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再天

王再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69 更新时间:2023/12/23 20:20:58

王再天(蒙古名:那木吉乐色楞,又名王星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卓越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内蒙古自治区老一代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再天(蒙古名:那木吉乐色楞)

别名:王星三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

出生日期:1907年12月

逝世日期:2006年8月5日

职业:军人

信仰:中国共产党

人物经历

1907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一个蒙古族农民家庭。12岁时就被迫进达尔罕王府当奴隶,1926年逃出王府入旧东北军,后毕业于旧东北军讲武堂炮兵科。

“九一八”事变后,他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走上了革命道路,自觉地为革命、为抗日、为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经过党组织长期考验,于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张学良将军联络参谋的身份,在东北军中、高级将领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向张学良推荐了“抓蒋英雄”刘桂五等一批抗日将领,为“西安事变”做出了贡献。在1936年到1939年期间,王再天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东北军上层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共东北军五十一军工作委员会委员,在陕西、江苏、山东、河南等地以合法身份为掩护,在危险环境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东北军中宣传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扩大党的影响,教育、激励了一批中、高级军官坚决抗日,并引导其中的一些人最终走向了革命。他参与组建统一战线形式的抗日游击队,任参谋长,召集和培养爱国青年学生,发展党的组织。他还数次营救、保护中共东工委成员,使地下党组织免遭破坏。他巧借东北军的力量,在日军扫荡中保护了中共山东分局机关的安全。

1939年9月,王再天同志被中共山东分局派往延安。1940年秋进入中共中央社会部训练班学习。毕业后,任中共中央情报部副科长,后被派往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交际处,任秘密工作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巧取国民党特务电报密码,并亲自破解成功,为我军后来译出国民党军的电讯情报奠定了基础。在延安期间,王再天同志参加了整风运动,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了自己。

抗战胜利后,王再天同志被派往东北巩固革命根据地,任冀察热辽军区交际处处长,负责军调处承德三人小组的秘密保卫工作。1946年秋被派到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任社会部部长兼军事部副部长。1947年任内蒙古党委社会部部长。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前后,在乌兰夫同志的领导下,他坚定地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团结引导众多蒙古族青年和各界人士,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严重干扰,为“五一”大会成功召开,为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治区成立时,王再天同志被任命为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委员、常委、社会部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同时担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委员、办公厅厅长,是当时自治区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1948年底,他兼任内蒙古剿匪总指挥,在国民党政治土匪妄图攻打我锡察领导机关所在地的危急情况下,指挥仅有的警卫队和机关工作人员,巧设“空城计”吓阻敌人,随后调动部队剿匪,取得了剿匪斗争的胜利。949年10月,他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王再天同志身兼多个领导职务,任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委员、常委、统战部长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主持日常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政法委员会主任兼公安部长,内蒙古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内蒙古公安部队司令员、政治委员。1954年至1967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同时兼任政府外事办主任、治沙委员会主任、边防委员会主任。1960年至1967年任内蒙古党委书记处书记,同时兼任党委政法小组组长、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等重要领导职务。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方针政策,把全部精力放在抓好部队建设、开展肃特镇反斗争、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和边疆稳定等工作中,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内蒙古繁荣稳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文革”期间,王再天同志蒙受不白之冤,遭受迫害和打击,被停职、关押,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他虽然身处逆境,但始终如一地坚信党、坚信人民群众,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坚持原则、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坚定立场和崇高品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王再天同志任内蒙古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主持政协工作。他坚决拥护、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助党委、政府协调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为拨乱反正、稳定边疆、恢复被破坏的党群、干群关系,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民政协事业上来。他多次深入基层调研、视察,紧紧围绕自治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广泛走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各族各界代表,倾听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呼声。王再天同志为人民政协工作的恢复和发展,为巩固和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进我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再天同志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才能,在党委、政府、军队、政协、司法和对外交往工作以及我党秘密工作战线上都有突出的贡献。他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是我党优秀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和民族团结的典范。他一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实事求是,光明磊落,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作风民主,德高望重,深受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1985年王再天同志离职休养。离休后,他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一如既往地关心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积极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始终发扬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对家属和子女要求严格,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

他七十岁开始“扫诗盲”、练书法,书作结体浑厚,苍劲豪放。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并被收入《全国首届书法展览作品集》、《鸿飞集》等,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分校名誉校长,以乐观豁达的精神安度晚年。病重期间,他还深情地说:“内蒙古的山,内蒙古的水,内蒙古的各族人民,我永远怀念”,表达了他对内蒙古的深厚感情。他主张丧事从简,不给组织和同志们添麻烦,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崇高境界。

王再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8月5日凌晨6时在山东烟台逝世,享年99岁。

王再天同志病重在烟台市住院期间,自治区政协主席王占、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利民、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傅守正,代表几大班子和领导同志到医院看望,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党委组织部、政协办公厅、党委老干部局、自治区卫生厅、民政厅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到医院探望,全国人大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祖以及山东省委和烟台市委、政协的领导同志通过不同方式到医院表示慰问。

王再天同志病逝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刘云山、贺国强、乌云其木格、阿沛·阿旺晋美、郝建秀、陈奎元以及宋平、薄一波、陈慕华、布赫、吕正操、郑天翔;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政协办公厅;赵洪祝、刘明祖、张丁华、白志健、田聪明、赵志宏、夏日、罗青长、凌云、文精、图门、包玉山、林一行等省部级领导同志;苏谦益、王群、巴图巴根、郝秀山、千奋勇等长期在内蒙古工作的老同志;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内蒙古军区、纪委以及各盟市几大班子、军分区和储波、杨晶、王占、黄高成、张金柱、岳福洪、陈光林、杨利民、巴特尔等自治区党政军领导,王再天同志亲属和生前友好等,纷纷发来唁电唁函、送来花圈或以其他不同形式表示哀悼和慰问。西藏自治区党委、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等发来唁电。

