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霸王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凭什么以弱胜强

楚霸王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凭什么以弱胜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02 更新时间:2024/2/16 1:06:49

秦汉之时,巨鹿是一座森林深处的城市。不只是森林,也是古代中国北方最大的湖泊城市,比后来成为梁山泊的巨野泽还大---大陆泽,又名巨陆泽,就在巨鹿城南。

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前207年,秦军与起义军项羽部队在巨鹿(古县名,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展开的一场决战,最后项羽获胜。这是秦末战争中消灭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战前

秦军公元前208年九月,秦将章邯在消灭项梁之后,又率秦军30万北上渡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王离军20万(长城军)一起攻打赵国,并大败赵军,随后命王离所部包围赵国巨鹿,章邯自己屯兵于南,修筑甬道为围城的秦军输送粮草。

网络配图

为此,楚怀王阵营分兵两路,一支军队前往巨鹿解赵国之围,以宋义为主帅,项羽为副帅;另一支军队进攻关中,以刘邦为主帅。楚怀王许诺说谁先攻下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楚军宋义率领楚军行至安阳(古地名,在现在山东曹县东南),便按兵不动,滞留四十六天。项羽急欲攻打秦军,为阵亡的叔父项梁报仇雪恨,便催促宋义发兵,宋义不听,反讥项羽有勇无谋,还传下命令,凡是凶猛、违逆、贪功而不听号令的人,皆格杀勿论。

宋义把儿子宋襄派到齐国当宰相,送行到无盐(古县名,在现在山东东平县东)这个地方,饮酒作乐。当时天降大雨,天气寒冷,士卒饥寒不堪,项羽利用这一点激起了士兵对宋义的不满。

宋义按兵不动第四十七天早上,项羽闯入宋义帐中,一剑将其刺死并斩首示众。随后项羽向士卒宣布,宋义和齐国串通,意图谋反,自己是奉楚怀王的密敕暗杀宋义的。并同时派人报告楚怀王,怀王只好任命项羽为主帅,率兵救赵。

战争过程

楚军渡河

网络配图

楚军数量远远少于秦军,项羽先派英布率两万楚军渡河,袭击秦军甬道,获得几场小胜。十二月,项羽随后亲自率全军渡河,并下令将炊具打破,将船只凿沉,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明拚死一战的决心(这就是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

楚军在项羽的号召下士气高涨,作战十分勇猛,一举击破了章邯的大军,迫使章邯军溃退并撤走了对王离军后背的支援。此时项羽马不停蹄接着率军翻身再战王离军,并且九战九捷,以少胜多。当时一个楚军能抵得上十个秦军,这就是成语「以一当十」的由来),而项羽又身先士卒亲自奋勇厮杀激励士卒,终使得秦军大败。

秦将苏角阵亡,王离被俘,涉间拒不投降,跳到火堆里自焚而死。诸侯军队项羽进攻秦军之前,虽已有十几路诸侯军抵达巨鹿前来救援,但都慑于秦军威力,只是屯兵于外围,不敢出战。

当楚军进攻秦军的时候,各路诸侯军仍闭门不出,各个将领只是从营垒上观望,这就是成语「坐壁上观」的由来),及至看到楚军大破秦军,各路诸侯军才无不感到敬服,纷纷归顺项羽。

秦军投降前207年六月,项羽与蒲将军分别大败秦军于淤水和三户津。章邯、司马欣董翳率秦军余众投降,巨鹿之战结束,休整后向关中挺进。

新安杀降

同年十一月项羽率军行至新安,担心秦朝降军生变,在新安城南(今河南义马内)杀掉20余万的降兵。(有不同的说法:项羽惧怕军中食粮不足,又耻于求粮而杀之。然而此说法甚为可疑。)

网络配图

1912年修筑陇海铁路时在当地发掘出大量人骨,现在该遗址被称为「楚坑」。可见当时项羽军杀了多少降兵。

影响秦军主力与项羽战斗,无暇理会秦朝首都咸阳及关中地区。刘邦乘关中空虚之机,八月突破武关,十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老崔根据当时的战况格局来说,作为秦国主力部队的章邯,身为一国大将,降时握着项羽的手哭泣,不久二十万秦卒遭坑杀,至此被三秦所恨,负骂名于史,项羽负章邯甚于此,但章邯后来却因不愿投降于韩信,拔剑死于项羽。可见巨鹿之时,其处境何其的窘迫。

