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古代大臣上朝时是说普通话吗?

揭秘:古代大臣上朝时是说普通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39 更新时间:2023/12/12 6:34:27

古代大臣上朝时,皇帝听不懂方言怎么办?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事实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都有某种通行的共同语言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周公周公制礼作乐时官话就是周礼的一部分,称为中原雅音。“雅”训为“正”,“雅”和“夏”两字古音相通,雅言就是夏言,西周都一带是夏地,王都之音被认为是正音,所以,夏地的语言就成了当时的通用语。

据记载,大圣人孔子在给弟子传授儒家思想的时候,用的就是“雅言”。试想一下,如果孔子操着一口山东方言,那来自各个诸侯国的三千弟子,也不可能听懂他在讲什么。这样即使他讲的再精辟,对学生来说也如同听天书一般。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朝廷官员的地域情况,就比以前诸侯国更加复杂了,天南地北的都有。因此秦始皇开始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交流。

不过随着朝代的变迁、民族的融合、还有经济重心的转移,标准音也会有所变化。在秦之后,汉朝一直到北宋,官话基本上都是中原雅音和关中方言的融合。后来明朝定都南京,南京成为当时的官话。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很多考生都要去上京考试,这也导致了明清时期,很多人都开始学习北京话。

在“正音”这方面,有过贡献的皇帝也有很多,但是最有激情的恐怕是雍正皇帝。由于在上朝时,他听不懂广东、福建地区官员的方言,于是在1728年,下旨设立了“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要求广东、福建两省的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或不会说官话的,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自从,官话在民间开始慢慢普及。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后,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官话在我国已经非常普及。1867年英国驻北京威妥玛在书中就提到,官话作为口语媒介之一,不只是属于官吏阶层和读书阶层的,而且也普及到了近五分之四的民众。

其实,历史上大部分朝代都有统一的标准音,只是对官员有一定的要求,并没有强求老百姓去学习。只是雍正推广在推广官话这方面,是先秦以来波及面最广的一次了。而且古代皇帝和大臣交流也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个别解释不清楚的,也会用文字来具体说明。

标签: 古代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棣用7字挑衅侄子,朱允炆却用7字化解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允炆,明朝,风云人物

    说起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他从小就被父亲朱元璋视为掌上明珠,朱元璋聘请当时著名的大学士宋濂作为他的老师,可见朱元璋对朱标的用心良苦。但是令人感到十分遗憾的是,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却忽然得了重病,并且很快去世了,此时的朱元璋掩饰不住心中的悲痛痛哭不已,并且不顾众

  • 历史上的将领司马楚有多传奇?凭驴耳料敌时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楚,南北朝,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在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后,对司马氏一族进行了大肆屠杀。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分裂时期,它不像春秋战国或是东汉末年那样诸侯割据,而是大体维持着南北对峙的局面。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因为乱世征伐不断,有才华的人更容易施展能力、出人头地。诚如此言,南北朝时期涌现出

  • 历史上李慎是什么人?武则天称帝后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中国古代有权利的女人,每个朝代都有唯独武则天一个人称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中唯一的女皇,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在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李治这个懦弱无能的皇帝,最终导致皇帝之位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大唐江山差点因此而覆灭。因此很多人便会有所疑问,为何李世民做出这样的决定呢?难道是因为他

  • 黄忠作为五虎上将,他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会碌碌无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黄忠,汉朝,风云人物

    熟读三国,我们会发现有许多老当益壮的人,他们虽然年龄很大了,但却依旧战斗在最前沿。就拿最为出名的赵云赵子龙来说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已经年过六旬了,依然当作先锋,杀敌无数。还有蜀将廖化,年过七旬,依然被当作先锋来使用,上战场杀敌。但这些将领往往是年轻时代就成名,到老了依然有自己的地位。然而我们

  • 明朝政治家郭正域简介:初任詹事,曾为太子朱常洛讲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面对赵云和张苞去世的消息,诸葛亮的表现有何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蜀汉丞相之诸葛亮对我们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在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以说是非常潇洒。但是,在夷陵之战,尤其是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开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半生。对于诸葛亮来说,

  • 后世如何评价姚崇?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时期政治家、名相,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是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

  •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聂友简介:常与诸葛恪等人交往、辩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聂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聂友(?-253年),字文悌,豫章郡(今江西樟树市)人,汉族江右民系,三国东吴名将。聂友少为县吏,至京城常与大将军

  • 范雎:因才华出众惨遭毒打,最后成一代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雎,战国,风云人物

    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也是要做君子,不能学小人。据说当年林彪也很是欣赏孔老夫子的这两句名言,可惜的是,他自己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一个常戚戚的“小人”形象,而不是真君子。 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位范叔,却是既坦坦荡荡,又常戚戚的:真君子真小人。之所以叫他范叔,还真不是尊称

  • 俞鸿图本是朝廷大清官,一生坚守清白却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俞鸿图,清朝,风云人物

    当封建王朝建立起来的时候,官场制度也基本就随之确立了。天子是全天下的最高领导人,但毕竟没有办法事无巨细的去治理天下,只能向任务分摊给官员。在这个时候,是否能够委任到清官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基本决定着文人的命运,既是普通人走入仕途的唯一方法,也是富家子弟想要走捷径的入口。当时有一位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