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

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05 更新时间:2024/1/16 13:47:56

自夏“家天下”以来,历代帝王传位于子嗣就成了一条雷打不动的规矩。但奇怪的是,在中国历史上,竟有两位老皇帝没有按规矩出牌: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独出心裁将皇位传给了孙子;另一个则是宋太祖赵匡胤,更是将皇位传给了弟弟。

前者可以理解,因为朱元璋驾崩之前,太子朱标就已过世多年。或许是出于对太子的怀念,亦或是其他原因,朱元璋最终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赵匡胤就不一样了,既有儿子在侧,为何还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呢?

对于这种现象,历史学家有过不同的解释,既有“阴谋论”,也有“阳谋说”。细思之,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些道理,却终也逃脱不了捕风捉影的嫌疑。我等没有生在那个年代,即便生在那个年代,对于皇室的承继问题也未必看得清楚。但总体而言,赵匡胤此举,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综合多种因素的结果。某也愚笨,只能妄自揣度,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匮之盟”。据历史载,赵匡胤即位之后,其母杜太后经常参与政事,并且以贤德著称。后来杜太后病重之时,曾把赵匡胤叫到床前嘱咐说:“你千万不要让小孩子当皇帝,你不行了,就让光义当;光义不行了,就让小弟弟廷美当。只有这样,才能常保富贵啊!”为此,她还把宰相赵普叫来,并将传位顺序写成誓言,藏在一个金箱子。

里面,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之为“金匮之盟”。嘱咐完儿子,还要写下誓言,并且让当朝宰相从中监督,可见杜太后用心之良苦。从历史记载看,这个约定应该可信,倒不是杜太后对小儿子偏向,而是出于大局安危的考虑。而赵匡胤,本就是一个至孝之人,对于母亲的遗言不会不有所考虑和顾忌。

二是赵匡胤确有此担心。实际上,杜太后的话对赵匡胤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不是赵匡胤不想传位于儿子,而是想起了自己效忠后周时的经历。想当年,正是因为后周皇帝柴宗训年龄太小,缺少号令天下的威严,才让自己的部下“黄袍加身”,发动兵变夺了江山。而此时,大宋初建,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没有一个“铁腕人物”统摄朝纲,震慑天下,难免不会出现动荡。而遗憾的是,长子德昭由于智力方面的原因,早就被赵匡胤排除在外,而聪明的儿子德芳年龄太小,肩膀羸弱。处在这种局面下,赵匡胤不能不担心自己死后,小皇帝因为驾驭不了局面,最终导致江山易主。

三是赵光义堪当大任。建立大宋朝之前,赵光义就是和赵匡胤一起打天下的“得力干将”,同样为大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天下是兄弟两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何况,以赵光义之才,除了武功不如赵匡胤之外,要论“文治”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将皇位传给这样的一个“强势人物”,赵匡胤至少不用担心大宋朝改弦易张。当然,如果自己的儿子确实比弟弟高出很多,赵匡胤当然愿意传给儿子。但现实的环境告诉赵匡胤,两权相害取其轻,为了大宋江山和社会稳定,赵匡胤只能退而求其次。说到底,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

四是胸怀天下,仁德之心。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赵匡胤是一个马上皇帝,靠武力统一天下。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事实就是,赵匡胤不仅雄才伟略,而且还是一个尚仁德、重亲情、讲义气的“好男人”。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开国之君对于功臣来讲无一不是大开杀戒。而赵匡胤不仅没有重蹈覆辙,而是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温柔方式实现了中央集权。对待开国功臣如此,对待前朝遗老遗少也是这样。统一天下,善待国君。正是因为自己从后周小皇帝手中夺了天下,让赵匡胤内心十分不安,在后来的日子里,不仅善待后周皇帝,而且留下了“丹书铁券”。这是一种心怀天下的大胸襟,有此人间正道,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弟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标签: 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传位儿子而是传给弟弟

更多文章

  • 狄仁杰和武则天:狄仁杰怎么点中武则天的软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仁杰,武则天,怎么,点中,软肋,武则天,阴谋,手段,得了,天

