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著名的外交家甘英出使大秦最远到了哪里?

著名的外交家甘英出使大秦最远到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37 更新时间:2023/12/20 0:07:11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

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经过了大宛国,大宛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一带,然后还路过了大月氏国,到了安息,其实就是路过了波斯帕提亚国,然后到了伊朗的境内。后来甘英有经过了阿蛮、斯宾、于罗,到达了条支,条支就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了。之后甘英一行人又抵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也就是今天的波斯湾。

甘英到了波斯湾准备渡河而过,于是当地的船工对他说,这里海域广大,如果顺风的话三个月也就能到,但是是逆风的话,可能就要一二年了,所以你就要准备三年的粮食才行,而且在海上行驶会让人产生对热土的思念,也常常有死的人。甘英听了之后,就放弃了渡海。于是甘英就准备返回了,甘英返回的路线也不是原路返回,走了六十天才到安息,然后又路过了木鹿还有吐火罗等。

甘英这次出使虽然没有到达目的地大秦,但是却增加了中国人对亚洲各国的了解,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

甘英最远到哪里

甘英出使大秦,来到了条支,然后到了安息西边的西海,这里就是今天的波斯湾一带了。甘英看到了前面的大海,于是就准备横渡而过。但是当地船厂的工人却告诉甘英,这里海域非常的辽阔,渡海要看风向,如果风好的时候,三个月也就能够到达对岸了,如果风不好就可能要在海上漂一两年了。所以建议在船上就要准备好三年的粮食,以防万一。而且海中还有能让人产生思念故土的能力,也常常会有人死在路上。

甘英听了之后就放弃了渡河的念头,所以安息西界的西海就是甘英出使大秦来到的最远的地方。这里应该就是波斯湾一带,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婕妤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

当时安息国是汉朝与大秦交易的一个中转站,是安息将汉朝的丝和丝织品与大秦交易,并且从中牟取一定的利益。所以当时那里的人将甘英劝回,大致是怕甘英建立了汉朝与大秦之间的联系,这样在贸易上面就不用安息来做这个中转站,安息因此会失去很大的利益,所以他们才吓唬甘英,让甘英望洋兴叹了一番就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的学者发现,安息船厂的工人说的那个在“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的力量,很有可能就是希腊神话当中那个以歌声来迷惑税收的塞壬女妖。所以船员也有可能并不是吓唬甘英,而是本身就有一个神话传说是怎么说的。

甘英至波斯湾望海而返

甘英受班超之命出使秦国,但是甘英最后却没有到达大秦,而只是到了安息西界的西海看了看就回来了。关于甘英为何到了安息西海就返回,这里面也是有一些说法的。

甘英到了那里,当地的船工就说,这西海非常的大,如果要横渡的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风,风如果好的话三个月也能到对岸,风不好的话就要一两年,所以你要准备上船的话就要三年的粮食,以防万一。而且海上还有一些奇怪的力量,会让人对故土产生思念和眷恋的感情,有些人就会死在半路上。听了这个船工这样一说,甘英心里就害怕了,于是考虑了一下就换了条路返回了。

其实后人总结甘英之所以没有能够到达大秦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就是甘英缺乏冒险家的勇气;其二,就是安息的商人怕甘英这一去大秦,就会断了自己的财路,所以故意说大话骗甘英;其三,就是当时那里发生了战乱,阻止了甘英的脚步;其四,就是那个传说影响了甘英的判断。

许多学者都对这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像康有为先生就认为是甘英胆小怕死,所以才没能够出海到达大秦,而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是当时安息的商人在从中作梗,他们担心汉朝与大秦直接建立起贸易关系,他们从中就无利可图了,所以才诓骗甘英的。但是不管怎么说,甘英出使秦国都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外交家甘英

更多文章

  • 外交家甘英止步于波斯是因为他人的恐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外交家甘英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为何到了安息西海就返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东汉第一将门”是哪一家?名将耿弇、耿恭、耿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耿弇,耿恭,耿秉

    “东汉第一将门”是哪一家?名将耿弇、耿恭、耿秉的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耿弇是东汉开国名将,跟随刘秀建立东汉,曾收复46郡、300余城,一生功勋累累,在云台十八将中排名第四。“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出自耿弇。实际上耿家在当时出了好几位名将,例如耿弇的两位侄子耿秉和耿

  • 马援与公孙述自幼交好,为何却去投奔刘秀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马援

    建武三年(27年),盘踞在天水(今甘肃通渭县)的军阀隗嚣不知道是该投靠在洛阳登基的刘秀,还是该依附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便派马援为使者,近距离地观察一下,看谁更有帝王气象。马援先去了成都,因为他和公孙述不仅是同乡,还是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好朋友,感情十分深厚。在他的想象里,两人见面后就算不至于“执手

  • 马援为什么说公孙述“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公孙述为何会沦为天下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述,东汉

    你知道公孙述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乱世中崛起、进而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汉光武帝刘秀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敌人,但若问其中谁最会装X、最阴险,那一定非割据蜀地的公孙述莫属。名将马援就称他“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公孙述在创业过程中,显得挺像个乱世豪杰公孙述算是出自官宦世家。在汉哀

  • 公孙述是如何登上帝位的?为何短短几年就覆灭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公孙述

    公孙述(?-36)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西汉末,以父官荫郎,补清水县长(在今甘肃省境内)。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述受任为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以蜀地之物资精练兵卒,四方士庶归附日众,西南夷长亦前来输诚贡

  • 上古九州是怎么来的?《尚书·禹贡》中如何记载九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古,九州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

  • 西汉灌婴和灌夫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灌婴,灌夫,西汉

    灌婴,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公元前208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著称。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领骑兵,参加破魏;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继又跟随韩信攻占齐地,复深入楚地,迭克城邑,攻下彭城。参加垓下决战,穷追楚军,

  • 灌夫骂当朝丞相田蚡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灌夫,丞相,田盼,汉朝

    在公元前131年的时候,丞相田蚡准备要迎娶燕王的女儿,于是太后诏令列侯宗室前来道贺。灌夫前来贺喜,谁知在酒宴上,他竟然借着酒劲大骂丞相。虽然这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事情,但最终还是引火上身,导致曾经把持汉朝权柄40余年的窦氏家族彻底没落,他的好朋友窦婴也是因为这个而死,灌夫也被杀害,还连累了他的族人。最

  • 那个欲谋杀刘邦的赵国丞相,贯高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贯高,西汉

    在历史长河中,贯高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贯高是赵国的丞相,原是赵王张耳的门客,张耳死后其儿张敖承继赵王,贯高此人一向重气节、讲义气。公元前200年,刘邦刚从白登之战中逃出来,带着残兵败将返回京城时,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是刘邦曾经的大哥张耳的儿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