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项羽坑杀20万秦军之谜

揭秘:项羽坑杀20万秦军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1 更新时间:2024/1/5 13:17:08

导读:2000多年前,20万秦军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坑杀之处据说就在今天的义马二十里铺一带,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累累白骨。如今存在的遗址是一个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的土坑。风蚀雨淋,渐渐颓败,周围生长着青翠的庄稼和白杨。不过,在河南文物分布地图上,并没有对这个遗址的官方记载。在2000多年以前,这块土地真的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吗?下面就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残暴的杀戮

公元前206年,收复了六国旧地的项羽,率领60万大军开始向秦地进发。在这支进攻秦朝大本营的军队里,就收编着刚刚投降的20万秦兵。当部队行至新安古城安营扎寨时,在军营中流传的“小道消息”,却引发了旷古罕闻的大屠杀

西北大学历史系徐卫民教授告诉记者,新安古城上演的惊天悲剧,距离百里之外秦白起坑杀40万赵军,仅隔54年。

网络配图

只不过这次施暴者是曾经遭受秦兵奴役的六国兵士,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把秦军当年的暴虐还给了秦军。

根据史书记载,投降的秦军在路上受到了随意虐待,我们无法揣测降兵当时的心态,为了保命,他们或许只有忍辱负重。可是当队伍走到新安古城,眼看马上就要西出函谷关,秦军将士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

《史记》项羽本纪描述这段历史时说,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这些投降的秦军既担心项羽胜利,他们自己成为引狼入室的秦奸;又担心项羽失败,秦朝会把他们的父母妻儿全部杀掉。所以抱怨自己的主将是难免的。但是这些悄声的议论,并没有逃过楚军的耳目。

《史记项羽本纪》说:“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项羽得到报告后,就找来英布、蒲将军商议,最后3人拿出意见,认为“军队里秦兵众多,如果入关后不听指挥,或者临阵倒戈,那么取胜就非常困难,不如及早杀掉,以免后患”。于是,“楚军夜间突然动手坑杀秦卒20余万人于新安城南。除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3人外,其他降卒一律活埋。”

关于这场残暴的杀戮,史书没有详细记载。

不过要杀20万手持武器的兵士,难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难来临,恐怕没有人会甘心束手就擒。所以,在坑杀秦兵降卒之前,项羽应该是设计了一套计谋来蒙蔽兵士的。历史研究者推测,降兵必须首先被集中起来,去做一件事,这件事或许就是挖坑。在新安古城西南方向大片的郊野里,秦兵降卒被六国的兵士驱逐着挖坑。当然,或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被胜利之军欺负惯了而逆来顺受的秦军降兵,忍气吞声的按照楚军的吩咐,开挖大坑。当大坑开挖到兵士无法攀爬的高度,那些原本监督他们干活的六国士兵,突然变得狰狞起来。无数的长矛铁枪对准坑内的躯体,疯狂地刺杀,鲜血和泥土、哀号和悲鸣、求饶和怒骂交织着,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就在我们目光无法企及的地方蔓延开来。

坑中挖出大量人骨

今天的“楚坑”遗址,在当地被称作“万人坑”。坑的南面,是发源于陕县境内的涧河,坑的北面则是土岭和李杏湾村,东西为平地。记者翻阅义马和渑池县志发现,“万人坑”遗址右面原来还有一座白龙庙和一口八角青石井。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时,它们全部被毁,原貌不复存在。

可是,历史的发现和巧合,往往就在这样的毁坏和重建中生成了。当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李杏湾村施工时,深入地下的铁镐却从土中挖出了累累白骨。当地的地方志记载,这就是历史上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的遗址,只是此时军阀混战,遗址并没有得到继续挖掘或保存。

网络配图

河南大学历史学院有关专家说,直到上世纪70年代,农民在坑内平整土地时,还常常挖出大量人骨。

如今又是很多年过去了,楚坑虽然风蚀雨淋,其势颓败,而规模却依旧清晰可辨。它完全掩映在高大的白杨和葱绿的麦田当中,同远处几家散落的农家小院一样,守候着一派清新的田园风光,任人如何想象,都无法把它与20万秦兵降卒的葬身之地联系起来,拼接出尸骨铁矛、悲叫连天的杀戮年代。

但是,历史毕竟来过。只是,它真的发生在这个叫“万人坑”的地方吗?

根据史料记载: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的地方,是新安古城千秋镇,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人们通常所说的位于新安以南的楚坑,也是指的这里。《括地志》说:“汉新安县城,即坑秦卒处。”同样的说法在《史记·项羽本记》中也有记载,说“楚军夜击坑秦卒20万于新安城南”。新安古城就是今天的义马二十里铺村西李杏湾村。

不过记者从地方史志办公室了解到,彼时的新安,并不是今天那个自隋代重建的新安县城,而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此设立的县治。新安古城位于新城东北方向,二十里铺村下石河一带,西距渑池13公里。呈长方形存在的古城遗址,东部边缘大部分被涧水淹没了,考古曾经发现地下夯实的城墙土层,同时存在的,就是那个裸露在地面的、经历过若干风雨的“楚坑”。

斗转星移,时空变幻,历史早已经历若干次轮回。那座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被称为“楚坑”的遗址,在二十里铺附近居民的眼里,只是收藏了无数游魂的“万人坑”,很少有人去考量,2000多年前,它是否真的见证了一场暴虐的屠杀?

