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成帝嫔妃班婕妤简介 班婕妤结局如何

汉成帝嫔妃班婕妤简介 班婕妤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32 更新时间:2023/12/12 18:16:29

汉成帝嫔妃班婕妤简介

班婕妤,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古代著名的才女,也是古代以赋闻名的作家之一。擅长写诗和赋,具有高尚的品德,进宫的时候为少使,后来又被封为婕妤。她的相关作品大多是已经销声匿迹,唯有三篇诗赋流传于现在,分别为《自伤赋》《捣素赋》和《怨歌行》。

班婕妤画像

班婕妤出生在一个功勋的家庭,班婕妤是楚国令尹子文的后代,她的父亲是班况,在汉武帝抗击匈奴的时候做出过卓越的贡献。班婕妤从小就及其聪慧又非常漂亮,喜欢写诗作赋,文采出众,所读过的书也非常得多。

在汉成帝刘骜即位时,班氏被送进了宫,刚开是一名下等宫女,不久之后获得了汉成帝的宠幸被封为了“婕妤”。汉成帝为班婕妤住在后宫的第三区,她也为皇上诞下了一位皇子,但是很不幸这位皇子没过几月就夭折了,之后班婕妤再也没有生育过。

汉成帝为班婕妤的才华和美貌所吸引,非常宠爱自己的妃子。为了能够让班婕妤一直在他的身边,汉成帝命人制作了一辆大的辇车,这样就可以在出游的时候一起乘坐。但是这个举措却遭到了班婕妤的拒绝,班婕妤告诉汉成帝,说:“看古代留下的书画,贤君的两侧都是名臣。夏商周三代才有妃子在坐,但是却落到了灭国的地步。我如果与你一起乘坐,那就跟他们相似了,这不是很令人毛骨悚然吗?”汉成帝听了她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一起乘车的想法就作罢了。

大汉贤妃班婕妤太晚形象分析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汉成帝在期初对她非常的宠幸。班婕妤刚入宫时只是一个下等的宫女,但是她以自己的美貌和才华征服了汉成帝,入宫没多久就被封为婕妤。她在宫中品行端正,她的贤德也使她逃过了死亡的灾祸。

班婕妤画像

汉成帝为班婕妤的美貌和才华所倾倒,为了能够与她每天朝夕相处,就专门命人做了一个很大的辇车想要与班婕妤一同坐车,但是却遭到了班婕妤的拒绝。班婕妤认为贤君身边应该出现的是名臣而不是一些妃子,而且妃子坐在身旁只有夏商周三朝出现,结果这三个朝代都相继灭亡,所以不能让妃子坐在身边。汉成帝觉得班婕妤的话很有道理,便不要要求班婕妤坐他身旁了。

王太后听闻了班婕妤的言行,对她的行为十分赞赏,还把班婕妤比作樊姬,对她莫大的赞许。班婕妤加强在妇容、妇才、妇工等方面的修养,希望能对汉成帝有所影响,使的汉成帝成为一名贤君。但是到赵氏姐妹进宫后,一切都变了,班婕妤受到了冷落。

对于赵氏姐妹的嚣张跋扈,班婕妤并没有多大理会,仍旧照着自己的方式生活,与没有想要跟赵氏姐妹争夺皇帝宠幸的想法。但是,她反而受到了赵氏姐妹的诬陷,在皇帝的面前她淡定从容,将道理给汉成帝听,汉成帝听后觉得班婕妤很在理,并没有再追究。

但是,班婕妤知道自己之后还是会遭到赵氏姐妹的暗算,于是就选择侍奉王太后,呆在深宫,不再过问后宫的事情。班婕妤因为自己不争不抢的高尚品德才得以躲过了赵氏姐妹的暗算,平静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母仪天下班婕妤结局如何

电视剧《母仪天下》中班婕妤的形象与历史所记载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明艳动人又知书达理。但是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跟历史中的记载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班婕妤真实的故事,还是要回归于史实。

