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据之死为什么是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所在

刘据之死为什么是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所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1/16 5:18:44

汉武帝的儿子刘据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生母是卫皇后,所以也称他为卫太子。刘据出生于公元前128年,在公元前122年被立为太子,和当时刘彻被立为太子是同一个年纪。刘据是刘彻的第一个儿子,而且在刘彻即位十多年的时间里唯一的一个儿子,当时田蚡还对刘安说,刘彻没有太子,将来刘安会是天子,但是刘据的出生让汉武帝都喜出望外。

卫夫子受宠与汉武帝10年之久,在汉武帝29岁之前生下3个女儿,也在汉武帝即将而立的年纪生下第一个皇子,当时的刘据是庶出的长子,汉武帝当时为其取名为据,同年立卫子夫为皇后,大赦天下,因此刘据成为嫡长子。刘据7岁被立为太子,汉武帝大赏天下,刘据是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所以为他精挑细选老师已教导他,而且汉武帝在刘据成年后,为他建了博望苑,本来不喜欢臣子结交宾客的汉武帝,为了儿子建苑专门交往宾客所用,当时刘据门下人才济济。但刘据的性格和母亲卫子夫较为相像,温和宽厚。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轻貌美的夫人都生下了皇子,汉武帝对卫皇后和太子的宠爱逐渐衰退,但是汉武帝对卫青说,自己是秦始皇那般正处于草创阶段,而太子是以文治国的君主,将来肯定能安定天下,父子将不再重蹈秦朝的覆辙,让太子与皇后安心。

但是汉武帝后期跟太子很少再一次了,而是相信赵国江充这些小人,因此才有江充诬陷太子之事,最后导致刘据有苦不能向汉武帝名言,汉武帝受到挑拨又不能克制的与儿子兵戎相见,因此导致了皇后和太子的自杀。幡然悔悟后又大开杀戒,将涉事的大臣全部杀死作为报复。故刘据之死,最后导致了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汉武帝的形象从正面评价有了负面评价。

刘据反了吗

历史中的刘据并非真的造反,他的“反”是一步步被逼的,也可以说是由他人制造的假象的造反。刘据在巫蛊之乱中并不知任何巫蛊之事,一切祸起江充苏文等人。江充苏文那时受汉武帝重用,晚年的汉武帝沉迷于长生不老之事,加之江充等人的谗言,汉武帝更加信任他们了。那时候的江充和刘据关系不是很好,但是想到太子登基后恐对其不利,于是想要铲除太子及太子的势力。

于是便有巫蛊之术的出现,江充向刘彻谎称天子善用巫蛊之术诅咒皇上早日归天,刘彻愕然,下令江充彻查此事的真实性。于是江充设计在太子宫中投放附有诅咒之意的人偶,假意在太子宫查获了人偶。那时的汉武帝不在朝中,在别处避暑。太子没有前去向皇上澄清事实,因为他一直相信父皇是相信自己的,不会听从小人的谗言魅惑。

于是他与自己的老师石德商量此事,石德不想惹祸上身,建议太子绞杀江充等人。于是太子向百官朝臣宣布江充造反,把江充等人杀了。但是与江充同伙的苏文却逃脱了,他前去武帝面前谎称太子刘据造反,现已杀了数人。刘彻开始不相信此事,便派人前去调查,然而派去的人却不敢去太子宫,最后折回向刘彻谎称太子的确造反。

武帝怒气冲天,当即下令让丞相带兵平反,太子没有办法只能反击。反击的结果不如人意,毕竟刘据寡不敌众,于是败而逃亡,最终拒绝被捕,自杀身亡。

刘据之死

汉武帝刘彻晚年爱好长生之术,因此便有江充等奸人被武帝提拔重用。同时卫子夫失宠,太子刘据又与江充等人不和,江充怕刘据登基后对其不利,便设巫蛊之计陷害太子,晚年的刘彻不仅生出多疑之心,而且变得不明事理,相信了所谓的巫蛊之术。他命江充着手调查巫蛊是之事,于是江充带人到太子宫彻查,搜出巫蛊人偶。

当时刘彻正在别处避暑,于是太子询问老师石德,石德建议太子将江充等人拘捕并彻查他们。后来太子在朝堂上宣布江充谋反,并把江充杀掉以绝后患。但是与江充一伙的苏文却逃到汉武帝避暑处向刘彻谎称太子谋反。一开始武帝不信,便派太监去调查,没想到此太监不敢去太子那里,便回来禀告皇上太子确实谋反。刘彻大怒,派丞相平定内乱。太子反击,与丞相派的禁军激战五天,最终寡不敌众,逃离长安城。