历史无法忘却

不过无论如何,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

杀人如麻的项羽,骨子里始终燃烧着征服的欲望,面对不服气的降兵,他不可能再赋予其兵器,与自己的军队重新来一场厮杀,唯一的方法是让他们彻底灭亡。那些投降的兵士,命运注定是被放逐的,只是他们不会料到,从他乡到他乡,归宿却在坑中。在他们中间,或许有人想过,再往前走一点,就可以穿过崤函故道,回到故里。可惜大祸突降,没有人能够逃脱。

网络配图

一层层尸骨堆砌、血泪覆盖的秦兵降卒被尘土掩埋之后,那些连绵不断的嚎叫,也在瞬间消失了。时光倏忽千年,项羽及他所“制造”的楚坑,以及里面所掩藏着的杀戮和血腥,都结成了历史的疤痕,供历史学者无穷无尽的寻觅和追踪。

旧时的悲鸣飘渺苍茫,今日的和风平静流淌。

在无声无息掩映在郊野之中的“万人坑”遗址上,据说唯一让人心惊的是夜晚偶尔闪现的磷火,那些从腐烂的尸骨中分解出来的气体,总是不经意间悬浮在地面之上,并随着气流淡淡地飘移。公元759年,大诗人杜甫途经这里,留下“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愁云终古在,鬼灿至今明……”的诗句。

而今天,几乎不会有人在夜里专门去看那里的磷火。这个早已风平浪静的所在,在刚刚到来的春天里,生长出了鲜艳的桃花,还有碧绿的麦苗、高大的白杨和金黄色的油菜花。远远近近的村庄,都笼罩在油画般的色泽之中。一瞬间,几乎让人忘却,这里曾经埋藏着让人心惊胆战的历史。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项羽自刎乌江后 手下5大虎将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

    对于楚汉相争,大家并不陌生,而项羽手下有5员虎将,分别是龙且,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那么在十面埋伏,项羽自刎乌江后,这5大猛将都是什么下场呢?网络配图第一,龙且,斩杀。龙且是项羽手下排名第一的猛将,也是项羽的同乡,这个人武功非凡,能够与项羽打上300回合。但是,也跟项羽一样,有勇无谋。当韩信偷

  • 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过江:缺乏忍辱负重的意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

    核心提示: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而选择自刎而死,实在是一个性格悲剧。自大孤傲、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缺乏忍辱负重的坚韧意志,是导致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他的死虽然显得慷慨壮烈,并为后人反复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一生却也让人扼腕叹惜。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

  • 揭秘楚河汉界里的"真正"的诗人 只有项羽和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和刘邦

    《垓下歌》 作者: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 作者:刘邦网络配图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读史记,读项羽作的《垓下歌》与刘邦作的《大风歌》,不得不感叹古人比今人更通音律,更会作诗。后人说刘项二人从来不读书,这话有点道理,看

  • 中国历史上力气最大的五位猛将 项羽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薛仁贵

    在中国历史上名将上千,有的靠勇猛,有的靠武力,也有靠智谋。其中很多带兵打仗的都是有勇有谋,的确在战场上想成名靠的是武略和智谋,但是单论力气,还是要数这五人。网络配图五,薛仁贵薛仁贵臂力过人,武艺超群,英勇善战,饭量也大的出奇,人说他“一饭斗米肉十斤”,是唐军中仅有的“有廉颇之勇,亦有廉颇之食”的人。

  • 李世民和项羽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和西楚霸王项羽,一个千古一帝,一个西楚霸王;一个帝王之范,一个英雄盖世,他们二人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首先,他们二人在历史上的地位都很高,并且鼎鼎有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次,他们二人都是少年得志,李世民十几岁从军打仗,四方征战,平定海内,二十九岁登基为帝,白居易的《七德舞》说,“二十有四

  • 向项羽告密的曹无伤最终只得了小人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无伤

    楚汉争霸,楚霸王项羽发展比汉王刘邦早,下属武将能力也比刘邦多,唯一缺憾的是项羽谋臣虽没有刘邦多,但却也是忠心耿耿的,尤其是其亚父范增,更是一条心辅佐于他,盼望他能够早日完成统一大业。那为何楚汉相争,最终却是楚国灭,汉王兴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结果的逆转,又是怎么导致结果的逆转的呢?这里我们引入一

  • 秦末著名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霸王项羽

    项羽母亲在历史上没有资料记载,在那个时期女人都是作为男人的附庸存在,没有什么地位,所以项羽母亲没有记载。但是项羽的身份是西楚霸王,自己的父亲身份不低,所以项羽母亲必然是楚国的贵族。相较于项羽自己的大名声,他的父亲母亲倒是没有什么故事。但是项羽的父母陪在他身边的时间还没有一个项伯多,虽然在刘邦的鸿门宴

  • 一代悲剧英雄项羽死后为何被敌军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项羽是武将世家,祖上是楚国大将项燕,他身长八尺有余,力能举鼎,天赋过人。少时书剑都没学成,他叔父项梁责备他,他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体现项羽英勇的主要是巨鹿,彭城,垓下三战,前两战体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天才和英勇气概,而垓下一战

  • 刘邦和项羽有和不同之处?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

    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西楚霸王项羽年仅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有着这样的威风了,可是刘邦不同,刘邦四十多岁也才只是秦朝沛县泗水的亭长,和村长差不多,据说这个亭长还是刘邦买来当的。刘邦四十好几了,还整天游手好闲,喜欢喝酒但是没钱,除了美酒之外他还尤其贪念美色。这样的人放到现代就是一个

  • 项羽为何不愿杀刘邦?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妄想秦朝能够千秋万世没想到二世而亡。当时各路义军拥楚怀王为首,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项羽军队实力最强,本来对咸阳势在必得,没想到在函谷关遭遇狙击,让刘邦捡了漏,率先攻破了咸阳。项羽大怒,即令当阳君拿下函谷关,率四十万大军驻于鸿门。因为疑心刘邦有不轨之心,设下宴会邀请刘邦参加,就是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