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平陆

王平陆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53 更新时间:2023/12/6 8:13:30

王平陆(1902~1938),原名高永祥,河北省迁安县上梨树峪(今属迁西县)人。华北抗日联军第3军区1支队司令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平陆

别名:高永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迁安县

出生日期:1902

逝世日期:1938

职业:军人

信仰: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冀东抗日大暴动的揭幕人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迁安县委书记,京东特委委员,冀热边特委书记、军事部长和华北人民抗日自卫会冀东分会常委等职。1937年12月参加在多余屯召开的冀东10县人民抗日代表会议后,以原游击小组为基础创建了“华北抗日联军冀东第一支队”,任支队司令员。1938年1月7日夜,率队攻打迁(安)青(龙)交界处的清河沿敌伪警防所时负重伤,翌日牺牲。

主要事迹

1933年下半年接任中共迁安县委书记,在他领导下,全县党组织很快发展到40多个支部、400多名党员的空前规模。迁西地区成为当时京东各县革命基础较好的地区。1934年1月,组织发动“迁安暴动”。1934年上半年,动员20多名党员参加孙永勤的队伍。5月,代表京东特委参加孙永勤的军事会议。1935年,他又秘密活动在滦县、乐亭等县,帮助恢复那里的党组织,培植抗日力量,并借助地方民团高志远的势力,策划、刺杀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所属的第三保安队队长刘佐周。之后,将活动重心西移,开辟了黑洼、西庄、长山沟等新的立足点,逐步恢复了迁西地区的党组织。1936年,被任命为冀热边特委书记,代表特委为受“左”倾错误排挤的原迁遵蓟中心县委、迁安县委主要负责人李子光、韩东征恢复职务,实现了党内同志思想的高度统一,达到了新的团结。

“七七事变”后,冀东党组织成立了“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冀东分会”,王平陆任分会常委,在党内改任特委军事部长,负责冀热边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工作。1937年12月初,特委主持召开滦县多余屯会议,具体研究确定发动游击战争问题。会后,他坚决执行特委决定,速返迁西,并立即行动起来,把姚依林称之为“8支大枪、13个先驱者”的游击队扩充到30多人,在迁西地区的黑洼村正式组建了“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一支队”,任支队司令员。1937年12月参加在多余屯召开的冀东10县人民抗日代表会议后,以原游击小组为基础创建了“华北抗日联军冀东第一支队”,任支队司令员。

1938年1月7日夜,王平陆带领一支队绕过清河沿村,突袭“清河沿国境警防所”,在战斗中负伤,因失血过多捐躯殉国,年仅36岁。

革命历程

王平陆,原名高永祥,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迁安县上梨树峪村(现属迁西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他正直仗义,刚正不阿,对黑暗时政深怀不满。25岁那年,他结伴闯关东,在哈尔滨中东铁路谋生,与苏联铁路职工一同共事,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了解十月革命,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懂得了只有枪杆子才能推翻黑暗势力的道理。九一八事变后,他不忍心看着日本侵略者涂炭东北同胞,怀着一腔民族义愤返回家乡,准备举枪抗日。高永祥回村后,走朋访友,高谈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九一八事变等,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提出“东北成立义勇军,口里也得准备抗日”的主张。高永祥的言行,在山村引起反响,引起了当地党组织的注意。中共地下党的同志主动地接近他、关心他、培养他。1932年春,高永祥正式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化名“王平陆”。从此,他立志跟定共产党,用枪杆子替被压迫、被奴役的劳苦民众打江山,开辟一条通往自由幸福的平坦之路。

王平陆入党后,全身心地投入民族解放事业之中。当时迁西地区的革命斗争接连不断,王平陆总是冲在最前列,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出众的组织才能,因而不断被上级党组织委以重任。1933年下半年,王平陆接任迁安县委书记职位。在他的领导下,全县的党组织很快发展到40多个支部、400多名党员的空前规模。迁安西部成为当时京东各县革命基础较好的地区。在京东特委的督促领导下,新县委着手组织发动农民武装暴动。