8月9日上午,王再天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山东省烟台市殡仪馆举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利民,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朋山,自治区副主席郭子明,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包俊臣,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罗刚,山东省委办公厅、烟台市委、政协的领导同志,内蒙古通辽市和王再天同志家乡的领导同志,王再天同志亲属和生前友好,自治区政协机关部分干部,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王再天同志的遗体火化后,其骨灰于11日中午由自治区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和王再天同志的亲属护送回呼和浩特,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奇英成、秘书长陈毅民和政协机关干部等前往迎接。

8月14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政协主席王占、内蒙古军区政委张金柱,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任亚平,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朋山等领导在内蒙古饭店会见了王再天同志的夫人及亲属,向他们表达了亲切的慰问。储波还详细地询问了王再天夫人的身体和生活情况。

8月15日上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殡仪馆吊唁厅庄严肃穆。王再天同志遗像和骨灰盒安放在吊唁厅正中,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上午10时,安放仪式开始。仪式由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利民主持,自治区政协主席王占介绍王再天同志生平。自治区党政军领导储波、杨晶、王占、张金柱、岳福洪、陈光林、杨利民、巴特尔、任亚平、伏来旺、陈朋山、罗啸天、张国民、哈斯巴根、周德海、包俊臣、罗锡恩、邬宝恒、桑杰扎布以及李喜群、邢宝玉,省级老同志和省级离退休老干部何耀、布特格其、张灿公、周荣昌、伊钧华、阿拉坦敖其尔、包文发、特古斯、暴彦巴图、云照光、张顺臻、格日勒图、张巴图、阿木古愣、那日、那穆,通辽市和王再天同志家乡的领导同志,自治区各部门、各单位的负责同志,王再天同志亲属和生前友好,自治区政协机关部分干部参加了王再天同志骨灰安放仪式。

标签: 王再天

更多文章

  • 尹升山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尹升山

    尹升山,1925年出生山东。自幼酷爱音乐,15岁开始学习音乐,接触了大量西欧古典音乐,演奏过提琴、双簧管和钢琴,转而喜习指挥。后参加哈尔滨市l交响乐队。1947年到东影任音乐教师兼乐队队员。1948年任乐团指挥。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电影乐团的骨干力量,并担任了该团的乐队指挥。中文名:尹升山国籍:中国民族

  • 孟立国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孟立国

    孟立国(1936-2008)辽宁新宾人,满族。青年时已以棋艺在沈阳享名。中文名:孟立国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辽宁新宾出生日期:1936年(丙子年)逝世日期:2008年8月13日职业:象棋大师17岁开始业余下棋。对布局颇有创新,如半途列炮与顺手炮上正马等,均别具一格。擅长中局搏斗,有“杀象能手”

  • 干毅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干毅

    干毅(1913.09—2010.10),乳名干正春,祖籍浙江省青田县六上都洪庵村人(父干廉甫,字焕云,晚清廪生,以教师为业。干卓少将之胞弟)。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获得剑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教授,是被周恩来誉为“文武全才”的抗日将领。中文名:干

  • 裘盛荣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裘盛荣

    裘盛戎(1915-1971):京剧表演艺术家,净角演员,裘派艺术的创始人。原名裘振芳,北京人,生于1915年,病逝于1971年,岁未过花甲。父亲为名净裘桂仙,是清末民初京城闻名,讲究唱法、吐字饱满有力、发音一丝不苟的铜锤花脸,也是京胡名家,曾多年为谭鑫培父子操琴。中文名:裘盛戎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

  • 林河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林河

    林河(1927-2010),本名李鸣高,侗族,湖南通道人,1927年6月生;民盟成员、九三学社成员。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10月4日凌晨3时许在湖南长沙逝世。中文名:林河外文名:LinHe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通道出生日期:1927年

  • 于一凡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于一凡

    于一凡(1898.1.4—1965.3.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汉族,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947.2),军事统帅。中文名:于一凡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8.1.4逝世日期:1965.3.5职业:军事统帅字:辞修乳名:德馨

  • 杨朔模式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朔模式

    杨朔(1913--1968)山东蓬莱人。原名杨毓瑨,字莹叔,蓬莱城里人。当代著名作家。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文革"开始后,扬朔被中国作协的造反派列为重点批斗对象。1968年7月底杨朔要求上书毛主席和要求与单位领导谈话,均遭拒绝。绝望中於8月3日吞服安眠

  • 俞菊笙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俞菊笙

    俞菊笙(1839~1914),中国京剧演员,工武生。原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因性格直爽,绰号“俞毛包”。幼年投张二奎门下,从杨二喜习武旦,后改武生。姓名:俞菊笙外文名:光耀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苏州出生日期:1838年逝世日期:1914年职业:京剧武生主要成就:开创“俞派”风格形成勾脸武生的独特风格

  • 白云禅师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云禅师

    白云禅师(1915~2011),号梦殊,字宽一,原籍北京,寄籍湖南益阳。七岁出家,少年入志成学堂及天岳山沙弥园受教育,一九三五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中文系。二十一岁受比丘戒后,常行脚大江南北,以至塞外边远地区,遍参潜隐善德,并曾朝礼印度、尼泊尔等佛教圣地,当时行脚僧皆称其为“梦头陀”。一九四九年迁移台

  • 孙轶青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孙轶青

    孙轶青(1922—2009),山东乐陵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1922年3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市,1938年12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沧县县委书记、冀鲁边区地委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东光县县委书记、共青团清河地委书记。中文名:孙轶青别名:红霞寓公国籍:山东乐陵民族: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