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武帝刘秀的妃子许美人:生了第一个信佛的国王

光武帝刘秀的妃子许美人:生了第一个信佛的国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66 更新时间:2023/12/18 11:42:00

许氏,她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妃嫔,因为地位较低并不受宠爱,生有一子刘英,建成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楚王,二十八年就国,建都彭城,封国就在汉高祖刘邦的汉室龙兴之地-今江苏徐州地区。虽然许美人不受武帝宠爱,史册记载她的内容少之又少,但她所生的儿子刘英却是诸侯国里第一个信佛的国王。

公元65年,汉明帝(东汉继光武帝后第二个皇帝)给他的异母兄弟楚王刘英写了一道诏书,这道诏书后来被收入了范晔的《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中。诏书中似乎无意间提到的几十个字,在中国宗教史上引起轩然大波,成为后世研究中国佛教起源的最早资料。汉明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诏书中一次顺手一提,开始了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的正史篇章,也通过正史使刘英成了诸侯国里第一个信佛的国王。

根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记载,刘英在建武十五年为王,建武二十八年才赴国就任。年轻的时候,刘英喜好交接游侠之士,迎纳众多宾客,到了晚年的时候更加嗜好黄老之学。按照佛教史专家的考释,佛教传入中国前期是和神仙思想、祭祀方术混同在一起被民众接受的。此外,黄老学说一直是汉代贵族间比较流行的学术思想,淮南王刘安(淮南国与刘英的楚国临近)集门客着《淮南子》,其中主要宣讲的也是黄老学说。现在发展到楚王刘英这里,黄老学又有了新的进步,就是与宗教化的佛教扯到了一处,刘英为浮屠建祠,里面也多半还供着老子。因此,刘英喜好黄老学,这就为他接受佛教、传播佛教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古代中国的版图上,徐州是交通南北,联络东西的商埠重地,经济发达,文化活跃,也是道教思想兴盛和道教兴起的重要区域。汉明帝当皇帝后,想以宽大之心治天下,就下了个诏,让各国犯死罪的人缴纳生绢即可赎罪。楚王刘英不知作过什么亏心事忽然感到有些心虚,不打自招地要手下人准备了黄绢白绢三十匹给汉明帝送去。汉明帝收了东西嘴上还卖乖,下了诏书给刘英,上面赫然写道:“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并把这道诏书颁示给各诸侯国的中傅们。

“浮屠”即“佛陀”的另一音译;“桑门”即沙门,就是后来的“沙弥”,指出家的和尚;“伊蒲塞”即居士,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汉明帝在诏书中是说,楚王你为佛陀建庙,斋戒祈祷,这是好事,有什么可愧咎的呢,我把你送的生绢还给你,你用它来资助和尚、居士们吧。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可以推测在楚王刘英之前,佛教在汉地的传播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但由于最初的信徒可能多为异域胡商或民间百姓,所以得不到正史的重视,终于因为这位封国治地在彭城的楚王的东汉贵族身份,“浮屠”才得以在《后汉书》中出现。

但是,楚王刘英信佛信道,后来并没因此得到善终。因为在他那个年代不好好学习儒家经典,整天带一帮外国和尚建庙起观的,确实很另类。更重要的原因是,刘英在汉明帝的诏书下达后,就广泛结交迎纳方士,还作金龟玉鹤,并刻文字当符瑞,这就犯了朝廷的大忌。因此,公元70年,燕广告发楚王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谶纬及图书,存在谋逆的行迹。朝廷派人调查,主管官员参劾刘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自增减官秩,设置诸侯王公两千石,大逆不道,就奏请皇帝诛杀刘英。汉明帝以亲亲不忍杀之,乃废刘英。第二年,楚王刘英到丹阳郡,不久就自杀了(下场与淮南王刘安相似)。楚国存三十三年而除。皇室遣光禄大夫给刘英吊唁祠祭,按照法制赐赠丧物,又加赐列侯印绶,以诸侯礼葬其于泾县。让楚王刘英和汉明帝都没想到的是,100年后,佛道打包捆绑销售的新宗教就从外地一路畅通地发展到汉朝皇帝的宫廷中。汉桓帝在宫中为黄老和佛陀同时立祠加以祭拜,可见这时佛教已深入汉代皇室中来,黄老也不再局限于书本上,而直接越级上了祭台,而且成为皇帝拜祀的偶像。