因此,与其说章邯军败于项羽,不如说其死于政治。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史上死得最窝囊的战神 项羽竟然只能排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

    所谓战神,即是武艺高强,熟知兵法,且又有赫赫战功,同时代无出其左者。但风光背后却没能得善终,且死不得其所,则必为千古遗憾!以前也有人归纳过这样的英雄,这里将演义中的人物也算上,供大家娱乐:第十名【袁崇焕】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总是成为妄想,努尔哈赤、皇太极……奉袁必输,让敌人望尘莫及!驻守边疆上

  • 范增为何不受重用?倚老卖老逼项羽给其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范增

    相信了解秦朝末年历史的朋友都会对项羽赞赏有加,的确项羽天生神力,武功超群,并且还极重义气。只可惜他遇上了奸诈狡猾的刘邦,这个讲义气倒成了他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也没地方说理去。不过咱们实事求是地说,虽然项羽最后失了天下,可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却没有动摇分毫,他依然是我们心中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

  • 如果虞姬不死项羽会重振旗鼓杀回江东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代表了那样一个时代的人,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对英雄末日的慨叹和惋惜。在秦末风起云涌的战场上,项羽作为霸王式的英雄,其悲剧的结局,不单引起了李清照的惋惜,同样引起了后来许多人的惋惜。然而,项羽毕竟没有过江东。那么,假如虞姬没有死,项羽没有受到失去爱姬

  • 项刘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是如何兵败垓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

    一场鸿门宴,让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随后,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令火烧阿房宫,大火一烧三个月,三百里阿房宫变成一堆瓦砾。由于项羽原是楚国的贵族,他是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抗秦斗争的,所以,灭秦以后,他不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旦他觉得可以控制整个局面的时候

  • 楚霸王项羽并非英雄竟是民心尽失的嗜血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歌颂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英雄气概的绝句,使她和项羽一起万古流芳。项羽是否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呢?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呢?现解读如下。不肯过江东——是江东后路已被刘邦切断。项羽从内心来讲是想回到他的江东去的,当时项羽已经到了江边,还有亭

  • 刘邦项羽两句不同的话 成就了两种不一样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刘邦和项羽是历史上密不可分的两个人,相同的时代背景,却让两人的性格、经历直到最终的结果都完全不同。刘邦在咸阳服徭役的时候,看见秦始皇车队经过说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秦始皇游览会稽郡的时候,项羽看到说:彼可取而代也!网络配图两个人说出了完全不同的两句话,两种不同的心态!也决定了两人日后的人生

  • 项羽为何要乌江自刎?因为他知道渡江也是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

    项羽,历来被人们视为悲剧英雄的代表,尤其是最后兵败乌江自刎时,更是将故事推向了高潮。李清照曾作过一首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的就是项羽至死也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概,这也正是大多数人,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态度。另外杜牧也做过一首《题乌江亭》,其中耳熟能详的一句是“江东子弟

  • 刘邦本来被项羽打败了 张良一句话让他反败为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公元前203年(汉四年)八月,占了齐国的韩信经常与彭越攻打项羽的粮道,灌婴又攻占了彭城,项羽既孤立无援又缺粮食,败象已显。没想到占了上风的刘邦反而派人去求和,先后派了两次,项羽才答应。和谈的结果是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网络配图这就让人看不明白了:胜券在握的刘邦为何主动求和?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断定项羽不敢杀他老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提到刘邦和他的死对头项羽,人们都认为刘邦是个流氓,是个小人,项羽是君子。结果却是小人战胜了君子,成了最后的赢家,实在让人想不通。从很多事例来看,刘邦的所作所为,的确非君子所为,为君子所不齿,比如经常去吃樊哙的狗肉,却从不给钱,逼得樊哙为了躲他而搬家,头一天搬河对面,第二天刘邦又找去了;比如经常到酒馆

  • 刘邦三哭祭项羽是真哭还是演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

    说到刘邦和项羽,大家都会说,他们两个的关系是死对头,“楚汉相争”,说的就是他们俩的事情。项羽最后在同刘邦的垓下之战中战败,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刘邦素来就把项羽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只有打败了他,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天下。可是,明明是对敌的关系,项羽死后,刘邦还三次哭祭项羽。最为千古流传的那次哭泣,则是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