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德一

王德一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39 更新时间:2024/1/3 6:37:51

德一,男,甘肃省临洮县衙下集镇鹁鸽崖村人。

基本资料

名:王德一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甘肃省临洮县衙下集镇鹁鸽崖村

出生日期:1897年

逝世日期:1943年

职业:原西北各民族抗日义勇军总指挥

主要成就:抗日民族英雄

人物生平

辛亥革命之后,王德一认识了甘肃法政学校学生师世昌。这时的王德一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但他是一个对人生和社会有着独到见解、扶困济弱、仗义执言的人,而师世昌则是一个革命党人。由于他们志趣相投,经过师世昌介绍,他在临洮新添铺参加了中国同盟会。1917年7月,受蔡大愚的指派,师世昌去广州晋谒孙中山先生并表达了他参加革命的意愿,孙中山听闻后十分赞许。同年5月,中山先生派师世昌回甘肃发动护法运动,王德一和他一起回到兰州。不久,师世昌与驻防狄道(今临洮)的甘肃新建右军副统领焦桐琴、教练郑瑞青和边永福等革命党人取得联系,计划发动起义后成立甘肃护法军。一切策划就绪后,师世昌和王德一再赴广州,孙中山先生汇报详情,请求发放款、械和委任状。师世昌有事逗留在广州,派王德一先将委任状送来,边永福被委任为甘肃国民军第二师师长,赵学普被任为甘肃国民军总参议。12月22日,准备在狄道起义,但因泄密失败,边永福和赵学普牺牲,王德一再返广州,孙中山得知二人牺牲的消息后深为悲痛,当即在白绫挽帐上亲书:“为国捐躯”四个大字,并发给五千元的抚恤金,由王德一带回交给两位牺牲者的家属。

1928年,社会动荡不安,王德一被当地民众推选为民团首领,带领民团保卫家乡。1929年,他率一二百人造反,反抗军阀暴政和地方反动势力。由于王德一有胆有识,被国民党甘肃警备第二路司令鲁大昌看中,任命其为司令部副官,后又被提升为师直警备团连长,1932年至武都驻防,但不久后因对现实不满而辞职,后来又回到军队。此时的王德一以经营小生意为名,利用其“红帮”的社会关系,组织积蓄力量。在他的说服下,当地骑兵营长张英杰表示愿意共举大事。1941年,王德一将妻弟张有德、长子王效贤招至武都,与张英杰商定起义事宜,并先派大儿子王效贤前往四川黑河,动员红帮头领康龙起义。

此次秘密会议后,王德一与两个儿子留下了一张合影,这是他们父子唯一的一张合影。那张照片至今还在,被王德一的孙子王耀荣保存着。

1943年元月,国民党特务加强了对王德一和张英杰的监视,并且企图暗杀王德一,考虑到起义时机不成熟,王德一转到农村发动组织武装力量,等待时机成熟,与张英杰里应外合攻占武都县城。王德一派16岁的次子王效忠潜回临洮,联络各民族的起义军南下武都。

1943年,甘肃南部多个县的起义军队前往武北部的草川崖会师,会议研究决定起义军名称为“西北各民族抗日义勇军”,并推举张英杰为总司令,王仲甲为副总司令,刘鸣为总参谋长,王德一被推举为总指挥兼第五路军司令。但就在这时,国民党军队加紧了对起义军的围剿。当王德一撤到礼县洮坪时正在做饭,突然被尾随的国民党军分割包围,他和次子王效忠及警卫员被围困在一个独立的民房内,王德一凭借门墙做掩护,持双枪奋力还击,王效忠和警卫员则不断地向敌群投掷手榴弹,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由于敌人切断了王德一的指挥线,整个部队各自为战,战斗非常激烈,而这一部分的义军处境非常危险。得知王德一身陷重围后,作为先头部队的王仲甲、张英杰和肋巴佛等人带兵回来营救,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打退了敌人,救出被围困的王德一部队。

同年6月,起义军在武山县滩歌镇举行了首领会议,商讨起义军的出路和策略。不料第二天凌晨,国民党正规军的三个师从三面包围过来,王德一指挥义军手持长矛应敌。之后王德一部在会川镇罗家湾、宗丹沟等地又与敌人发生激战,渡过洮河并分别占据衙下集、朱家山、帐房山等地。此时,大部分起义军已经相互失散,王德一率部在帐房山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最后因寡不敌众,大部分人牺牲,王德一率仅存的人员突出重围,分散隐蔽,转入地下活动,等待时机。

