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宋维栻

宋维栻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33 更新时间:2023/12/24 15:38:52

宋维栻(1917—2010),安徽省金寨人,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任红25军第74师220团政治处宣传员;抗战时任第115师教导队组织干事、第343旅685团营组织干事、大队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新四军第3师7旅20团政治处主任、第20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任团政治委员兼团长、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128师政治委员;解放后任127师政治委员、第43军副政治委员、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铁道兵政委、福州军区政委、顾问等职务;是中共八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基本资料

名:宋维栻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金寨

出生日期:1917年

逝世日期:2010年

荣誉: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人物简介

宋维栻(1917~2010),安徽省金寨县古碑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红军,翌年由团转党;1934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组织干事、股长、苏鲁豫支队一大队一营教导员、一大队政治处副主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二十团政治处主任、政委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晋西汾(阳)离(石)、永城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七旅二十团团长兼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四十七团团长兼政委、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一二八师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辽沈、平津、渡江等重大战役。

1949年底,任一二七师政委,受命解放海南岛,率部与敌激战20日,终将海南岛全境解放;后任海口市警备司令部政委、第四十三军副政委、广东省军区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铁道兵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顾问等职。

1955年授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各1枚;1988年,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0年12月22日,宋维栻将军在广州病逝,享年94岁;在其身前,他是硕果仅存的广东最后一位1955年被授以少将军衔的开国将军。

宋维栻将军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10年12月28日上午10时30分在广州殡仪馆白云厅举行,他将和许多战友相伴,长眠在老家安徽六安金寨的红军墓园。

人物生平

宋维栻(1917—2010),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军部特务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政治指导员、组织干事,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营组织干事,苏鲁豫支队一大队营政治教导员,一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政治处副主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二十团政治处主任,二十一团政治处主任,二十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二十团政治委员兼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团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一二八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海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铁道兵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一九八七年,卸却一身职务的宋维栻回到广州;白云山脚下,他在一座安静的庭院里安享离休生活。

宋维栻退而不休,致力于整理军史,多年来不辞秉笔忆关河。用他的话说,是为了“慰先哲,告来者”。“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这是宋维栻离休后的一句座右铭。他常说:“我们是战争的幸存者,在有生之年,有责任将战争的那一段记忆留下来,让大家记住历史。”

十余年来,他组织和支持老同志,一起忆史著书,先后编撰出版《战争史上的奇迹》、《苏北抗日烽火》、《军旅足痕》以及《铁道兵不了情》等文史集,还著有个人回忆录《征战回眸》,共百余万字。

晚年的宋维栻将军,以他九十多岁的高龄,仍殷切地关注着当年与其一同奋战在铁道战线上的铁道兵战友;铁道兵网站从酝酿到诞生到成长都灌注着宋政委的关怀与期望;看着铁道兵网站的开通、运作,宋政委欣然命笔写下“情结铁道兵网,发展市场经济”的题词。

宋政委以他这样的高龄,仍把握着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我们进军市场经济的新战场。我们千千万万的铁道兵战友“情结”一定能通过现代化的“网”联在一起“结”出丰硕成果。我们不会辜负老首长的期望,战友们携起手来,我们仍然是时代的“开路”先锋!

人物年表

宋维栻1916年12月26日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这里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身处大别山腹地,是一个著名的将军县)。

1932年,刚满15岁的宋维栻加入了县苏维埃政府独立团,同年8月,县独立团编入红25军,宋维栻分配在74师220团政治处当宣传员。

1934年11月,宋维栻被指派担任红25军军长程子华的特务员,跟随首长一起开始了艰苦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宋维栻进入红军大学学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宋维栻从红军大学毕业后,调任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组织干事兼2队指导员、代理总支部书记。他参加的第一场大战就是平型关大捷,自此与“叶挺独立团”结下终身缘分。

1946年,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破裂后,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大幕。在东北战场,刚到此处的新四军三师七旅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当时,宋维栻是七旅二十团政委兼团长。

1948年10月,全军整编,宋维栻任43军127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9年4月,127师在湖北黄冈消灭了长江北岸守敌,乘胜打过长江。5月,宋维栻调任128师政委,继续华南挺进。10月,在新中国成立的凯歌声中,128师相继攻下翁源、花县,并于14日解放了广州。

