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拓跋晃是怎么死的?不是忧虑而死,因为谋反所致

拓跋晃是怎么死的?不是忧虑而死,因为谋反所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3/12/12 11:46:58

拓跋晃作为北魏的皇太子,他的死因确实是个谜,因为历史上记述他是忧虑而死的,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而造成他忧虑而死的原因就是他反对其父要灭掉佛教,喜好佛法的拓跋晃与其父发生了冲突,而后因为父亲宠臣宗爱的陷害,使得大批东宫官员被杀,而后忧虑而死。述很简短,无非就是父子政见不合,而其又与其父亲的宠臣,阴险暴躁的宗爱有过剧烈冲突。而后朝廷里有小人用阴招,让两父子相互怀疑,拓跋焘一怒之下将东宫大批官员处死,这种情况造成忧虑过度,以二十四岁的年纪病故。

然而越是简短的史书记载,就越有问题,尤其在南北朝,特别是这种皇家之事。关于拓跋晃之死的原因都很简短。其实,无非就是父子间的权利相争,以及会涉及到的一些民族问题。那个时期有个汉族的世家大族权臣崔浩,而拓跋焘一心想推行汉化政策。拓跋晃是鲜卑宗室,是贵族阶级代表,这么一说应该明白怎么回事了吧。

作为汉族权臣的代表崔浩与皇太子是有很大的矛盾。然而他这个人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其实想想就知道了,没有皇帝的大力支持,作为大臣的他也不至于这么去做。而拓跋晃也很有政治才能,但他却属于鲜卑贵族,这显而易见的是拓跋父子间明里暗里的争斗。在加上在关于灭佛上的冲突,这也说明了父子不合,拓跋晃显然不明白拓跋焘为什么会灭佛。正应了,子不知父,父不知子这句话。其实,就是权力相争,而恰恰的是拓跋晃好佛,有受益关系。

而崔浩后来因国史之狱一案被株连九族,原因是大量爆料鲜卑贵族及皇家史事。而崔浩究竟写了什么,肯定是被毁了的,也是这次事件,拓跋父子间的矛盾彻底激化了。崔浩是拓跋焘用来实行汉化政策的重臣,却偏偏行事不慎,被鲜卑贵族抓住了把柄。客观而论,崔浩写这些事并没有错,只是呈现了一个真相,但他忘了那时是鲜卑统治下的北朝,即便拓跋焘任用汉族世家大族,也想改变这种民族对立,但显然历史的局限性是不可能的。史书上有描述,拓跋焘看见这国史的时候也很是愤怒的,你想想你写的东西主子都不待见,这也造成了崔浩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死的。而崔浩之死,不管主因还是其它有什么不可知的猫腻,但这件事使得拓跋父子矛盾激化。因为拓跋焘发现,皇太子势力真的太强大了,已经对自己的产生了威胁,既然有了威胁就自然不会留你了。归根结底,拓跋晃的死就在于这皇权争斗。当然,北朝的历史简短,有掩盖拓跋晃之死的目的。但可以从与北朝对峙的南朝来看北朝的历史啊。

简要的说,拓跋晃有才智谋略,精明强干,在十二岁的时候开始监国,而拓跋焘想实行汉化,自然会触及鲜卑贵族的利益,加上拓跋晃年幼,所以这些鲜卑贵族逐步向皇太子靠拢,并扩大。这就是矛盾起因,而转折点正是崔浩之死。可以说这是拓跋焘一次斗争失败下无奈杀推行他政策的重臣,这使得他意识到此时太子党居然隐隐有了压过皇帝的势力,要是父子间政见相合到没什么,偏偏两个对立。像这种情况会出现什么事,想一下就清楚了。监国太子与皇帝的两相对立,必有一伤。

在拓跋焘南征之前,他命令拓跋晃去吞并漠南,命令吴王拓跋余留守平城,顺势解除了皇太子拓跋晃的监国之权,这便是拓跋晃忧虑的由来。于是,就有了拓跋焘征汝南,驻军瓜步时,得知皇太子拓跋晃居然暗中收拢军队的指挥权。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拓跋晃准备举兵造反。而拓跋焘,作为一生征战天下的皇帝。以诈死计,骗过了拓跋晃。而拓跋晃信以为真,作为皇太子肯定是得去奔丧的,结果吗,拓跋晃被捕。拓跋晃忧虑而死是一定事实,但主要的原因是他准备谋反所致。关于拓跋焘是什么样的人,不做论述。毕竟问题是问拓跋晃之死,死于父子的权势相争。至于后来拓跋焘死于他宠幸的中常侍宗爱之手,而后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濬在其旧部拥立下发动政变取得皇位,也算是一种因果循环吧。由此,南北史混乱,也并非无因。

