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重臣林则徐简介 晚清禁烟英雄 伟大的爱国者

清朝重臣林则徐简介 晚清禁烟英雄 伟大的爱国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68 更新时间:2023/12/31 22:18:30

林则简介:

姓名:林则徐

别名:林元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侯官

出生日期:1785年8月30日(乙巳年)

逝世日期:1850年11月22日(庚戌年)

职业:湖广总督

主要成就: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代表作品:《试帖诗稿》、《使滇吟草》、《拜石山房诗草》、《黑头公集》等

林则徐(图)

林则徐,字少穆,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林则徐于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今海口镇岑兜村),国(清)初再徙省治(福州)。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他雷厉风行,严禁鸦片,在虎门公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谥号忠。

160多年前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伟大开端。作为这场反侵略斗争领导者的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批奋起抗击外来侵略英雄群体的杰出代表,被公认为近代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

林则徐先后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担任过高级地方官,他熟悉社会,了解民情,对当时人们吸食鸦片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着非深刻的认识。英国商人为牟取高额利润,采用海盗式的手段,用船只进行武装走私,中国倾销鸦片。据统计,从1835年到1838年这4年里,平均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有35000多箱。鸦片的大量输入,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在1819年到1839年的20年当中,大约有1亿两白银流到了国外。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抽鸦片的人急剧增加,不但贵族、官僚、地主绅士抽,连那些商人、士兵,甚至和尚、尼姑、妓女也都抽了起来。林则徐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痛恨,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任由鸦片的流毒蔓延,国家和民族就要灭亡!他大声疾呼:要求禁绝鸦片!

1837年,林则徐升任湖广总督,大力查禁鸦片,成为禁烟派的首领。

于此同时,林则徐不顾一切地向道光皇帝上书,要求政府禁烟。他哀叹如果不禁烟,“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838年12月,林则徐应召进京。半个月内,道光皇帝接连召见他19次,详细地听取了他禁烟的主张和准备采取的措施。最后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林则徐禁烟的坚决态度和周密部署,使英、美烟贩被迫先后共缴鸦片197187箱又2119袋,共重2376200多斤,价值白银800多万两。

林则徐(图)

林则徐把收缴的鸦片全部集中到虎门海滩,根据清政府的命令就地焚毁。他下令挖了两个大池,池里装盐水,把鸦片倒进去,再加上石灰。鸦片一碰到这两样东西,就化成渣沫,再也无法利用了。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到虎门海滩监督销毁鸦片。这一天,虎门寨下人山人海,山脚下搭了一座礼台,上面挂起“钦差大臣林”等字样的黄绫长幡。下午两点钟,在隆隆的礼炮声中,震动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农民们踏着水车,把水引向销烟池,工人们挥动双臂,抛下一包包盐巴,又扔下鸦片,倒下石灰,用铁锹、木耙反复搅拌。池子顿时沸腾起来,浓烟滚滚,直冲天际。当鸦片化成渣滓和泡沫排放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时,人们群情激昂,霎时鞭炮齐鸣。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运动。

虎门销烟整整进行了22天。这一伟大行动,揭开了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光辉一幕,它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鸦片贸易是英国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侵华集团就调遣了军舰16艘、运输舰28艘、武装汽船四艘、大炮540门、侵略军4000人,开到广东海面,妄图用武力轰开中国的大门。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了。

林则徐在厉行禁烟的同时,也加强战备,和两广总督邓廷桢共同察看沿海地形,在广州城外建造了一座演武厅,日夜操练士兵。他还和水师提督关天培一起在虎门选择险要地势,修建了十一座新炮台,配置了从国外买来的几百门重型大炮,准备抵御外国侵略者,维护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英国侵略者的兵船在广东未能有机可乘,便扬帆北侵,进攻福建、浙江。沿海军民奋力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英军很快攻占了浙江定海,并打进渤海口,逼近天津。道光皇帝大为恐慌,便转而责怪林则徐惹起了这场战祸。结果,林则徐被撤职,并和邓廷桢等被发配去新疆伊犁。1850年病逝。一位杰出的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巨星在昏庸皇帝和投降派刽子手们的折磨下虽然陨落了,但他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永远为后人传颂。