目前,江苏徐州洪楼汉墓、山东滕县及嘉祥县吕村的汉墓等属于汉代楚王封国及附近的地区都出土过刻着六牙白象的画像石。佛门中诸佛菩萨故事,在汉画像里经常有所描绘,徐州十里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就有维摩诘和文殊菩萨相向而坐、论经说法的场景。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所藏地方画像石墓顶盖上不少都刻饰有莲花状图案,有的莲花周围还有祥云缭绕不绝,意寓超凡脱俗、不可思议之境界。徐州汉画馆收藏的画像石的部分画面上楼阁前总有高大的树木,与房屋比肩,树冠绕曲盘旋若山状,少数树上有灵猴攀缘,似是一种智慧树。在东汉初期佛教刚传播流布时,通常采用某种象征物表达对佛的尊敬,智慧树就是其中之一。

总之,汉代时期的彭城因为出现了第一名信奉并大力传播佛教思想及其形象的诸侯国国王刘英,而且此地又是道家、神仙和养生思想的起源地及核心重镇之一,民众像重视民间信仰的超验神灵一样,极为普遍地把佛教踪迹及各种佛性动植物和标志都刻画葬进了自己的坟墓这个永恒的地下世界里。因此,徐州地区留下了佛教在早期古代中国发展和传播的大量的民间艺术史迹、珍贵图像资料,以及厚重的佛教思想文化遗产。两汉之际佛教自天竺来华,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文明与异域文明的第一次融合。在这次融合中,历史把融合的切入点选在了徐州。

更多文章

  •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胭脂怎么当上许美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历史剧

    原著里是因为许胭脂被丽华扔在了乱军之中,然后郭家人找到了她为了设计阴丽华,让她和刘秀上了床。郭圣通找到许胭脂,剧中胭脂给刘秀下迷香生刘英。而邓婵则是刘邓两家起事,李家被朝廷发现,公孙家怕连累,休了邓婵,公孙家想娶邓婵看重的是邓家的势力,但现在邓家出事了,公孙石纳两妾赶走怀孕邓婵,邓婵就难产死了。所以

  • 西汉辞赋家扬雄:《长杨赋》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长杨赋》

    《长杨赋》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序文略叙长杨之猎,而在赋辞之中就完全脱离长杨之猎而议论,以汉高祖的为民请命、汉文帝的节俭守成、汉武帝的解除边患来显示出汉成帝的背离祖宗和不顾养民之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全赋仿效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在结构和遣

  • 历代名人是如何评价扬雄的?评价属于正面还是负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评价

    扬雄虽无史学专著传于后世,但他曾经续修《史记》,历史知识相当丰富。扬雄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他十分注重“时”的观念,并从哲学高度深刻论证了社会历史和政治制度是一个不断因革、损益的发展变化过程。他还提出了“立事”、“品藻”、“实录”的史书体例及著述原则,倡导“立政中和”、“为政思”的政治主

  • 扬雄有什么代表作?扬雄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代表作

    扬雄(前53-后18) : 一作“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汉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称帝后,任太中大夫。早年以辞赋闻名,有《甘泉赋》、《长杨赋》等名篇。晚年研究哲学,仿《论语》和《易经》作《法言》和《太玄》。另有研究语言学的《方言》和吹捧王莽的《剧秦美新

  • 扬雄: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著有《法言》《太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汉朝

    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名士严君平弟子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游历长安,担任大司马王音门下史。汉成帝时,得到同乡杨庄推荐,入奏《甘泉》、《河

  • 岑参《严君平卜肆》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严君平卜肆,岑参

    古诗《严君平卜肆》年代:唐作者:岑参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 严君平:拥有大智慧的“占卜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严君平,汉朝

    严君平,拥有大智慧的“占卜先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算命这东西,虽不可全信,但其中有些东西也不无道理。比如面相,还真能从中看出些东西。在没有科学论证的时代,古人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研究这些面相、占卜之术,他们肯定从中也找出了许多事物的相关性和规律,有一定的

  • 严延年为什么要说给母亲准备棺材这种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严延年,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儿子升官,母亲去探望,看了眼后扭头就走,说:我回去为你备棺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西汉,是个盛产酷吏的王朝。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知名的酷吏层出不穷,而严延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知名程度,甚至可以与郅都、张汤、义纵等前辈相提并论。严延年出生于东海郡,自幼便学

  • 严延年母亲进京看他,为什么对他说“丧期将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严延年

    严延年母亲进京看他,为什么对他说“丧期将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严延年是一个汉宣帝很器重的人。那时候,严延年正在河南当太守。有一天,严延年的母亲从家乡去河南看他,没住几天就要回去。而且回去的时候对严延年说,我看你的丧期就要到了,我还是回去给你准备后事吧。严延年的母亲回去后,

  • 为官清正廉洁的严助成功却又悲惨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严助成功却又悲惨的一生

    严助是西汉时期有名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辞赋家,而且为官清正廉洁,有着很高的声望,他一生主要的时间都是在汉武帝时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后来在因为当时的淮南王刘安谋反,而严助和他关系很好,所以也被株连而死。严助的画像严助当时在自己的家乡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认可,当时汉武帝招贤的时候,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