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交是刘邦的异母弟 地位有限却开创出了一直不得了的家族

刘交是刘邦的异母弟 地位有限却开创出了一直不得了的家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10 更新时间:2023/12/23 4:20:2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的弟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楚元王刘交,是刘邦的兄弟,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有限,但是却开创了一支了不得的家族。或许在历史故事中,刘交应该占据一席之地。

1、刘交受封为楚王

刘交是刘邦的弟弟,据说是异母弟,只是不知道他的母亲是谁。只能说刘老太公他们那代人生活太复杂,先有了刘邦这么个神人生的儿子,又帮刘邦生了个异母弟。

和刘邦不同,刘交生来就沉迷于学习,一直跟鲁国的那帮儒生学习《诗经》。而且刘交学的可不是野路子,他的师父是荀子的门徒浮丘伯,再怎么说也是名师传承。

荀子的地位,即使在动漫中也有体现

这么一说,刘邦家里的实力还真是了不得,刘老头也就那么几个儿子,老三又是到处游历混社会,又是回乡当亭长,老四竟然还跑到鲁国去搞学术。怪不得老大家的女人一看到刘邦就要用勺子刮锅底,连饭都舍不得给刘邦吃——毕竟这上一辈的老人一碗水端不平,做儿媳的哪能那么心平气和。

刘交和刘邦一起打天下,因此在兄弟中地位十分重要。比起老大家的儿子羹颉侯刘信,刘邦对刘交简直是青眼有加。毕竟刘交有话还是能够和刘邦说得上来的,而刘信的老妈没事就刮锅底,这笔账刘邦还是记得清清楚楚,连封侯的封号上都不忘拿刮锅底说事。

说起来,刘邦对老大家的态度真是太差,后来汉匈和亲,刘邦找的远嫁匈奴的女人也是刘信的女儿,这种差别对待简直太过分了。

刘交当然不会管这种事情,刘邦使诈捉了韩信之后,就把韩信的楚国一分为二,一半封给了刘交,一般封给了刘贾。刘贾是刘邦的堂兄弟,倒是比刘邦的亲兄弟还受到器重。

2、刘戊参与七国之乱

楚国是汉朝的强藩,其实力在诸侯国中名列前茅,因此在汉景帝决意削藩时,楚国和吴国一样都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天然的利益相关,以及地理位置上的相近,让楚国和吴国渐渐走到了一起。

刘交的孙子刘戊不怎么瞧得起汉文帝一系,这可能也是当时大多数诸侯王的想法。大家谁还不是个诸侯王,凭什么你刘恒可以从诸侯王做到皇帝,别人就不可以呢?

等到汉景帝即位,这种身份上的轻视并没有完全消失。汉景帝即位两年,汉文帝的老妈薄氏去世,按照礼制应该举国服丧。但是身为楚王的刘戊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还是照常吃喝玩乐。大概是闹得太不像样,这件事被人告发,传到了汉景帝的耳朵里。

汉景帝一朝的臣子中有很多一心出人头地的角色,他们纷纷建议汉景帝除掉刘戊,但是汉景帝采用了慎重的处置方式,只是削减了楚国的封地。断人财路,也是一种不共戴天的仇恨刘戊果断与刘濞联手,准备造反。

七国之乱时,吴国、楚国实力最为强劲

也不是没有人劝谏刘戊,只是最终都被刘戊杀害,楚国也就走上了叛乱的道路,成了七国之乱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3、解忧公主远嫁乌孙

刘戊造反的结果当然是身败名裂,但是刘交一系其他人倒是没怎么受影响,只有刘戊的嫡系子孙受到了牵连。刘戊的后裔中,只有解忧公主的事迹较为突出。

诸侯王的女儿、孙女一般不会获得公主称号的,除非皇室想要通过这位女子进行政治联姻。解忧公主就是一个政治联姻的工具,她的联姻对象在一个名叫乌孙的国度。养在深闺的解忧公主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是为了王朝的西域政策,她只能选择远嫁他乡——谁让她是罪人之后呢?