在暴动的准备阶段,王平陆首先从自家做起,动员全家人支持革命。王平陆的弟弟高永瑞入了党,妹妹高素珍(赵平远)入了团,父亲高宝贵带领家人节衣缩食,满腔热忱地协助王平陆招待地下工作者,自家以树叶、山野菜、糠秕、烂菜等充饥,毫无怨言。暴动需用枪支,王平陆说通父亲拿出积蓄,与同村几家大户合股买了一支“手机关枪”。此外高家还卖了几亩好地,从口外买来大枪和手枪。为了暴动,王平陆一家慷慨解囊,不遗余力。

1934年1月,王平陆在他的家乡发动了“迁安暴动”,由于受“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举事仅三天,王平陆参加组建的“京东红军游击队”就遭到地方警团的残酷镇压,暴动失败。高永瑞等20多名党员、骨干被捕入狱,在铁窗之下,这些同志们坚持斗争,个个坚贞不屈。关押在河北省第三监狱的迁西同志还组织起来,参加了狱中党组织发起的绝食斗争。高永瑞抱病绝食,第五天就停止了呼吸。暴动失败后,王平陆转移到滦县、乐亭一带继续活动,老父亲一路乞讨到热河高里木避难,妹妹赵平远隐居亲戚家,差点给人当了童养媳,儿子高玉书躲到姨娘家,藏在柴草垛里才躲过敌人的疯狂追杀,妻子和襁褓里的幼女颠沛流离而死。转眼间,王平陆一家祖孙三辈五零十散,走死逃亡。在敌人“抄共”的喧嚣之中,暴动区域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迁安西部被一片白色恐怖所笼罩。

暴动的失败,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教训是沉痛的。对于王平陆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王平陆的家乡上梨树峪村中有一棵百年老松,挺直的躯干,两丈有余,茂盛的松叶像一片绿绿的云。见到的人无不肃然起敬。王平陆的乡亲说,村中最令他们骄傲的就是这棵坚挺的百年老松和刚毅的王平陆。

王平陆具有青松一样的品质,任凭风吹雨打。他经受住这场考验,而且表现了清醒和顽强,以更加执著的精神坚持着秘密的武装斗争。1934年上半年,王平陆闻知兴隆县黄花川的孙永勤率众抗日,便动员了20多名党员参加了孙永勤的队伍。5月,他代表京东特委参加了孙永勤的军事会议,指导其政治建军,扩充部队,使孙永勤领导的部队战斗大大增强。1935年,他又秘密活动在滦县、乐亭等县,帮助恢复那里的党组织,培植抗日力量,并借助地方民团高志远的势力,策划、刺杀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所属的第三保安队队长刘佐周。成事之后,王平陆潜回老家,秘密收拢失散的党员,将高永申、刘永峰、高存等人组成了昼伏夜出的游击小组,并逐步扩大成十多人的游击队。与此同时,王平陆将活动重心西移,开辟了黑洼、西庄、长山沟等新的立足点,逐步恢复了迁安西部的党组织。

1936年,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彭真来到冀东,传达贯彻中央瓦窑堡会议精神,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冀东党内的不良影响。冀东党组织总结了多年来不问条件只讲斗争,虽坚韧奋斗却迭遭挫折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团结一切反汉奸力量,共同抗日的正确指导方针。此后,被提任为冀热边特委书记的王平陆,找到1933年受“左”倾错误排挤的原迁遵蓟中心县委、迁安县委主要负责人李子光、韩东征,代表特委恢复了他们县委书记的职务,实现了党内同志思想的高度统一,达到了新的团结。