当时的巫蛊之乱死伤数万,牵连的无辜之人非常多,包括长公主和刘据一家。皇后卫子夫也自尽身亡。逃离长安城的刘据最终被发现,在被捕之时自尽身亡。事后汉武帝知晓事情真相,得知自己糊涂而让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冤死,于是忏悔不已。他将江充一家满门抄斩,苏文也被活活烧死,牵连于此事的人也一同被杀。思子之心,悲子之痛使得汉武帝派人在湖县修建思子宫和归来望思台以表自己对儿子和孙子的忏悔。

标签: 刘据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领袖豫王胡以晃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豫王胡以晃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

    豫王胡以晃是太平天国时期涌现出的著名将领,他是广西平南人,他早年和洪秀全冯云山两个人一起起义,后来成为太平天国著名的领导者之一,豫王胡以晃曾经奉命西征,也在1853年奉洪秀全之命攻克同州和舒城,后来1855年豫王胡以晃又和石达开一起击败湘军曾国藩,他是石达开的心腹亲信,所以又随石达开去了江西,后来在

  • 诸葛亮一生谨慎:设计的“空城计”其实并不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读《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这个故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什么是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空城计就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

  • 史上最弱智皇帝能力却很强 一夜宠幸30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禥

    历史上说一代帝王坐拥后宫佳丽三千,这三千佳丽其实不过是个虚数,只是为了表明帝王的嫔妃之多而已;但是,其中的一位皇帝一夜召幸三十个嫔妃,这可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夜召幸三十妃,这个纪录可令历史上所有的荒淫帝王为之汗颜!这个创纪录的皇帝是谁呢?他究竟有多么强的性欲,又是怎样连续召幸这些嫔妃而创下惊艳历

  • 揭秘:雍正为何对年羹尧痛下杀手 年羹尧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

    要说雍正当年能够顺利登基,年羹尧可说首功,当时康熙九子都开争夺皇位,而年羹尧在选择了雍正之后,可以说很多人都心灰意冷了,因为当时的年羹尧在康熙身边的位置举足轻重,非常的重要,他要是帮谁登基那胜算将会大大提高。网络配图年羹尧是位汉人,在满清的朝廷中能够受到重用,足以看出他的能力。年羹尧在满清可以说是战

  • 诸葛亮一生计无数 曾用美男计推销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在南阳亲自耕种,过着半耕半读的

  • 蒙古帝王忽必烈和成吉思汗二人之间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忽必烈和成吉思汗二人之间的关系

    从辈分上来说,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是他的四子托雷的第四个儿子。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虽然不是嫡长孙,但最后还是继承了汗位,是第五位可汗,因为后来在位时改了国号所以也同时是末代大汗。图片来源于网络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一位历史上著名杰出的军事家。他先是一个一个地打败了其他部落统一了

  • 李逵杀人无数为何从没遇到有质量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逵

    大凡世间大奸大恶、凶残狡诈之人,多以伪面目示人。他们或用忠厚掩盖其奸恶,或以仁义隐藏其凶残,若以真相示人,尚可防之避之,唯有这种虚伪之人最是可恶,令世人防不胜防,避无可避。你绝对想不到今天所说的大奸大恶,竟然是是“黑旋风”。李逵是梁山好汉中出镜率最高之人,深受宋江的喜爱,在梁山上人缘也很好,是个嫉恶

  • 古代皇帝为什么没有贪污腐败的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时间里面经历了几百个皇帝,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治理特点,根据才能不同,各个朝代强盛程度也不同,开明的皇帝会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壮大,昏庸的皇帝会让自己的王朝渐渐走向末路,甚至葬送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在这几百个皇帝里却并没有专门的文献记载皇帝贪污腐败,那么古代皇帝为什么没

  • 刘邦朱元璋杀开国功臣手段不同 目的却是一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最近《楚乔传》中对皇帝有恩、助其夺得皇位并对皇帝皇帝忠心耿耿的燕北王一家惨遭杀害,而且是几乎杀了燕家满门,皇帝的无情让人气愤又心寒。虽然说是电视剧,但是历史上这种过河拆桥、残杀忠臣的皇帝确实有,而且还不少。网络配图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对汉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有

  • 慈禧私密曝光:太监靠一手绝活让慈禧欲罢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

    慈禧作为历史上少数的拥有绝对政权的女性,自然习惯了阴谋算计,学会处处设防。但有一个人,算是深得慈禧的喜爱,且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这个人就是清末大太监李莲英。那他又是怎样得到慈禧的青睐的呢?让慈禧至死都离不开他?网络配图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出生于直隶河间府,9岁时被送进宫当太监。后来,与他一同进宫的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