1950年3月31日晚上10时,时任43军127师政委的宋维栻与3751名战士乘坐88只木制战船,乘风破浪,向琼崖北岸进发。5月1日,海南解放。

1955年,宋维栻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7年,宋维栻从南京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调任广东军区任政委。

……

1987年,脱下戎装的宋维栻选择回到广州安享晚年。

2010年12月22日,宋维栻将军在广州病逝,享年94岁。

人物佚事

宋维栻将军不幸离世后,他的长子回忆道:“直到年纪很大了我才发现,原来有些官家子女根本用不到父母出面,只要报上老爸的名字,就能办成很多事。可父亲没这种意识,我们身为子女也没有这种意识。”

“我们兄妹四人,没有当大官的,没有发大财的,但也没有犯法蹲监狱的。父亲留给我们的就是正派。”

1942年,我调任新四军3师7旅20团政委。之前,我曾在20团任政治处主任。一天,黄克诚到20团视察。

我向他汇报工作时提出,20团现在没有政治处主任,希望能派一个来。黄老微笑着对我说:“你当政委还用派政治处主任吗?但是政委和主任的职责是不同的。政委不但军政素质要求高,并且必须对党的事业、对党的政治路线无限忠诚,政治上绝对坚定。黄老还说:苏联红军曾在一个时期废除政治委员制度,实行单一首长制,红军发生严重问题。抗战开始时,八路军、新四军也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没两个月,也发生了许多严重问题。历史教训我们,我党要保持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非坚持政治委员制度不可。

黄老告诫我:政治委员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战斗上、生活上,必须作全体军人的模范。政治委员必须善于领导各部门的工作,既要负责又不包办,要善于掌握原则问题,善于尊重和采纳军事指挥员的各种工作意见,要注意工作方法、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注意选拔和培养干部,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干部;要注意基层党的组织工作,主力部队的连队要保持百分之三十的党员;要注意群众工作,教育部队保护和爱护群众的利益,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树立好的形象。

在讲到要爱护士兵时,他举了拿破仑的例子说:在一次战斗中,拿破仑夜间查哨,发现一名哨兵倚着树睡着了。他没有去唤醒哨兵,却拿着枪替哨兵站了半小时的岗。哨兵醒时,认出替他放哨的是司令官,十分惶恐,跪倒在拿破仑面前。拿破仑却和蔼地说:“孩子,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理解的。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可要小心。”一句话拉近了士兵和统帅的距离。这个故事在法国、在欧洲被传为佳话。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军队,理应做得更好。

黄老特别强调一定要加强政治机关的建设。他说: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生命线,许多政治工作都是靠政治机关组织实施的。只有政治机关本身建设好了,才能开展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证军事建设及各项工作取得更高的成效。那次谈话以后,我先后做过各级政治委员工作,无论在哪一级岗位,黄老的叮嘱始终铭记在心。

“宋维栻一生都与广东有缘。”将军的忘年好友、广州军区战士报原副社长吴东峰说。

而根据宋维栻的老朋友、老部下,著名军旅诗人张旭初回忆,将军与广州结缘,始于1937年初。当年,20岁的宋维栻在红军大学学习几个月毕业后,被分到了红一军团。红一军团的前身,就是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叶挺独立团的前身,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所诞生的部队——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一支诞生于广州的队伍。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时任128师政委宋维栻坐在缴获的美式吉普车上入城,这座南国最大的都市以一副满目疮痍的面目映入了他的眼帘:唯一的一座海珠桥被敌人炸毁,造成2000多名老百姓死伤,全城只有一座高楼“爱群大厦”,一个百货商店“南方大厦”,还被敌人炸坏了。数天后,宋维栻匆匆告别了这座城市,继续追歼残敌。

1957年,宋维栻从南京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调任广东军区任政委。他始终重视军民关系,每次谈民兵工作时,都反复强调:“只要我们实现全民皆兵,搞好军防,美胆敢侵犯我国,一声令下,我们就能组织几百个、几千个师……”民兵工作很快收到了成效。1962年,盘踞在台湾的妄图卷土重来,先后派遣9股武装特务,或从沿海偷渡,或从山区空降。宋维栻指挥边防部队与民兵紧密配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广东军合全歼美蒋特务,受到解放军总部表扬。这一场干净漂亮的“歼灭战”在国内外亦引起极大反响,这段历史后来被编成话剧《南海长城》,不久又被拍成电影。