王平陆对日伪汉奸及反动势力怀有刻骨仇恨,对党内同志和人民群众却充满无限的爱。1937年春,王平陆到九泉寺去看望刚从第三监狱释放回家的周治国,见到周家住的厢房四面透风,一口破锅,半张破席,一床开花的破被,他心情特别难过,留下自己的两块大洋,说:“买口锅,再买张席用吧。”周治国的父亲很受感动,放心地把儿子交给了王平陆。同年秋,刘永峰的妻子病了,王平陆从卖地的钱里拿出了两块银元给她治病,临走又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了破衣烂衫的孩子身上。刘永峰含着泪说:“老王,你家地都快卖光了,这钱你留着是有大用的。”“这就是大用。抓几副药,再买点儿吃的”。王平陆又对刘妻说:“大嫂,别难过,平西闹起了红军,好日子就要来了。”

不久,党派红军来到了冀东,王平陆积极筹备游击战争。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召开,作出了发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决议。冀东党组织积极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冀东分会。王平陆任分会常委,在党内改任特委军事部长,专门负责冀热边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工作。这年的11月底,王平陆接来了上级派来指导工作的两位红军干部。12月初,特委主持召开了滦县多余屯会议,冀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方代表聚集一堂,具体研究确定发动游击战争问题。会议认为,冀热边区处在日伪经营多年、统治严密的“满洲国”和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血腥统治之下,长城内外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千百万同胞,尽管对日伪的统治深恶痛绝,但恐日心理还相当严重,全民的抗战情绪亟待激发和引导,民心涣散消沉的局面亟待打破和改变。很明显,面对的形势是严峻的。在此关头,为救万民出水火,中共李运昌、王平陆等与会代表挺身而出,表示要在冀热边区率先发动抗日游击战争。会后,王平陆首当其冲,坚决执行特委决定,速返迁西,并立即行动起来,在阎达开、魏春波、李润民、孔庆同、刘永峰、万国来等中坚人物的协助下,把原有八支大枪、十三个先驱者的游击队扩充到30多人,在迁安西部的黑洼村正式组建了“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一支队”,王平陆任支队司令员。

1938年1月1日,第一支队集结,夜袭遵化茅山外团局,缴了团丁枪械。随后,王平陆将袭击目标定在了伪满“清河沿国境警防所”。清河沿地处长城要隘擦崖子、城白岭之外的三岔口。那里住着三个日本人和七八个伪满警察。他们盘查商贾,胡作非为,肆意敲诈民脂民膏,作恶多端。打他一下不仅可以为民除害,而且更主要的是可以给长城内外人民以震动,唤起民心,激发冀热边区人民的抗战情绪。不幸的是王平陆司令员在6日晚的战斗中身负重伤,次日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而捐躯殉国,年仅36岁。

新中国建立后,王平陆的遗骨移葬到冀东烈士陵园。1986年11月,王平陆烈士的纪念碑矗立在他的家乡——上梨树。

人物影响

打响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枪的人

1938年1月7日,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冀东第一游击支队司令员王平陆,率队夜袭伪满清河沿警防所,不幸身负重伤,英勇献身。在冀东革命史上,他被赞誉为打响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枪的人。冀东《子弟兵报》曾载文纪念王平陆,高度评价他打响了“冀东人民向日寇汉奸开火的第一枪”,这“一枪”,“形成了当年7月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的序幕,而王平陆是当时的揭幕人”。

人物纪念

烈士安息地——冀东烈士陵园

冀东,又称京东,它北据长城、南临渤海、东扼辽沈、西屏京津,是华北连接东北的要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冀东,是中国伟大的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的故乡,是中国北方早期工人运动基地。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根据地是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冀东是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重要支撑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0年间,在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艰难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血洒这片热土。为了纪念牺牲的先烈,195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唐山市兴建冀东烈士陵园,1958年清明节竣工,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冀东烈士陵园是全国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先后被国家民政部,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中共唐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堂陈列着全国238名烈士的英名录和遗像。他们中有早期工人运动著名领袖邓培、早期革命家于方舟、华北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王平陆、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国际主义战士周文彬、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和民族女英雄王册等著名烈士。

