皇后”的美明,享誉天津卫。

乔清身体不好,到了天津又因过度操劳,身子就更虚弱了。演出前,她常躺在后台一张小床上躺着养神,看上去少气无力,病恹恹的。可一旦化了妆,上了台,她的精气神就来了。每逢清秀出场,舞台上也如戏台一样,立即换上绣有乔清秀大名的华丽桌帏。乔清秀身穿白色大褂(有时穿青色或灰色大褂),上绣展翅欲飞的红凤凰,头上梳一条大辫儿,出台几步,对观众弯身一躬,辫子由身后搭至身前,然后一甩辫子一昂头,二目闪烁,气度非凡,未开唱先赢得个满堂好。为使乔派坠子得以日臻完美,乔清秀不仅积劳成疾,她唯一的爱女小巧身患急病,也因演出延误医治,只有三岁便夭折了。在天津的十年间,她只到公园玩过一次,还是乔利元特意动员她去的。

日军魔爪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曲坛巨星,却在遭受侵略的旧中国葬送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

1939年起,乔清秀的身子便越来越坏,终日腹鼓无食欲,虽延医诊治,但收效甚微。其时他已无法正常演出,只能靠收养的三个养女乔月楼、乔喜楼和乔凤楼来支撑门面。一日,乔利元听人说奉天(今沈阳)有名医善治此病,决意携全家前往。1940年,一行人到奉天后,乔利元带着三个养女在茶社演出,清秀由名医“一善人”安善义为其调治。经过半年的精心治疗,清秀病情大好,至年终已与常人无二了。为了答谢安善义及奉天的同仁们,清秀决定于1941年的新春在茶社演出,一时轰动盛京。但在演出的第二天,乔清秀便收到了伪满洲国奉天宪兵队送来的请柬,请她及养女前去“陪酒”。清秀对此类作践艺人之事深恶痛绝,不予理睬,但第三天又收到同样的请柬。清秀深知日本鬼子的毒辣,正在思索对策之时,宪兵队突然以“八路军探子”的名义将乔清秀、乔利元二人押入了宪兵队。经家人及朋友们多方奔走营救,三天后放出了乔清秀,但乔利元却在非法关押期间被残害致死,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亲朋们忍痛对乔清秀隐瞒着实情,但一年后乔清秀还是意识到了乔利元已不在人世了。1942年9月,清秀全家准备返回,不料宪兵又四处阻挠,后在不少同行的帮助下,全家人化装走出奉天两三站,才搭车返回天津。

回到天津的乔清秀,身心已是备受摧残。虽断断续续仍有演出,但身体却每况愈下,茶饭不思,医药无效,终日在病床上听着乔利元的唱片度日。1944年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阴云密布,冷风阵阵,乔派坠子的创始人,河南坠子的艺术泰斗,坠子皇后乔清秀,在天津四合轩胡同6号院内的一所房间里,在唱片中欢快的坠子声里,卸恨含冤悲愤地与世长辞,时年仅34岁。

标签: 乔清秀

更多文章

  • 孙占元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孙占元

    孙占元,1925年生,河南林县临淇镇三弓水村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他作战勇敢,机智顽强,先后5次立功。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他的家乡三弓水村改为占元村。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

  • 郭洪涛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洪涛

    郭洪涛(1909年11月16日-2004年3月12日),又名郭洪恩、郭惠卿,化名孙耀祖。出生在陕西省米脂县东区。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35年和1949年两次迎接中央领导人,见证了两个中共党史上意义非常的重

  • 林连昆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林连昆

    林连昆,1931年6月生于北京市延庆县,祖籍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塑造的著名形象有:《水浒传》中的蔡京,《茶馆》中的吴祥子,《狗儿爷涅盘》的狗儿爷、《天下第一楼》的常贵等,林连昆先后获得过北京市文化局、文化部优秀表演奖、全国话剧金狮奖、全国振兴话剧奖等多个奖项,成为当代享

  • 王明道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明道

    王明道(1900~1991),原名王永盛,生长于中国北京一个穷苦的基督教家庭,1900年庚子拳变中父亲自缢,母亲带孕逃难,同年王明道以遗腹子出生。王明道自幼在基督教学校接受基督教教育,成人后他顺服神的旨意,放弃从政的意念,竭力追求真理的上帝,成为一名传道人;他特别取名“明道”。中文名:王明道别名:王

  • 洪雪飞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洪雪飞

    洪雪飞,女。昆剧、京剧女演员。安徽省歙县人。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入北方昆曲剧院。学正旦。1966年入北京京剧团改唱京剧。1979年后任北方昆曲剧院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演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闻名。代表剧目有昆剧《牡丹亭》《千里送京娘》《长生殿》,现代戏《江姐》《红霞》等。1

  • 张祥青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祥青

    张祥青,1969年生于河北唐山,硕士学位,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办实业以来共向国家纳税达30亿元,为社会提供了7000多个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3500余人。张祥青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至2014年累计捐款捐物已达4亿多元,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并荣获“天津市

  • 蒋梅英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蒋梅英

    蒋梅英(1913—1983),女,浙江镇海人,生于1913年,出身大家闺秀,从小聪明好学,尤以英语成绩最为突出。中文名:蒋梅英国籍:中国出生地:浙江镇海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83年职业:模特主要成就:旧上海滩十大美女之首她少女时就出落得楚楚动人,嫁人后生有一儿一女,夫君名叫周君武;尽管那

  • 浦克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浦克

    浦克(1916年1月11日-2004年3月17日),1930年于辽宁本溪县立中学毕业,后在沈阳当店员。1938年考入“满映”,开始了演艺生涯。一年之后便成为当时“满映”的青年明星。1945年,东北联军接管了“满映”,他积极参加宣传活动,他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阿Q正传》曾轰动长春。1947年,他

  • 谭富英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谭富英

    谭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是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出身于京剧世家。曾祖父谭志道,工老旦,亦演老生。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小培均为老生名家。其子谭元寿,是熟知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的扮演者。中文名:谭富英国籍:中国星座:天秤座出生

  • 杨明运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明运

    杨明运,男,生于1897年,山东最长寿男寿星。杨明运老人是烟台家喻户晓的百岁老人,两届泰山寿星,山东省最长寿男寿星。早年因生活所迫,13岁到当地凤凰山庙里当童工,扫地烧水做饭。26岁时随父亲来到烟台,在海港码头上当搬运工人,天天装船卸船,又苦又累。但是他苦中寻乐,经常晚上去听书听戏听故事。虽然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