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时期文学家王褒:《洞箫赋》作品赏析

西汉时期文学家王褒:《洞箫赋》作品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07 更新时间:2023/12/26 18:00:50

《洞箫赋》是西汉学家褒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写做箫的竹,再写箫的制作及吹奏者,接着写箫声极尽其妙的变化,然后写箫声的道德感化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最后再写箫声的余音袅袅和不绝如缕。全赋词藻华美又生动形象,用语准确而又鲜明,无堆砌之弊,却极尽精巧之致,同时音调和美,句式整饬,虽骈偶而不呆板凝滞,描绘了一幅幅有声、有境、有情、有人物及其行动的声乐画面,收到了音乐化、诗化、画化、情趣化的效果,极富表现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创作背景

此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是汉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的一位宫廷作家,其作品注重辞藻华美、形象生动,又具有很强的娱乐色彩。洞箫是一种古代乐器,以竹子为材料。一说作者因深爱吹奏洞箫而为其创作此赋。一说汉宣帝时,作者为谏议大夫,因太子体不安、愁苦不乐而创作此赋以娱太子。

作品鉴赏

此赋分为五段,正文分四段,尾声为一段。第一段写做箫的竹。作者巧妙地抓住竹子的生态环境,“拍”下一近一远两个“镜头”,并注入作者一悲一喜两种感情:“悲乎其不安”和“乐乎其敞闲”,这不安而又敞闲的环境,正足形成竹子内在美好气质的重要条件。然后写竹林的四季景物:春天鸟儿的欢飞,夏天雌鹤的嬉游,秋天蝉子的长鸣,冬天黑猿的悲啼。未言竹而处处写竹,再现了一个变化多姿的竹的世界。

“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以拟人化的手法,从竹的外形,点出它内在的气质,完成对竹的艺术描写。正因竹有“清静而弗喧”的个性,才能有清肃的音色,成为做箫的材料。大段地对竹的描写,是为写箫作铺垫,与下文美妙的箫声相唿应,使之成为全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二段写箫的制作及吹奏者。箫的制作精良,装饰巧妙,花纹鲜明美丽,如握于手,爱莫能释。那吹奏者,由于眸子失去精光,悲愤郁结于胸。

“形旖旎以顺吹兮,瞋㖤㗅以纡郁”,他弯曲着身子,满含着悲愤,鼓腮作气顺势吹去,抒发出胸中的郁懑。将人物命运、吹奏神态和音乐旋律融为一体。第三段写箫声的变化,极尽其妙。落笔处,繁音殊调翻腾着、飘妆着,唤起读者对那些美好音乐的联想和回味。它忽而伴舞,忽而伴唱,忽而独奏,一曲又一曲,那优美的旋律萦绕耳畔,充满着声的神韵,声的美趣。

为了使文字再现音乐形象,作者采用了听声类形,通感的表现手法。取类极其广泛,大自然的春风、雷鸣、流水、树木以及杂乱什物,人类社会的父子人伦,壮士、君子之气质等等,用以展现音乐所表现的各种形象和意境,传达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第四段写箫声的道德感化作用和艺术感染力。“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列数箫声对贪婪者、凶狠者、残暴者和放纵者各类人物的道德感化。追朔历史,箫声会对舜之父母、子舜子、夏盗跖等起感化作用。

“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啾咇㘉而将吟兮,行鍖銋以和啰”,都讲音乐的感人魅力。但如何具体表现这种魅力,正面描写难于表达或易落于平淡,于是作者用拟人手法,传神地描绘出虫子闻箫声那停步不前,如痴如呆如梦如醉,瞪目忘食的神情。虫子尚且如此受感动,“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的自不待言。这烘云托月之笔,大大地突出了箫声对人的艺术感染力。虚则详写,实则略写,虚实详略恰到好处,赋予作品极大的表现力。尾声再写箫声,或奔腾跳跃,或徘徊往复,最后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全赋取材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乐器洞箫来描摹、咏赞,词藻华美又生动形象,用语准确而又鲜明,无堆砌之弊,却极尽精巧之致,措辞用语之妙,足以令人叹赏,而又音调和美,句式整饬,虽骈偶而不呆板凝滞,写箫的材质之美、制作之美、名称之美和千变万化动人心弦的声音艺术之美,描绘了一幅幅有声、有境、有情、有人物及其行动的声乐画面,收到了音乐化、诗化、画化、情趣化的效果,,塑造了一个完整的洞箫的形象,写得生动感人,极富表现力。