失败后隐姓埋名的王德一,藏身在西乡巴峪沟一带,为躲避敌人搜查,他和小儿子王效忠经常变换地方。有一次因为忙于躲藏敌军的追捕,父子两人身心俱疲,睡着之后被敌人士兵抓住,幸好没有暴露身份,被亲戚保了出来。后为安全起见,父子两人分开隐藏,托亲戚帮助,王德一将王效忠送到临洮步兵学校顶了一个空名字上学。后因搜查严密,又将其子送到临夏上中学。父子俩分开一个星期后,王德一被“清乡”的便衣队逮捕。

由于王德一宁死不屈,敌人给他戴上了重镣,他在狱中受尽了各种非人的折磨。1943年11月3日,敌人将王德一绑赴临洮县东门外刑场,但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让刽子手都感到了恐惧。刽子手的第一枪没有击中要害部位,王德一踉跄几步,转身怒骂敌人,最后刽子手们一起开枪,王德一身中八枪被敌人杀害。王德一不是共产党员,解放后按照规定不能追认为革命烈士,1984年,由当年参加过起义军的战友杨干丞、马继祖等牵头,临洮县、康乐、临潭等的汉、回、藏、东乡族150余人联名上书,建议给王德一一个应得的荣誉。由于无法追授给王德一烈士称号,甘肃省有关部门专门对此做了解释。

标签: 王德一

更多文章

  • 黎汝清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黎汝清

    黎汝清,中共党员。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皖南事变》等,儿童文学集《秘密联络站》,诗歌散文集《在祖国的土地上》等,电影文学剧本《长征》等,评论集《黎汝清研究专集》等。曾获全国第二届图书奖金钥匙奖、全军第三届文艺新作品一等奖、1988年华表奖、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

  • 赵献可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献可

    赵献可(公元1573~1664年),生卒年不详。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善易而精医;好学淹贯,医德高尚,往来民间,能承父业,治病不问高低贵贱,不计礼酬。著有:《医贯》、《内经钞》、《素问钞》、《经络考》、《正脉论》、《二体一例》,以《医贯》流传广而影响大,系医论著作。中文名:赵献

  • 马禄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禄

    马禄(1895—1947),字福山,回族,祖籍青海省化隆县。年轻时曾参加哥老会,后投身于马步青、马步芳兄弟部下,为其征战效劳,深得器重。1937年,率骑兵暂编第一师二旅奔赴抗日前线,在山西、河南一带奇袭日军,战果辉煌;1938年,晋升为暂编骑兵第二师师长,驻守陕西的北同官、洛川、耀县等地国共分界线上

  • 于子三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子三

    于子三(1924—1947)男,汉族,原名于泽西。山东牟平县初家镇(今属烟台市莱山区)前七夼村人。爱国主义青年,出身于书香门第。1938年,考入烟台私立志孚中学。1941年夏于烟台志孚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北平汇文中学高中部。1944年夏高中毕业。1947年9月,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

  • 钟国楚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钟国楚

    钟国楚,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江苏省军区政委,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南京军区顾问,江苏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九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

  • 奇忠义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奇忠义

    奇忠义(1927.08~2007.09),男,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今伊金霍洛旗)阿拉腾席热人,蒙古族,蒙名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原蒙古札萨克多罗郡王,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成吉思汗第34代嫡孙。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优秀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 张唯一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唯一

    张唯一(1892—1955),湖南省桃源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1911年毕业于湖南省优级师范学校,1926年任湖南省教育厅科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上海中共中央秘书处任文书科长。1933年中共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后,张唯一留在上海中央局文书科,保存中央机关文件。1935年2月不幸被捕,被

  • 孙铭武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铭武

    孙铭武(1889—1932),辽宁抚顺人,1916年参加讨袁革命军。1919年改编为东北军陆军第十六师,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1924年充任昌黎县警察局长,直隶(今河北)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兼地方保甲团团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武积极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打击日本侵略

  • 谢志恒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谢志恒

    谢志恒(1904—1937),广西容县人。1923年投奔广西讨贼军,1926年参加北伐,1930年入南宁军校。1937年夏,奉令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0月临危受任桂系170师508旅1016团团长。1937年11月13日清晨,国军转移到常熟虞山附近,敌机成批飞来狂轰滥炸,低空扫射。谢志恒亲临现场视察,

  • 李少元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少元

    李少元于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三二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等荣誉。中文名:李少元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湖北省英山县出生日期:1915逝世日期:1984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