和亲是西汉的一项开创性政策,历来褒贬不一

解忧公主的性格应该不是那么柔弱,虽然她的婚姻不怎么幸福,但是她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不断扩大自己在乌孙甚至在西域的影响力。汉昭帝统治末年,乌孙遭到匈奴和车师联军的攻击,解忧公主反复向汉朝求援。汉朝在结束了汉昭帝去世带来的的动荡之后,终于派出了五位将军带领的十五万骑兵,大败匈奴。

乌孙的国力强盛了,却又陷入了继承人问题中,解忧公主的儿子竟然没有顺利继承乌孙的昆莫之位(王位),解忧公主联合汉朝使者刺杀乌孙昆莫未遂,乌孙陷入内乱。在汉朝的强力干预下,乌孙一步步成为汉朝的属国,汉朝的西域政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解忧公主在西域一直生活到七十岁左右,但是她依然心怀故国,希望能够死在故土。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意愿,回到了长安,叶落归根。

4、宗正家系人才辈出

刘交的子孙中,除了楚王一系地位较为显赫,还有一系也地位超然,那就是宗正刘辟强一系。

刘辟强是刘交的孙子,曾经出任汉朝的宗正,而一直到西汉灭亡,刘辟强一系都把持着宗正的权力,几乎没有出现过权力的真空。

宗正,简单来说就是管理皇室成员属籍的官员,不算什么大官,但是每当皇位空悬、继承人悬而未决的时候,宗正的意见往往就显得格外重要。

此前刘交的儿子,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就担任过宗正一职。刘辟强的父亲是刘交的四儿子刘富,从刘辟强开始,刘德、刘向、刘庆忌,汉朝的宗正都出自这个家庭。

哪怕是经历了王莽篡位,等到刘秀平定天下,刘庆忌的孙子刘平依然出任宗正一职,可见这支刘氏皇族在整个皇室中的地位。

刘向父子编订的《山海经》,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些人物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刘向,因为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是西汉末年有名的大学者。

刘向的成就不多做介绍,看看引文就好。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五经通义》。编订《楚辞》,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作品收录于《刘子政集》。

刘歆的事迹当然不限于《山海经》,他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多彩。

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他是第一个不沿用“周三径一”的中国人,并定该重要常数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2,世有“刘歆率”之称。后因谋诛王莽事败自杀。

可以说,楚元王刘交这一系是除了汉朝皇室之外最耀眼的家族之一了。

5、刘裕开创一个朝代

东汉灭亡一百多年之后,刘裕登上了历史舞台,他自称是刘交之后,却不是凭借家世获得政治资本。靠着在军队中积累战功,刘裕从一个小兵做起,一步步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开创了南朝第一个朝代——宋。

虽然刘交的后代事迹有一部分不是很清晰,但是刘裕起码能够把自己的家谱拿出来作证,表明自己的家世没有造假。很多历史人物自己都不知道祖上有哪些能人,但是他们的后人硬是要给他们安上一个不一定有血缘关系的祖先。这其实违背了敬天法祖的本意,本来想给自己脸上增光,却无意给自己的祖宗认错了爹,难免贻笑大方。

刘裕本人的军事才华非常耀眼,因此得以在乱世中脱颖而出

刘裕的功绩,概括起来就是平乱、北伐、称帝。

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军功,得以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加强集权,抑制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士,振兴教育,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史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

相比于那些历史发明家鼓吹的英雄,刘裕的一生其实更加多姿多彩。或许他的家系到底属不属于楚元王这一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他是当之无愧的“定乱代兴之君”。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北匈奴第一任郅支单于:呼韩邪的大哥却兵败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单于,北匈奴,呼韩邪,