    武则天以阴谋手段夺得了天下,当了十多年皇帝之后,碰到了最棘手的难题,就是让谁当继承人的问题。起初,武则天并不想考虑这个问题。可是,到了晚年,这个问题是非考虑不可了。按照武则天的意思,她是想立自己的娘家侄儿武承嗣或武三思为继承人,但这两人都不争气。武承嗣没有头脑,缺乏机智,缺少教养,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

  • 武丁与妇好故事:武丁有六十位老婆却最爱妇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丁,妇好,故事,六十位,老婆,最爱,她的,名字,妇好,公元

    她的名字叫“妇好”,是公元前十二世纪上半叶的商王武丁之妻。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其中只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则是第一位。而且也是伟大的商朝中兴之王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在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

  • 成康之治是什么时期的?成康之治有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康,之治,是什么,时期,什么,历史,意义,西周,成康,之治

    西周成康之治指的是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历史称这一时期为成康之治。那么,成康之治是什么时期的?成康之治有什么历史意义? 成

  • 商朝历史:暴君商纣王的八大罪状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历史,暴君,纣王,八大,罪状,分别,是什么,夏桀商,历

    夏桀商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因为妹喜而亡国,商纣是因为妲己了亡国吗?这个众说纷纭的历史很难说清楚,甚至有的人认为商纣王不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他对商朝是有贡献的,但是在《尚书》中却有这样关于商纣王的记载。《尚书》有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一是酗酒;二是不用贵戚旧臣;三是登用小人;四

  • 王允连环计:王允是如何巧施连环计达到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允,连环,如何,巧施,达到目的,董卓,汉朝,堂上,挟天子以

    董卓在东汉朝堂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实施暴政,倒行逆施,导致官员不满,百姓怨声载道。忠于东汉的大臣王允非常想除去董卓,奈何这不是容易实现的。因此,王允假意归顺董卓,表面上对他非常忠心,实际上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时机除去董卓。《三国演义》中,貂蝉就是王允除去董卓的重要助力。王允看到府中的貂蝉色艺双绝,且她又表

  • 屈原是春秋战国时代哪国人?关于屈原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原是,春秋,战国时代,国人,关于,屈原,简介,每每,说到,屈

    每每说到屈原,难免会想起他的楚辞《离骚》。许多优美的句子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哀民生之多艰这样的词已经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都知道,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因为在职业上不得意,且又被人加以迫害,最后选择了死亡。民间也有传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

  • 王允怎么死的?东汉司徒王允是被人谋杀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允,怎么,死的,东汉,司徒王允,被人,谋杀,其时,天子,只

    其时天子只是一个傀儡,董卓大权独揽。王允乐成筹谋了对董卓的刺杀,可是没有逃过董卓余党的反攻,和他的家族一路被正法了。按照后汉书记录,王允身世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最先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由于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从头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

  • 揭秘商纣王:历史上商纣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揭秘,纣王,历史上,一个,怎么样,人物,历史上,纣王,仅是

    历史上的商纣王不仅是一个容貌俊美、力大无穷的帅哥猛男,同时也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英明天子。《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其他史料中也有“形容俊美”和“帝辛受德有倒拽九牛之威

  • 南宫公主是哪个朝代的公主?南宫公主嫁给匈奴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宫,公主,哪个,朝代,嫁给,匈奴,南宫,公主,不详,生卒

    南宫公主,名不详,生卒不详,是西汉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氏的第二个女儿,她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妹,两人孰大孰小已不可考。《史记》中,【外戚世家】载:“王太后长女曰平阳公主,次为南宫公主,次为林虑公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又记载:“元朔六年(注:前123年),侯申坐尚南宫公主

  • 貂蝉的义父是谁?貂蝉的义父王允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貂蝉,义父,父王,怎样,貂蝉,义父,就是,汉末,年的,王允

    貂蝉的义父是谁? 貂蝉的义父就是东汉末年的王允。有的人会不解貂蝉为什么会把王允当作是义父?是王允有恩于貂蝉?还是他们之间有非正常的关系?貂蝉与王允是否存在真实的爱情,而王允又是怎么死的?董卓死后貂蝉为何无缘无故的就消失了?接下来一起往下看关于貂蝉和王允的故事。王允和貂蝉之间是不是真的那么纯洁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