1987年,脱下戎装的宋维栻选择回到广州安享晚年。广州军区的老底子就是井冈山的红四军,其前身是叶挺独立团。宋维栻担任过铁道兵政委,在广东有10多万的铁道兵,对于宋维栻来说,这里遍地是战友。于是,他和家人在白云山脚下的一座安静庭院里,过着著书、种花、听鸟鸣、会朋友的日子。

宋维栻对这座城市极有感情,广州的变化让他感到欣喜,在庆祝广州解放5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宋维栻说:“广州现在已经大不同了,横跨珠江的8座大桥,1个过江隧道。高楼大厦林立,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商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回顾广州解放五十年来的变化,真正是日新月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已走在全国最前列。”

宋维栻的大儿子宋柏林说,宋维栻主动提出,百年之后要把一部分骨灰留在广州。“广东,是父亲的第二故乡。”

标签: 宋维栻

更多文章

  • 王万青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万青

    王万青(1899~1967),男,扬州清曲演员。20世纪50年代,先后担任苏北戏曲改进协会扬州分会清曲组长,江苏省曲艺团副团长。曾被选为南京市人民代表(1951年)和政协委员(1953年)。1967年,王万青病逝于扬州,终年68岁。中文名:王万青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扬州出生日期:1899逝世

  • 宫本言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宫本言

    宫本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兼省经委主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原副书记、市政府原市长、中共哈尔滨市委原顾问,副省级离休干部。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文名:宫本言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文登出生日期:1927年1月逝世日期:2011年10月6日性别:男宫本言,男,汉族,1927年

  • 王德一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德一

    王德一,男,甘肃省临洮县衙下集镇鹁鸽崖村人。中文名:王德一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甘肃省临洮县衙下集镇鹁鸽崖村出生日期:1897年逝世日期:1943年职业:原西北各民族抗日义勇军总指挥主要成就:抗日民族英雄人物生平辛亥革命之后,王德一认识了甘肃法政学校学生师世昌。这时的王德一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但

  • 黎汝清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黎汝清

    黎汝清,中共党员。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皖南事变》等,儿童文学集《秘密联络站》,诗歌散文集《在祖国的土地上》等,电影文学剧本《长征》等,评论集《黎汝清研究专集》等。曾获全国第二届图书奖金钥匙奖、全军第三届文艺新作品一等奖、1988年华表奖、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

  • 赵献可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献可

    赵献可(公元1573~1664年),生卒年不详。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善易而精医;好学淹贯,医德高尚,往来民间,能承父业,治病不问高低贵贱,不计礼酬。著有:《医贯》、《内经钞》、《素问钞》、《经络考》、《正脉论》、《二体一例》,以《医贯》流传广而影响大,系医论著作。中文名:赵献

  • 马禄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禄

    马禄(1895—1947),字福山,回族,祖籍青海省化隆县。年轻时曾参加哥老会,后投身于马步青、马步芳兄弟部下,为其征战效劳,深得器重。1937年,率骑兵暂编第一师二旅奔赴抗日前线,在山西、河南一带奇袭日军,战果辉煌;1938年,晋升为暂编骑兵第二师师长,驻守陕西的北同官、洛川、耀县等地国共分界线上

  • 于子三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子三

    于子三(1924—1947)男,汉族,原名于泽西。山东牟平县初家镇(今属烟台市莱山区)前七夼村人。爱国主义青年,出身于书香门第。1938年,考入烟台私立志孚中学。1941年夏于烟台志孚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北平汇文中学高中部。1944年夏高中毕业。1947年9月,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

  • 钟国楚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钟国楚

    钟国楚,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江苏省军区政委,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南京军区顾问,江苏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九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

  • 奇忠义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奇忠义

    奇忠义(1927.08~2007.09),男,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今伊金霍洛旗)阿拉腾席热人,蒙古族,蒙名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原蒙古札萨克多罗郡王,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成吉思汗第34代嫡孙。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优秀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 张唯一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唯一

    张唯一(1892—1955),湖南省桃源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1911年毕业于湖南省优级师范学校,1926年任湖南省教育厅科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上海中共中央秘书处任文书科长。1933年中共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后,张唯一留在上海中央局文书科,保存中央机关文件。1935年2月不幸被捕,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