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田千秋是如何的到皇帝的赏识的?靠的是什么?

田千秋是如何的到皇帝的赏识的?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73 更新时间:2024/1/7 0:08:48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田千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汉武帝是汉朝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大大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同时又确立了以儒家思想治国理念。对外汉武帝多次发动攻打匈奴的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嚣张气焰,同时又南征北战,扩大了汉朝的领土。

可就是这样一位君主,却因为一直穷兵黩武,导致国内民间哀声哉道。同时又因为汉武帝待机时间超长,而自己所立的太子刘据以及刘据的母族卫氏一族势力太过庞大,皇帝与太子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与太子有矛盾江充等人,就利用汉武帝疑心病重趁机以巫蛊为由陷害太子。

汉武帝最恨别人施行巫蛊之术,当即就下令要逮捕太子。太子刘据知道自己被小人陷害之后,而又没有办法在父皇面前辩解,就私自起兵诛杀江充等小人。就在刘据起兵的时候,又有小人给汉武帝传达假消息,说太子刘据要谋反。汉武帝本来猜忌心就重,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立马派兵镇压。结果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刘据也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等到太子逝世之后,众人才缓过劲来,大臣们都知道太子是冤死的,但是自古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这样一位杀伐果断的汉武帝,所以当朝大臣居然没有一个人为太子伸冤。

就在满朝大臣哑语的时候,一个守陵的小官却毅然站了出来,他就是田千秋。田千秋是战国时田齐后裔,在汉武帝时期他担任高寝郎,供奉汉高祖刘邦的陵寝。在他得知太子刘据因为受到江充的陷害,不幸逝世的消息后,他就立马上书替太子鸣冤。

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汉书》

田千秋的这份奏折大意就是说太子私自调动军队,顶多就被鞭打一下就行了,就算太子杀人,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并且田千秋还特意说明是一个白头翁告诉自己这些话的,白头翁也就是指汉高祖刘邦了。

此时汉武帝多多少少已经了解了巫蛊之乱前后的始末,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确实死的冤。所以汉武帝看到田千秋的奏折后,立马将他召进宫中问话,一番交流之后,汉武帝对田千秋极为赞赏,并且提拔他为大鸿胪。后来丞相刘屈氂因罪被杀,汉武帝就让田千秋接任。

后来汉武帝去世后,汉武帝的小儿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此时朝政大权虽说都掌握在霍光的手中,不过霍光见田千秋办事能力不错,就继续让他担任丞相,在这个位置上,田千秋一直做到离世。

田千秋本来只是一个小角色,在汉武帝最需要的时候,说出了汉武帝最想听的话,同时他又懂得官场的规则,不招惹是非,最终田千秋在官场的升迁就如同火箭般迅速,不知道大家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

标签: 田千秋汉朝

更多文章

  • 田千秋的仕途有多传奇?因一句话就被汉武帝封为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田千秋,汉朝

    田千秋的仕途有多传奇?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可谓名相的莫过于田千秋了。田千秋,史书上通常称为车千秋,因他在昭帝时期垂暮,皇上格外优待他,朝见时答应他乘坐小车进入宫廷,所以就声称“车丞相”,后世则称之为车千秋,这一称谓中,赞誉的意思现已很明显

  • 揭秘:西晋历史上的王褒为何只读书不愿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西晋,读书,当官

    王修是曹操手下的大臣,他的儿子王仪,因为不愿意攀附司马昭,而被司马昭杀死。因此王仪的儿子王褒宁死不愿做西晋的官,只是为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人。王褒是个美男子,字伟元,小时候就有操守,非礼不动。身高一米八还多,相貌潇洒,和一般人不同。因为痛恨父亲死于非命,坚决不愿做官。把房子建在父亲的坟墓旁,终身以

  • 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 褒姒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褒姒,周幽王

    还不知道:褒姒的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传说褒姒是西周王宫中一宫女所生,这个宫女的肚子足足大了四十年,才生下了褒姒。夏朝末年,帝桀听太史占卜将自己的唾液收集于匣子中,以保存龙的精气,制成法器,夏灭后传给殷,殷亡后传给周,经历数代,都没有人敢打开它。八百年

  • 与扬雄并称“渊云” 西汉时期辞赋家:王褒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汉,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字号不详,别号桐柏真人,蜀郡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村)人。西汉时期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宣帝时期,授谏议大夫,才华横溢。甘露三年,去世,时年四十岁。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

  • 西汉时期文学家王褒:《洞箫赋》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褒,《洞箫赋》

    《洞箫赋》是西汉文学家王褒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写做箫的竹,再写箫的制作及吹奏者,接着写箫声极尽其妙的变化,然后写箫声的道德感化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最后再写箫声的余音袅袅和不绝如缕。全赋词藻华美又生动形象,用语准确而又鲜明,无堆砌之弊,却极尽精巧之致,同时音调和美,句式整饬,虽骈偶而不呆板凝滞,描绘了一

  • 王勃《晚留凤州》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晚留凤州,王勃,仙,青山,明月

    《晚留凤州》年代:唐作者: 王勃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晚留凤州》的作者:王勃,字子安,与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王勃出身望族,为隋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

  • 王商跟王凤是什么关系?他们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商,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凤王商俩“亲兄弟”为何打起来了,起因是这条谣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西汉王朝有个特点,皇帝喜欢重用外戚对抗功臣集团,大名鼎鼎的卫青、霍去病就是外戚。这不,汉成帝上台以后,也马上封自己的大舅王凤、三舅王谭、四舅王崇、五舅王商、六舅王立、七舅王

  • 王恢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恢,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恢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的一天,雁门关内的多处堡寨火光冲天,尸体狼藉。少时,一队匈奴骑兵驮着抢来的东西和民女冲出关外,呼啸而去。附近山坡上立着一人一马。骑者衣着光鲜,望着匈奴远去的方向,目中直欲喷出火来。他叫聂壹

  • 在马邑诱敌伏击匈奴失败后,王恢为何会自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王恢,马邑之谋

    王恢,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汉武帝当国的最初几年,大汉帝国还处于清静无为黄老思想的影响之下,朝堂上的外戚势力、朝臣势力依旧很强大,这导致了汉武帝手中的皇权很有限,离一言九鼎、集大权于一身还很远。皇权受多方制约,帝王无绝对权威,作为具有雄才大略的新君,汉武帝自然要想尽办法打破

  • 汉武帝为什么要笔王恢自杀?他的自杀有什么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恢,西汉

    王恢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马邑之围”是汉匈之间的一场重要的战争,也是汉匈战争策略的重要转折点。而汉武帝杀掉王恢(逼迫王恢自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汉武帝之前,汉朝对匈奴,一直采用的是和亲的政策。能够安抚匈奴,就尽量安抚,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