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韦贤妃是谁?北宋的妃子,却成了南宋的皇后和太后

韦贤妃是谁?北宋的妃子,却成了南宋的皇后和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87 更新时间:2023/12/25 22:26:01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韦贤妃是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话说“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宋徽宗和儿子宋钦宗两位皇帝,被金人俘虏北上,受尽凌辱。当时一同被金国的女真人俘虏的,还有北宋的许多皇室宗亲,后宫女子和前朝大臣。当时在宋徽宗的后妃里,就有这么一个位“韦贤妃”,同样也随着金国的大军北上。

这位韦贤妃,最早只是端赵佶王府里的一名侍妾,后来赵佶继位成为宋徽宗,韦氏也成了后宫女子。韦氏原本并不受宠,在她生下了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之后,才被封为了婕妤。要说韦氏可是生了个好儿子,康王赵构后来自请前去金国做“质子”(也就是人质),宋徽宗龙颜大悦,便封了他的母亲韦氏为贤妃。

要说这段时间,也是韦贤妃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了。可惜好景不长,“靖康之变”后,所有的后宫女子都和宋徽宗宋钦宗一同被押往北方,一路上被金人百般凌辱,韦贤妃也在其列。根据史书的记载:“妇女分入大家,不顾名节,犹有生理,分给谋克以下,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什么意思?大概就是金人把这些皇室和后宫的女子,全都分配给了金国的豪门贵族,“十人九娼”,可见其惨烈程度。

当时从北宋开封出发时,被金人掳走的女子有3400多人,到了金国的燕山,就只剩下1900人。其他的人要么被凌辱致死,要么选择自尽。到了金国的“上京”之后,韦贤妃和其他300位女子被关进了“浣衣院”。从名字上看,“浣衣院”是洗衣房,但实际上里面的女子,除了要给金国的王公贵族浣洗衣物,更要供他们玩弄,说是“浣衣院”,倒更像是“官jì院”。

不过韦贤妃的儿子,康王赵构却在乱军中成功脱逃。不止如此,他还跑到江南建立了南宋政权,赵构本人也就是后来的“宋高宗”。赵构在江南登基之后,遥尊生母韦贤妃为“宣和皇后”,并且时时刻刻想要把自己的母亲从北方接回来。而这个时候,我们耳熟能详的另一位历史人物,“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岳飞,就要登场了。

标签: 韦贤妃宋朝

更多文章

  • 从买官入仕到名留青史,黄霸为官期间有哪些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黄霸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黄霸的人生经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廉洁爱民的清官,值得我们敬仰的有唐代的狄仁杰,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因为他们为官清正廉洁,喜欢主持公道,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君主心目中的社稷之臣。在汉代也出现了一大批清官,《汉书》把这类官员称为

  • 黄霸:靠买来的官入仕,却成了名留青史的一代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霸,西汉

    你真的了解黄霸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捐资入仕,步入官场黄霸出生于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今天河南太康县人,黄霸的家族在太康县是名门望族,武帝时期由于这类家族不便于控制,常常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根本不受地方官员的掌控,武帝只好把他们迁移至京城附近,黄霸族人也在迁移的名单里。

  • 黄霸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为何会被很多史学家称颂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黄霸

    在古代,县令这样的“芝麻官”非同小可,是“造福一方”不可或缺的官员,是整个“传送带”中的关键环节。古代的“芝麻官”,被升迁或革职都是常事,在官场能走多远,关键还看自己的德行。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侍御史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上奏疏说:“治理天下的人要把百姓看作根本。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在于选好刺史、

  • 西汉匡衡凿壁借光是真的吗?匡衡官居何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匡衡,凿壁借光,西汉

    说起匡衡大家都会知道他凿壁借光的故事,因为它曾出现在小学的教材里面,以好学的榜样鼓励孩子学习。那么历史上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还有历史上匡衡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匡衡,字稚圭,是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匡衡以凿壁借光的故事传世,人们大多认为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两千年来对匡衡好学的赞赏从来

  • 揭秘西汉匡衡如何从寒门子弟变成一代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匡衡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逃避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画像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

  • 西汉一代名相匡衡竟是靠凿壁借光最终学有所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匡衡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凿壁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

  • 匡衡:从一个贫困的少年成为一代大儒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匡衡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逃避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

  • 匡衡:因苦读而成为宰相最后却因一事自毁前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匡衡

    “凿壁偷光”是我们小时候常听的励志故事之一,在那个没有灯的年代,有个少年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旁边大户人家的灯光勤学苦读,这个少年就是匡衡,匡衡因为这个凿壁偷光的故事使他成为我们心中学习的榜样,殊不知匡衡在学成之后却因一件事而自毁前途。网络配图匡衡出自汉代,自幼就家境贫寒,但匡衡却十分上进,他

  • 凿壁偷光的匡衡,为什么会从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活成了反面教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匡衡,西汉

    对匡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对教科书一定不陌生吧,很多人或多或少还是能记起教科书中的某些文章以及好词好句等。教科书里出现的文章并不是随便选择的,而是经过反反复复地对比和筛选才被纳入教科书内,因此,能被选进教科书的内容,大都是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历史人物或事

  • 凿壁借光的匡衡是什么下场?他为什么会被皇帝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匡衡,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匡衡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中国人特别为自己国家的悠久历史而自豪,教育人的时候也特别喜欢引经据典,拿古人做榜样,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家里大人就买好多《古人勤学故事》《古代励志文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书让你看,从此便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