    郅支单于(?-公元前36年),名呼屠吾斯,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之后的北匈奴第一代单于,曾击败大宛、乌孙等国,强迫四方各族进贡,威震西域,一度领导了匈奴的短暂复兴,最后被汉朝远征军击灭。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理论,为什么却不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武帝实施的很多措施都有董仲舒的影子,但是董仲舒本人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这件事。首先,汉武帝之所以采用董仲舒的政策,并不是因为看好董仲舒,而是因为董仲舒提出的很多政策都能进一步

  •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改造的儒家思想生而逢时!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董仲舒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改造的儒家思想生而逢时!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非打造了一台精密高效的强国利器,由他的同窗李斯挥舞着辅佐秦始皇气吞八荒,包举宇内,然秦不逾二世即亡,何也?贾谊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这不是韩非笔下最虚伪、最没用的东西吗?最没用的才是最有用

  • 董仲舒为何“独尊儒术”?汉武帝不信儒家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董仲舒

    董仲舒为何“独尊儒术”?汉武帝不信儒家是怎么回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董仲舒是谁?就是那位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西汉大儒,那么,这位大儒最终结果如何?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为什么要“独尊儒术”讲起了。董仲舒一:为什么要“独尊儒术”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死,登基六年

  • 刘嫖将汉武帝刘彻扶上皇位,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嫖,汉朝

    对刘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与王娡联手扶立刘彻,并在继位之初帮助稳固皇位刘嫖出生于西汉孝惠帝六年(前189年),乃是汉文帝刘恒和皇后窦漪房唯一的女儿。西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雉去世之后,爆发“诸吕之乱”,周勃、陈平等人诛灭吕氏之后,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刘

  • 刘嫖贵为公主,为何后来两个儿子和女儿都死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刘嫖

    馆陶公主刘嫖(前2世纪-前116年),汉文帝和窦皇后之女,汉景帝的同胞姐姐。封馆陶公主,又因为下嫁堂邑侯陈午,而称堂邑长公主。她为汉武帝姑姑,尊称为窦太主,她的女儿陈氏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早年刘嫖的生年不详,同母弟汉景帝刘启出生于公元前188年。此时,他们的父亲汉文帝刘恒只有十五岁,还只是个诸侯王

  • 刘备在讨伐黄巾军时为什么不允许张飞救卢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

    刘备的老师是卢植,天地君亲师,古人很重视老师。不过当刘备老师卢植受挫,被抓起来的时候,刘备却不让张飞前去解救。且看原文:玄德领命,遂引兵复回。得到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乃卢植也。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植曰:“我围张角,将次可破;因角用妖术,未能即胜。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体

  • 刘备的老师卢植为什么教出了那么多出色的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

    卢植是东汉末年大儒,其品德为世称道,名著当时。卢植性格刚毅,文武双全,能饮酒一石。他的老师是马融,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孙;他的同学有郑玄、管宁、华歆等人,都是当时的大人物。网络配图卢植的老师马融,首先是个大人物。他本年在朝廷为官,因为朝政腐败,辞官回家教学。马融家里非常有钱,虽然是大儒,教学却不死板

  • 揭秘东汉名将段颎:平定羌族叛乱的绝对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段颎

    段颎,东汉末年平定了几十年的羌族叛乱,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羌族部落来打大汉王朝的主意,可惜就像没了匈奴,来了羌族一样,没有了羌族,其他如鲜卑等民族大举进入中原,五胡乱华爆发,这是从东汉末年,经历了三国时代,到了晋朝才发生的事,而东汉时期,作为消灭了整个羌族叛乱的绝对功臣,段颎,最后却死在了京城的监狱里

  • 又一个死于党争的名将段颎:汉末最后的北疆支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段颎

    说到东汉的将军,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会联想到三国时期的将军。很少有人知道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降临前的平羌战争中闪耀的将星—段颎。网络配图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与皇甫规和张奂并称为“凉州三明”。有个成语叫“折节好学”说的就是段颎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自称游侠,经常施舍金钱;长大之后才开始学习。段颎是将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