标签: 林则徐

更多文章

  • 商鞅简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鞅

    商鞅简介:中文名:商鞅别名:卫鞅、公孙鞅、商君国籍:卫国→秦国出生地:卫国(今安阳市黄县)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95年逝世日期:公元前338年信仰:法家职业:政治家、改革家主要成就:进行变法,增强秦国国力代表作品:《商君书》、《秦律》主君:秦孝公、秦惠文王祖先:周文王、康叔封商鞅(图)商鞅是

  • 金兀术完颜宗弼简介 金朝名将 金朝开国功臣 封梁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完颜宗弼

    金兀术(?-1148) 金兀术简介:姓名:完颜宗弼别名:斡啜,斡出,晃斡出,兀术国籍:金民族:女真族逝世日期:公元1148年11月19日职业:金国太师、太傅、沈王、都元帅重要事件:富平战役、搜山检海追赵构谥号:忠烈提起金兀术,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岳飞的手下败将,专横自负的金朝将领。这个形象的塑造,主要

  • 历史上庞统是怎样的人?庞统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庞统

    导读: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

  • 北魏大臣崔浩怎么死的?北魏崔浩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崔浩,北魏

    崔浩是北魏大臣,三朝元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韬武略,一时俊杰,被后人称作“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这样一个谋略家,算别人头头是道,算自己却糊里糊涂。和许多功臣一样,崔浩也没能善终。他的死,起源于编撰《国书》这档子事儿,依照时下的说法,可谓“国书门&rdqu

  • 历史上的兰陵王是怎么死的?兰陵王高长恭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兰陵王

    历史上的兰陵王高长恭,又名高孝瓘,北齐大将,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亲姓氏不详。历史上的兰陵王相貌柔美,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吓敌人,故戴面具上阵。 高长恭曾经担任赠州刺史。当突厥攻入晋阳时,他尽力击退敌人。564年(河清三年)12月芒山之战时,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

  •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简介——晚清的最后一位满族大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荣禄

    荣禄简介:中文名:荣禄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36年逝世日期:1903年职业:总理大臣、太子太保、大学士主要成就:疏请设立武备特科,编练武卫军代表作品:《武毅公事略》《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封爵:一等男爵旗籍:正白旗谥号:文忠机关算尽的荣禄和那时的大清朝一样,一病不起,最终先

  • 唐初名臣房玄龄介绍 历史上的房玄龄怕老婆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字乔,自幼聪慧好学,信笔成文,18岁举进士。侍隋朝时,他表现出超人的政治头脑,看到朝廷的腐败,就向父亲断言,说:“今虽清平,其亡翘足可待!”后来,他以其过人才学成为李世民帐中重要的骨干谋臣,为李唐夺得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他又参与谋划了&ldq

  • 东魏权臣高澄简介 南北朝时期的“年轻版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澄

    北齐皇帝高澄简介:高澄,和曹操颇有相似之处。寿命比曹操要短很多,仅活到了29岁,不到曹操的一半。但是,曹操做的大事他几乎都做了一遍。1.和曹操一样,生前未曾做过一天皇帝,却有皇帝之实而无皇帝之名,而名义上的皇帝是他的傀儡。2.曹操被儿子曹丕追谥为魏太祖武皇帝,高澄被弟弟高洋追谥为北齐世宗文襄皇帝。

  • 魏征简介——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良臣之路的独行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征

    魏征简介:中文名:魏征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巨鹿县出生日期:580年逝世日期:643年职业:宰相主要成就: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代表作品:《谏太宗十思疏》封爵:郑国公谥号:文贞官员历来只分忠奸,直到有了魏征,才出现新的提法。魏征独创了良臣概念,并把良臣和忠臣作了严格界

  • 唐朝名臣兼书画家褚遂良介绍 褚遂良为何成为唐高宗顾命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褚遂良

    摘 要:唐代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鼎盛时期,通行至今的楷、行、今草各体,这时都已完全成熟。在最高统治者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人的倡导下,三百年间,书法名家如云,大师辈出。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盛唐及中唐的李邕、张旭、怀素;晚唐的柳公权、高闲等人。其中,前期的欧虞和晚期的颜柳,尤其享有盛名。至于居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