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临死前的话到底是何意?

项羽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临死前的话到底是何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22 更新时间:2024/3/19 8:42:38

项羽临死前对部下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他的勇武确实无人能敌,冲进汉军战阵,斩将拔旗,无人能挡。不过,他是西楚的霸王,不是带兵冲锋的大将,再勇猛也挽救不了楚国的灭亡。既然不是战之罪,那么到底是谁之罪呢?

从整个战争的进程来看,项羽始终是压着刘邦在打,战术和战役上都占有优势。彭城之战、荥阳之战都是这样。但是,项羽的后方总是起火,彭越英布不停地骚扰楚军的粮道和都城,逼得项羽不得不回援,到手的胜利果实只好放弃,又得重头再来。如果项羽手下有一、两位够份量的大将,帮他看住老家,或者防住北方的韩信。他就可以安心对付刘邦,一路杀到汉中,也不是不可能的。导致霸王自刎乌江的罪也就出来了,最主要的问题是项羽手下人太弱,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大将也没有。

刘邦的团队却人才辈出,不用刘邦动手,就把大部分活给干了,而且干得还比刘邦更好。其实,刘邦手下有好多人原来都是项羽帐下的,像韩信、彭越、英布等等,他们弃楚归汉,为灭楚大业立了大功。而项羽就像企业里的强势老板,比自己次一等的人才看不上、留不住,只好用更次一等的。

项羽不光是没有人和,在地利上也有很大的劣势。楚国都城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四周无险,一马平川,很容易被对手威胁到。而且地处华北平原的东部,南北个方向都没有牢固的屏障,天然处于三面包围之中。刘邦只要守住中央,让韩信等人攻下楚国周边各国,就可以坐等着项羽被包围。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的刚愎自用的性格和刘邦的圆融通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不听别人的话,而且特别爱显摆。他做得最不得人心的事,就是屠城。攻下一座城以后,基本不留活口,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他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谁都知道这样会失去民心,但谁劝他也不听。项羽不光对下属很苛刻,动辄就发怒,而且为人吝啬,舍不得给立功的将士加官晋爵、赏赐财物。本来就刻好的官印,他放在手中反复玩弄,官印都磨损了,也不舍得颁授下去。攻城所得的财物,堆积如山,也不肯赏赐给士卒。慢慢的,周围的人都被他伤透了心,离他而去了。

曾在他手下当过差的韩信、陈平、英布、彭越等人,后来都跟他分崩离析,跟着刘邦跑了。只有范增忠心耿耿的辅佐他,却处处受项伯掣肘。而项羽本人对范增也并不十分信任。由于失去人心,乌江边上的楚霸王其实已经是个孤家寡人了。面对这样的窘境,项羽虽然仍未悔改,但心里的悲凉之感是可想而知的。

这也是项羽最终为何选择了乌江自刎,那么为何说刘邦到临终前才明白呢?

标签: 汉朝项羽

更多文章

  • 在曾国藩看来,刘邦为什么能在与项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西汉

    刘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如今在社会上想要占据一席之地,不仅仅要有一方面的技能,还要有相关类型的技能,这才才保证自己做的工作没有人可以替代,也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些人明明比其他人能力强,但是最后赢得工作机会的却是能力较弱的其他

  • 项羽当初真的是因为走投无路了,才在乌江边上自刎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西楚

    项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词人李清照对项羽自刎乌江大呼惋惜,为此写下了千古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自刎乌江,抒写了一段气壮山河的故事,至此项羽走上了神坛。除了自刎,项羽当年真的无路可走了吗?如果项羽抛弃随从,个人逃到江

  • 历史上秦始皇的情人阿房女 秦始皇与阿房女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阿房女

    这些天来秦始皇带阿房女去漓江口游玩,两人谈天说地,真是无所不谈,当赵政谈到要实现中国统一时,提出了想立阿房女为妃,再接收岭南的百越之地。阿房心想,与其战事无休止地延续,还不如双方做一次合解,阿房女机智的对秦始皇说出了她想法:她说只要皇帝平息了这场战争,就可以立她为妃,另外加上一个条件,就是秦军武将“

  • 秦始皇一生有几个老婆?为何没有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老婆,皇后

    秦始皇一生有几个老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后宫佳丽无数,但却一直没有立后。但秦始皇老婆的确很多,但大家所知道的也就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和胡亥的母亲胡姬两位妃子。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秦始皇的这两位妃子吧!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简介扶苏(?-前210年),姓嬴,是秦始皇的长子,母亲是郑妃。因其母是郑国人,喜欢

  • 秦始皇长相是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长相

    在《秦始皇本纪》中尉缭说,“秦王为人,峰准,长目,挚鸟膺,挚,豺声”郭沫若据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准就是马鞍鼻,挚鸟膺就是现代医学的“鸡胸”,豺声表明气管炎;其胸形、鼻形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尉缭当时这么说秦始皇不是纯客观的,带有恶意的夸张。因此郭沫若推断秦始皇有生理缺陷是不可

  • 揭秘:秦朝历史上三次刺杀秦始皇的幕后主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刺杀,秦始皇,主谋

    荆轲“刺秦”案,在刺杀秦始皇的三案之中影响最大。此案发生在秦王政二十年( 前 227 年) 。《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一条,对荆轲的这次刺杀行动给予重彩浓墨的描述;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对荆轲更是充满了推崇之意;还有古小说《燕丹子》一书刻意渲染其事。以下笔者以《史记·刺客列传

  • 秦始皇在制度上犯的四大错误:过于迷恋制度创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扶苏,胡亥,

    在中国历史上,皇?的更迭方式千奇百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按照合理合法的程序登上皇帝宝座,另一类则是采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手段君临天下。前者一般被称作“顺取”,后者被称为“逆取”。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其不幸。套用托尔斯泰的话说,顺取天下的帝王

  • 秦初秦始皇和李斯的争论:分权制好还是集权制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斯,秦始皇,郡县制,

    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在秦王赵政的领导下,秦国终于完成了几代秦人的目标——统一六国。纷乱的战国时代就此结束,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赵政自然要为统一的帝国制定一系列的统治政策。御前会议上,除了自封皇帝名号让赵政感到愉悦外,丞相(国务院总理)王绾等人的提议也引起了他的极度重视。他们认为,六国刚刚被灭,燕

  •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旅游开发的第一大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历史,旅游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他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始皇的历史贡献非常之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本文只阐述这位“千古一帝”很少有人提及的另一面----史上旅游开发

  • 古代假冒"大师"卢生:骗秦始皇最终引发焚书坑儒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师,焚书坑儒,秦始皇,

    “焚书坑儒”也是因卢生而起。这个骗子担心秦始皇醒悟后他会死得很惨,于是逃走了,逃走前还嘲讽了秦始皇一番。秦始皇知道后,大怒,在群儒中审问同党。审问下来,有463个读书人服罪,“皆坑之”。秦朝两世而亡,也被后人认为跟卢生这个大骗子有很大关系。“大师”是很有诱惑力的。能掐会算,还能发功治病让您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