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汉隐帝刘承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汉隐帝刘承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64 更新时间:2023/12/19 23:52:51

刘承祐,即汉隐帝,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子,生母为李皇后,后汉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刘知远死后,刘承祐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在位时期大权旁落,后诛杀权臣,引发了 郭威叛乱,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叛军攻开封,刘承祐被杀,后汉亡,时年21岁,定谥曰“隐”,葬于许州阳翟县之颍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承祐,生于后唐长兴二年三月七日(930年3月28日)。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刘知远担任太原留守,任刘承祐为节院使,历官至检校右仆射。

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授任刘承祐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后升任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

继位为帝

刘知远的长子魏王刘承训年长而贤明,刘知远很喜爱他。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十一日,刘承训刚立为皇位继承人就病死了,刘知远正病重,悲哀使病迅速加重,立即将刘承祐托付给将相们。宰相苏逢吉说皇子刘承祐还未封王,请刘知远尽快封刘承祐为王。正月二十七日,还未来得及封王,刘知远便去世了,宰相苏逢吉等人秘不发丧,诱杀了杜重威。

乾祐元年(948年)二月初一日,授任刘承祐为特进、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进封周王,当日在刘知远灵柩前即皇帝位 ,沿用刘知远乾祐的年号。

诛杀权臣

有一次,杨邠与王章在刘承祐面前论事,刘承祐说:“事行之后,不要使民众有怨言!”杨邠突然说:“陛下不要多管,有臣在。”听到的人吓得战怵。李太后弟弟李业要求当宣徽使,刘承祐和李太后私下问杨邠,杨邠认为不可。刘承祐想立自己所宠爱的妃子耿夫人为后,杨邠又认为不可;耿夫人去世,将用皇后的礼节安葬,杨邠又认为不可。因此刘承祐大怒,左右又谗言诬陷,刘承祐便于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将杨邠与史弘肇等人一同诛杀。

郭威反叛

刘承祐又派使者到魏州(今河北大名西),前去诛杀郭威,郭威于是起兵反叛。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河,刘承祐派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率兵抗拒郭威,又派宦官瑽脱侦察郭威的动向。瑽脱被郭威军抓住,郭威叫瑽脱奏请刘承祐把李业等人缚送军中。刘承祐拿着郭威奏章给李业等人看,李业等都说郭威的反状已明,就把郭威在京的家属全部杀死。他命令将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员推上刑场,这里包括郭威还尚在襁褓中的儿子。

出逃被杀

郭威率军抵达汴京城下。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因后汉军大败,于第二天清晨又匆忙要逃回城去。不料开封尹刘铢据城不让其入内。刘承祐只得带了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逃到赵村,忽见后面尘埃大起,刘承祐以为是追兵,便仓皇下马,打算躲入村民屋中。郭允明见形势危急,想以刘承祐作为进见礼投降追兵,猛然赶上几步,狠命一刀,将刘承祐刺死。其实后面并不是追兵,而是刘承祐的亲兵赶来护驾。郭允明见自己弄巧成拙,也就横刀自刎而死。郭威即位后,追谥其为隐皇帝。

主要成就

平定三镇

乾祐元年(948年)三月,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等三藩镇先后举兵造反,刘承祐派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别讨伐,久战而都无功。刘承祐于是任命郭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他去督促诸将 ,讨伐叛乱。

乾祐二年(949年)夏天,郭威首先到达河中攻打李守贞,攻破河中外城,李守贞与妻子自焚而死,赵思绾和王景崇相继投降,于是平定三镇叛乱。

内政纷乱

刘承祐继位后,由杨邠、史弘肇和苏逢吉等大臣辅佐,三人互相攻伐,内政纷乱,杨邠、史弘肇蔑视刘承祐的皇权,议政时公然禁止刘承祐开口,乾祐三年(950年),刘承祐发动政变,一举击杀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及其家属。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刘承祐密令曹威等人刺杀在外的大将郭威,郭威被逼起兵反叛,围攻汴京,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因后汉军大败,逃回城去,不料开封尹刘铢据城不让其进,刘承祐只得带了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逃至赵村,被郭允明所杀。

标签: 刘承祐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后汉高祖刘知远?刘知远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知远

    刘知远,即后汉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在位仅一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知远年轻时厚重寡言,面有特象,雄武过人,勇猛善战,跟随唐明宗李嗣源及晋高祖石敬瑭时,颇得战功,反对称臣于契丹。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即位。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贪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汉高祖刘知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知远

    刘知远,即后汉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在位仅一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知远年轻时厚重寡言,面有特象,雄武过人,勇猛善战,跟随唐明宗李嗣源及晋高祖石敬瑭时,颇得战功,反对称臣于契丹。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即位。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贪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晋出帝石重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重贵

    石重贵,即晋出帝、晋少帝,晋高祖石敬瑭养子,后晋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福七年(942年)六月,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因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契丹进攻后

  • 如何评价后晋高祖石敬瑭?石敬瑭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敬瑭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他曾参与“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却并不信任他。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于太原,遂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世宗王延政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延政

    王延政,即闽世宗,人称十三郎,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嗣主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在位共三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延政初任都教练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其兄王延钧继位闽王之位。长兴二年(931年),王延政父亲王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景宗王延羲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延羲

    王延羲,即闽景宗,后改名王曦,闽太祖王审知少子,闽嗣王王延翰和闽惠宗王延钧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福四年(939年),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反,迎王延羲进宫并杀王继鹏,延羲遂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改名王曦,改元永隆,称臣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康宗王继鹏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继鹏

    王继鹏,即闽康宗,后改名王昶,闽惠宗王延钧长子,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四位国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闽永和元年(935年),王继鹏发动政变杀父继位称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卖官鬻爵,横征暴敛。后因拱宸、控鹤军兵变被杀,死后追谥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庙号康宗。人物生平杀

  • 五代十国皇帝之前蜀后主王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衍

    王衍,即前蜀后主,,初名王宗衍,字化源,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末代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衍即位后,荒淫无道,委政于宦官、狎客,好微服出游民间,日夜饮酒,爱好奢侈,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蜀人不得安宁。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贿赂公行,政治十分

  • 前蜀高祖王建有哪些作为与成就?王建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建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

  • 五代十国皇帝之前蜀高祖王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建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