电视剧《母仪天下》班婕妤扮演者

电视剧《母仪天下》中的班婕妤的名字叫班恬,但这并不是她的真实姓名,班婕妤的真实姓名已经不从知晓了。剧中的班恬比较像是一颗王政君(汉成帝生母)的棋子,为了能让汉成帝早日产下龙子好除去赵氏姐妹,王政君安排自己身边的班恬去讨好汉成帝。但是,那时的汉成帝早已被赵氏姐妹迷得团团转了,哪能顾得上班恬。班恬因为难以忍受汉成帝的冷漠和无视,决定自行了断,但是又被救了下来。知道班恬自杀的消息之后,刘骜非常自责,于是决定对班恬好点,并同时对母亲王政君也做出了保证。

赵氏姐妹得知班恬获得了皇上的宠爱,便开始想着如何置班恬于死地。赵合德借许皇后的事情诬陷班恬与淳于长有染,恳求刘骜去把班恬抓来审问。王政君力保班恬,鼓励班恬不要气馁要学会忍耐。班恬怀孕了,赵氏姐妹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决定杀死班恬的孩子,赵合德欺骗刘骜去杀掉班恬的孩子,但是刘骜并没有听从她的话,赵合德觉得此计不通,然后亲手将婴儿杀死。失控的班恬得知了这件事,想杀死刘骜为自己的孩子报仇,政君赶来阻止了她的行动,但却没有阻止班恬的自杀。

班婕妤墓在什么地方

班婕妤的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汉成帝延陵的东北约600米处的地方,当地的人民称此墓为“愁女坟”或者“愁娘娘墓”。班婕妤在死后陪葬在汉成帝的坟墓附近,坟墓的底部周长为300多米,高为14米,在她坟墓的东边有7座陪葬的坟墓。

班婕妤墓远看

在赵氏姐妹横行后宫的时候,班婕妤选择了明哲保身的做法,即侍奉王太后。班婕妤写了一篇奏章,请求汉成帝答应她去侍奉王太后,汉成帝答应了她的请求。班婕妤也是一个聪明的人,她知道在王太后的保护下,自己就不会再受到赵氏姐妹的诬陷了。

从此班婕妤身居深宫中,怜悯自己的年华老去,便作《团扇诗》来自伤,知道自己今后再也不可能得到汉成帝的宠爱了。不久,赵飞燕就被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但是这些事情都与斑鸠于无关了。班婕妤除了侍奉王太后烧香念佛之外,她还每天写写诗赋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在汉成帝驾崩后,班婕妤选择到汉成帝的陵墓去守陵来度过自己最后的余生。王太后答应了她的请求,让班婕妤担任了守护陵园的职务,自此之后班婕妤每天陪伴着石头人像和马像,独自寂寥地过完了自己的晚年。大概在汉成帝去世的一年之后,她便病逝了,时年约四十来岁。在班婕妤死后,人们将她葬在了汉成帝的陵墓中。班婕妤的一生是悲惨的,但是她仍旧保持自己高尚的德操,她的故事因此也为世人所传诵。

班婕妤作品怨歌行评鉴

班婕妤,班况的女儿,是《汉书》班固的祖姑,因为被汉成帝封为“婕妤”,故称她为班婕妤。班婕妤为后人所熟知,是因为她历经繁华萧瑟的生平和她的著名诗歌《怨歌行》。《怨歌行》又叫做《团扇诗》,是在赵氏姐妹入宫,她被冷落时所作,用此诗抒发了自己的心情。

班婕妤画像

班婕妤的一生可以作为后宫妃子的一个重要标本。班婕妤年纪轻轻就被选入后宫,为许多同龄的女孩所羡慕。刚刚踏入后宫赵氏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刚开始是一个宫女,但是因为得到了汉成帝的宠爱很快便成为了婕妤。居住在汉成帝专们为他布置的增成舍,收到了万般的宠爱。