标签: 王褒《洞箫赋》

更多文章

  • 王勃《晚留凤州》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晚留凤州,王勃,仙,青山,明月

    《晚留凤州》年代:唐作者: 王勃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晚留凤州》的作者:王勃,字子安,与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王勃出身望族,为隋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

  • 王商跟王凤是什么关系?他们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商,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凤王商俩“亲兄弟”为何打起来了,起因是这条谣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西汉王朝有个特点,皇帝喜欢重用外戚对抗功臣集团,大名鼎鼎的卫青、霍去病就是外戚。这不,汉成帝上台以后,也马上封自己的大舅王凤、三舅王谭、四舅王崇、五舅王商、六舅王立、七舅王

  • 王恢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恢,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恢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的一天,雁门关内的多处堡寨火光冲天,尸体狼藉。少时,一队匈奴骑兵驮着抢来的东西和民女冲出关外,呼啸而去。附近山坡上立着一人一马。骑者衣着光鲜,望着匈奴远去的方向,目中直欲喷出火来。他叫聂壹

  • 在马邑诱敌伏击匈奴失败后,王恢为何会自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王恢,马邑之谋

    王恢,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汉武帝当国的最初几年,大汉帝国还处于清静无为黄老思想的影响之下,朝堂上的外戚势力、朝臣势力依旧很强大,这导致了汉武帝手中的皇权很有限,离一言九鼎、集大权于一身还很远。皇权受多方制约,帝王无绝对权威,作为具有雄才大略的新君,汉武帝自然要想尽办法打破

  • 汉武帝为什么要笔王恢自杀?他的自杀有什么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恢,西汉

    王恢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马邑之围”是汉匈之间的一场重要的战争,也是汉匈战争策略的重要转折点。而汉武帝杀掉王恢(逼迫王恢自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汉武帝之前,汉朝对匈奴,一直采用的是和亲的政策。能够安抚匈奴,就尽量安抚,绝对

  • 夏侯惇:祖先是夏侯婴,成曹军阵营中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侯惇,三国,曹魏

    说到夏侯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三国时期,曹操家族有一个铁杆粉丝家族,那就是夏侯家族,夏侯家族对曹操家族非常的忠心的,在曹操起兵的时候就有夏侯渊和夏侯惇两个大将,那都是名将,为曹操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讽刺的是夏侯渊和夏侯惇的祖先是夏侯婴,夏侯

  • 替皇帝赶车的马夫,揭秘夏侯婴是如何出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侯婴,西汉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夏侯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上有些人,看着职位不高,但实际上权力大,也很有话语权。比如八府巡按,这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官职,光听名字感觉很牛,八府,但事实上只是个正七品的小官,不过千万不能小看这个小官,就是这个小官,可以直接把省长拉下马。主要

  • 萧望之是元帝的老师,为何会因为一次陷害就饮鸩自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萧望之

    汉元帝身边有两个红人弘恭和石显,他们投诉元帝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政敌萧望之,建议元帝把他“召致廷尉”。元帝不知道“召致廷尉”是什么意思,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过了两天,元帝要找老师开会,下面回话:他来不了了。为什么?关监狱里了!元帝这才知道,“召致廷尉”就等于下大狱,于是赶紧下旨把老师给放了,只稍微惩罚

  • 萧何七世孙萧望之生平简介 曾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萧望之,生平

    萧望之(约前114年—前47年),字长倩,萧何七世孙,东海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宣帝时,曾被丙吉推荐给大将军霍光,但由于看不惯霍光的倨傲而得不到霍光的重用。以儒家经典教授太子(汉元

  • 许广汉差点就被处死,为什么最后却成了国舅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广汉,汉朝

    此人连连获罪,差点就被处死,最后却阴差阳错成了国舅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许广汉是昌邑(山东巨野)人,他小有才华,得到了给昌邑王刘髆(汉武帝第五子)做侍从官的工作。虽然不能入职高大上的朝廷,但好歹也是封地上的干部。因此,许广汉工作很认真,再加上他为人忠实正直,刘髆对他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