标签: 拓跋晃南北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国一步步被人鄙视,秦孝公是如何发愤图强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孝公,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这是秦孝公发布的《招贤令》中的原话。当时中原诸侯召开高级别会盟时,都不通知秦国,把秦国当成粗鄙蛮夷之地。秦国是怎么样一步步被人鄙视的?秦穆公时期,秦国发展到了一个小高峰,秦穆公去世时,做出了一个自私的决定,导致秦国开始走下坡路:让大量的优秀人才陪葬!秦国出现了人才断层,再加上

  • 陈宫本可以成就中原霸业,后来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宫,汉朝,风云人物

    陈宫,字公台,是吕布帐下首席谋士。足智多谋,为人性格刚直烈壮,年少之时和海内名士多有交往。天下大乱之时,陈宫投靠曹操,成为其心腹,但不久之后与曹操反目,辅佐吕布对抗曹操。下邳之战,吕布不听陈宫之谋而失败,慷慨赴死。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

  • 有哪些与申屠嘉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申屠嘉,西汉开国功臣,曾担任宰相一职,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末时,申屠嘉以一个能拉强弓硬弩的武士的身份,跟随刘邦攻打项羽,因军功升任队率。跟随刘邦攻打黥布叛军时,升任都尉。在汉惠帝时,升任淮阳郡守。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选拔那些曾经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年俸在二

  • 揭秘历史上战国时期的悲剧人物,最后死得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起,战国,风云人物

    TOP、4 白起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襄王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襄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

  • 为什么雍正之死是早有预兆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清朝,风云人物

    雍正猝死之谜,其实早有预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去世。雍正皇帝死得很突然,不管是皇后、皇子,还是身边的宠臣,都毫无心理准备。清朝的官方正史的记录很简单,并未言明雍正皇帝到底是患了什么疾病。而且

  • 探索古代帝王生子生子当父亲的年纪,一个比一个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帝王都是什么时候生子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周时期,通行的是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古人认为:男三十筋骨坚强,可以做父亲,女二十发育成熟,可以做母亲。到了春秋时,男女婚嫁年龄开始变得年轻,越王勾践就规定:男子二十不婚,女子十六不嫁,罪及父母。再往后的封建

  • 能位列功臣之首,萧何对汉朝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萧何,汉朝,风云人物

    萧何沛县丰人,沛主吏掾,西汉开国宰相。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其追随刘邦起兵反秦,在刘邦反秦抗楚的过程中,萧何是功劳显著的。当然像张良、樊哙、周勃,曹参等功劳也不可磨灭。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登基为帝后,就论功行赏,论功行赏的结果是把萧何定为首攻,位次排在第一。但是大家都知道,萧何善于镇守、安

  • 后世如何评价宇文士及?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宇文士及,本姓破野头,字仁人,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前妻南阳公主,继娶寿光县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宇文士及初以父勋,封新城县公。迎娶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尚辇奉御,转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武德二年(619年),归顺唐高祖李渊,凭借妹妹宇文昭仪

  • 赵匡胤当皇帝前,有过什么样的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朝,风云人物

    赵匡胤曾与一道士交游,那道士没有一定姓名,自称混沌,又叫真无。他有奇术,每逢缺钱时便探囊取金,越取越多,似乎永远不竭。两人多次在一起饮酒,动辄酩酊大醉。酒醉之后,道士喜欢歌《步虚》(道家曲子)为游戏,能引吭高歌,声音在高空飘荡,宛如天籁仙音,赵匡胤只能偶尔听懂一两句,歌词是“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 陈后主是怎么死的?第一个井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后主,南北朝,风云人物

    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亡国之君,他对后世的诗歌和音乐的发展都作出极大的贡献。不过作为一代君王,如果诗歌和音乐导致过度的玩乐,势必导致国家的灭亡。陈代诗歌在格律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为学术界所公认的,而陈后主宫廷文人群体的成员在这方面作出的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以陈后主和江总最为突出。许学夷《诗源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