在受皇帝宠爱的那几年中,班婕妤却时常感到忧虑,在诗歌《怨歌行》中的“常恐秋节至”就能看出,所以她也非常的小心谨慎。班婕妤的担心最终还是降临了,汉成帝被赵飞燕姐妹迷得昏头转向,渐渐的班婕妤也失去了皇帝的宠信。为了避免赵氏姐妹的毒害,班婕妤选择去供养太后,之后便一直居住在长信宫。

诗中作者班婕妤用“团扇”来进行自比,用秋扇见捐来比作见弃的状态,十分贴切。作者以优美清丽的笔法用事物来表现出自己的心情,在某种意义上,是作者个人的写照,但同时它已经超越了个人遭遇的事实,而是深刻揭露出在男权的社会中女性悲惨的遭遇和痛苦的心情。

为什么说班婕妤是中国最完美的女人

班婕妤,西汉后期非常著名的一代才女,也曾是汉成帝的宠妃。在中国的历史上,能被士大夫所亲睐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但是班婕妤却做到了,她的才华和美德为世人所赞扬,得到了许多名人雅士的高度评价,同时,她也被后代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

标签: 班婕妤

更多文章

  • 关于西汉刘向的简介 刘向作品介绍 如何评价刘向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向

    关于西汉刘向的简介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原名更生,字子政,是汉室的宗亲,为官历经了三代皇帝。刘向画像汉宣帝时,刘向十二岁就受父荫而为官,成年后担任谏大夫。之后因为擅长文章,而被皇帝选拔,升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等到元帝继位,刘向受人推荐而任散骑、宗正给事

  • 唐朝尚书令魏征简介 魏征怎么死的?历史上的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征

    魏征怎么死的公元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一切都发生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魏征在死之前曾经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当宰相才能。可是在魏征死后,杜正伦因为负罪被罢免,候君集因参与谋反而被斩首。李世民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公谨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魏州繁水人。开始在王世充手下为官。高祖李渊建唐,张公瑾归国,後为尉迟敬德等人荐於李世民,引入幕府。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让占卜的人烧龟甲卜吉凶,张公瑾恰巧从外而入,拿起龟甲扔在地上,进言道:「凡行卜签,是以决嫌疑,定犹豫,现在举事不疑,用得著卜卦吗?如果卜不吉,势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亮

    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郑州),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亮早年以务农为业,后投靠瓦岗,隶属于徐世绩部下,随徐世绩降唐。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在洛阳招募私党时,被告发下狱,拒不招供,因而有功,后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贞观年间,张亮历任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 后谋反被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643.4.29),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侯君集自幼“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旧唐书·侯君集列传》)很早就成为秦王李世民的幕府,多次随军出征,历任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此后渐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他为逃避辽东的战役,从军中偷跑出来,躲到太原,受到李渊、李世民的热情接待。当时国内群雄并起,盗匪丛生,各地郡县纷纷招募兵员,加强防卫。李世民恢以讨贼为名,令顺德与刘弘基等招募兵员,一月之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柴绍

    生平简介柴绍(?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柴绍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旧唐书·柴绍列传》),以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殷开山

    殷开山(?622年)[唐]名峤,以字行,京兆鄠(今陕西户(鄠)县)人。为隋太谷长。唐高祖召补大将军掾,历迁吏部尚书。涉书,工为尺牍。《唐书本传》其父殷僧首为隋朝秘书丞。殷开山年青时以学行知名,尤善尽牍写作。李唐起兵后,秦王李世民召之为长史,常常四处招慰关中流民、群盗,并与刘弘基一起首入京城,赐爵陈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屈突通

    屈突通(557628),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数民族,屈突氏,隋末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屈突通的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徙居昌黎(今辽宁朝阳),后家长安。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治临邛,今四川邛崃)刺史。屈突通“性刚毅,志尚忠悫,检身清正,好武略,善骑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