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权的一生三次易主,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黄权的一生三次易主,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43 更新时间:2023/12/6 3:55:18

三姓家奴意在讽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的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三姓家奴是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典故,特指吕布。意在讽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的人。虽然这句贬损人的话,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的杜撰素材。但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吕布确实符合三姓家奴的评价。在东汉末年,吕布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在此之后,吕布又在徐州对刘备恩将仇报,最终被曹操处死。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说到改换门庭,显然不止吕布一人,比如黄权就两次改换门庭。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跟了几个主公,为什么吕布被人骂,黄权却被人夸呢?

首先,黄权年轻时任巴西郡吏,后来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由此,对于益州牧刘璋来说,可以说是黄权的第一个主公。公元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之地,而益州牧刘璋则在这场较量中落败。于是,刘备成为黄权的第二个主公。夷陵之战中,刘备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在此基础上,魏文帝曹丕,成为黄权的第三个主公。所以,和吕布一样,黄权也曾不止一次改换门庭,也即跟了几个主公。但是,历史却对黄权似乎抱有同情,比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黄权“弘雅思量”,而著有《三国志评》的史学家徐众,以“既忠谏於主,又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的评论肯定黄权。

基于此,在历史上,吕布被骂“三姓家奴”可谓家喻户晓了,但是,对于黄权的评价,则是以夸赞居多,甚至可以说黄权未失忠义之名。究其原因,显然是因为二者在改换门庭上,确实存在截然不同的动机和行径。一方面,就吕布来说,在东汉末年,吕布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由此,对于吕布来说,之所以背叛丁原,并且杀害丁原,直接原因就是董卓的利益许诺,这无疑是吕布见利忘义的性格体现。在此之后,吕布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

众所周知,此时,吕布名义是董卓的义子,在古代历史上,义子对于义父,自然也是要讲究孝道,所以,这是吕布不忠不孝的体现。进一步来说,汉朝“以孝治国”,比如曹操就是举孝廉出身的。因此,不忠不孝的吕布,自然在汉末三国时期没有什么正面的评价了,也即被世人所鄙夷。公元194年,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对此,刘备不顾关羽、张飞等人的劝告,执意接纳了落魄中的吕布,这是刘备对于吕布的恩情。但是,不久之后,吕布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这是吕布“恩将仇报”为人的体现。也即吕布背叛原先的主公,要么直接斩杀原先的主公,要么是令原先的主公损失惨重。

最后,另一方面,和吕布相对应的是,公元212年,刘备攻打益州时,各郡县大都望风归顺,只有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后,黄权才向刘备归顺,刘备封他为偏将军。和黄权相对应的是,张松法正孟达等人则是早早背叛了刘璋。到了夷陵之战中,刘备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此时的黄权,因为归途被截断,只有投降东吴和曹魏两个选择,在这两个选择中,黄权归降曹魏,而不是刚刚击败蜀汉的东吴,显然是刘备可以理解的行为。

并且,黄权背叛蜀汉后,刘备却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也即黄权的无奈之举,不仅获得了魏文帝曹丕的尊重,也获得了原先主公刘备的谅解,甚至刘备还对黄权抱有歉意,这是吕布从来都没有的情况。并且,黄权的改换门庭,基本上是将对原先主公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而吕布则是通过出卖主公,以此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吕布被骂三姓家奴,而黄权则未失忠义之名。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彭富九的妻子是谁?他跟周士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彭富九,近代,风云人物

    1955年我国军队授衔,这可把一个女人乐坏了。授予军衔的事情和她本人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她的两个最亲的人却被授予军衔了,其中她的父亲成为了上将,丈夫成为了少将,应该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事情了。而这个乐坏了的女人叫做周博雅,她的父亲就是我国名将周士第,丈夫是彭富九。周士第曾是叶挺独立团的一个营长,在早期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他墓前干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他墓前干了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个性格懦弱的庸才,尽管有诸葛亮这样的大牛辅佐他都无济于事,当诸葛亮死后蜀国没了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没过多久就灭亡了。阿斗作为亡国之君被迁往洛阳,因为贪恋洛阳的繁华说出乐不思蜀,还被人后人笑了近千年。但尽管如此

  • 曹奂为什仫会成为三国以来最没存在感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奂,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分三国”,是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歌词,这句歌词,不但点明了当时的天下大势,还暗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从汉末天下大乱,一直到晋朝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政权,华夏历史上,接连出现了四个亡国之君。他们分别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协,蜀汉后主刘禅,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以及被司马炎逼迫禅位的曹奂。他们四个人

  • 朱棣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明朝,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是明朝第一位帝王,而且他也是一个让人争议的皇帝。而在他身上议论最多的就是乱杀功臣和送自己的孙子上皇位。很多的人对于朱元璋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都有很大的意见,尤其是在他还有朱棣这样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的时候。那么为何朱棣能力那么的强,朱元璋还要把帝位传给孙子呢?朱棣出生在元末战乱年代,在

  •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龙不相见”一说,且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在位

  •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开凿其墓被吓一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刘伯温,风云人物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开凿其墓被吓一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又辅佐刘禅十二年;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居功至伟;民间对于这二人谁更优秀一些一直争论不休,而刘伯温自己也是对诸葛亮在民间这么高的声望不太服气。诸葛亮1,“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首先明确,

  • 张居正改革变法,死后却被万历皇帝抄了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居正,明朝,风云人物

    在我国的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王朝内都不缺能人义士,没一个朝代都有一两个能够影响国势的人。而我们之前讲到的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比肩商鞅、王安石一样的大改革家。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能够称得上政治家的,第一绝对是张居正本人。张居正有三个身份:内阁的首辅,皇帝的老师和辅政大臣。这三个身份使他权倾朝

  • 扎卡维一直在哪里躲避追杀的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美国,阿富汗,风云人物

    雾里看花虽然美国情报部门已经掌握了与扎卡维有关的大量情况,而且也知道扎卡维正在与"基地"合作,计划在伊拉克制造更大的乱局,但对于他与"基地"组织的真正关系,他与拉登是对手还是朋友这些问题,仍然是雾里看花。在2003年2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向联合国作报告时称,扎卡维是曾经在伊拉克寻

  • 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后世如何评价朱由检?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朱由检,即明思宗、崇祯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十七年,年号“崇祯”。朱由检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于慈庆宫,天启二年(1622年),被封为信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