标签: 王平陆

更多文章

  • 冯国佩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国佩

    冯国佩(1914年-2012年),舞蹈家,花鼓灯一代宗师,冯派花鼓灯创始人,中国花鼓灯十大老艺人,国家级非遗传人,中国舞蹈艺术终生成就奖获得者。曾将安徽花鼓灯跳进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沿淮群众誉为花鼓灯民间艺术的“活化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玛琳娜·葛贝伊女士曾称赞

  • 赵挺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挺

    赵挺,男,(1919.4—1995.1),原名赵国廷,生于太湖县晋熙镇河口街(今西正街)。中文名:赵挺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9.4逝世日期:1995.1性别:男学历:大学学历赵挺(1919.4—1995.1),原名赵国廷,生于太湖县晋熙镇河口街(今西正街)。民国13年(1924),赵挺发蒙读私塾

  • 张化龙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化龙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入陕,官府加重了对百姓的榨取,官盐价格骤增五倍;加上连续三年灾荒,人民苦不堪言。张于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与李化虎等率领扶风县民抗官派销盐,遭到县府镇压。另一义项中,张化龙也是评剧小生创始人之一。中文名:张化龙外文名:hualon

  • 王理仙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理仙

    王理仙,全真派高道,北京白云观第二十二代方丈,传戒律师。11岁时入私塾习儒业,读书六年。一兄一妹,父母劳累早逝,其长兄早已自立另居,王理仙靠劳动谋生并抚养幼妹。24岁时,妹嫁,王理仙无意随俗浮沉,投奔怀德县杨大城子无量宫出家修道。师爷为王明露道长,师父赵至善道长。入道出家八年后(1943年),适逢沈

  • 余品轩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余品轩

    余品轩(1906—1981),1906年生,安徽省六安市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文名:余品轩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安徽省六安县出生日期:1906年逝世日期:1981年9月20日主要成就: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南阳军分区司令员河南省军区兵役局局长安葬日期:2

  • 萧传玖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传玖

    萧传玖(1914~1968),中国现代雕塑家。1914年1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8年5月12日卒于浙江省杭州市。萧传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等职。中文名:萧传玖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出生日期:1914年1月19日逝世日期:1968年5月12日逝世地:浙江省杭州市

  • 罗明榜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罗明榜

    罗明榜(1910-2015),男,从小家境贫寒。1930年参加红军,三次过草地、爬雪山,走完长征;他三次被国民党抓丁,最后都成功逃脱;相继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大小战斗几百场,五次中弹七处负伤,1955年退伍,回到家乡信阳新县。(注:概述图:2013年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罗明

  • 梁瀚嵩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瀚嵩

    梁瀚嵩(1886——1949)爱国将领。字浩川,广西宾阳人,壮族。清末就读于宾阳简局师范、广西省立初级师范。辛亥广西独立后,参加广西学生军北伐援鄂。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讲武堂。在桂军中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代理师长,广西民团中将副总指挥,南宁区、武鸣区民团指挥官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

  • 崔戊龙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崔戊龙

    崔戊龙是在六七十年代的韩国具有高人气的演员和导演,1952年中央大学法学专业毕业,1954年出道进入电影界,曾担任国电影人协会演技部门委员长和电影演员协会委员长等职务,1988年还曾被选为第13届韩国国会议员。中文名:崔戊龙外文名:최무룡国籍:韩国出生地:京畿道坡州出生日期:1928-2-25逝世日

  • 宝森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宝森

    宝森,(1900—1965年),字善林,通称宝三或宝三爷,北京人,摔跤代表人物,在北京天桥设跤场,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掼跤艺术:它以灵活多变、体型优美、解说幽默、文武结合加中幡的独特摔跤艺术模式,曾活跃于民国晚期和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宝三成为国家中国式摔跤一级裁判、名誉总裁判长、老宣武区第一届政协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